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情緒的結果 展開
情緒
心理學名詞
情緒,是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是多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綜合產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以及相應的行為反應,一般認為,情緒是以個體願望和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
情緒,是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是多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綜合產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最普遍、通俗的情緒有喜、怒、哀、驚、恐、愛等,也有一些細膩微妙的情緒如嫉妒、慚愧、羞恥、自豪等。情緒常和心情、性格、脾氣、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爾蒙和神經遞質影響。無論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都會引發人們行動的動機。儘管一些情緒引發的行為看上去沒有經過思考,但實際上意識是產生情緒重要的一環。人的情緒有天生也有後天控制的成分。
情緒可以被分類為與生俱來的“基本情緒”和後天學習到的“複雜情緒”。基本情緒和原始人類生存息息相關,複雜情緒必須經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才能學習到,因此每個人所擁有的複雜情緒數量和對情緒的定義都不一樣。
而我們常說的情商就是指情緒商數,而並非情感商數。
不同情緒
情緒被描述為針對內部或外部的重要事件所產生的突發反應,一個主體對同一種事件總是有同樣的反應。情緒持續時間很短,產生的情緒包含語言、生理、行為和神經機制互相協調的一組反應。人類的情緒也來自生物性能,特別是在演化中被強化。因為情緒可以為一些遠古人類常常面臨的問題提供簡單解決方法(如產生恐懼並決定逃離)。
許多學派給情緒下的定義反映了這些特點和這類關係。例如,功能主義把情緒定義為:情緒是個體與環境意義事件之間關係的心理現象。(Campos,1983)。
阿諾德的定義為:“情緒是對趨向知覺為有益的、離開知覺為有害的東西的一種體驗傾向。這種體驗傾向為一種相應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變化模式所伴隨。”(Arnold,1960)。
拉扎勒斯提出與阿諾德雷斯的定義:“情緒是來自正在進行著的環境中好的或不好的信息的生理心理反應的組織,它依賴於短時的或持續的評價。”(Lazarus,1984)。這些定義都標示出情緒對人的需要和態度的關係,阿諾德和拉扎勒斯還指出了情緒依此而具有的特點,諸如體驗、生理模式、評價等。
容易和情緒混淆的概念有:
感覺(feelings)個人對情緒的主觀認識,更私人化,因人而異。
心情(moods)主體所處在的感情狀態,比“情緒”延續時間長,感情波動不如“情緒”強烈。
情感(affect)一個籠統概念,有時包括情緒、感覺和心情,有時可以專指“情緒”。
從古希臘至今,歷代思想家都試圖在理論上解釋情緒的產生。當代情緒理論多注重經驗主義研究方法,很多獨立的理論並不互相排斥,大多數研究人員樂於採納多種視角,融合各種理論。引起爭議的問題主要是認知判斷對產生情緒有多重要,特別是和身體反應等其他方面比較。
情緒既是主觀感受,又是客觀生理反應,具有目的性,也是一種社會表達。情緒是多元的、複雜的綜合事件。情緒構成理論認為,在情緒發生的時候,有五個基本元素必須在短時間內協調、同步地進行。
認知評估:注意到外界發生的事件(或人物),認知系統自動評估這件事的感情色彩,因而觸發接下來的情緒反應(例如:看到心愛的寵物死亡,主人的認知系統把這件事評估為對自身有重要意義的負面事件)。
身體反應:情緒的生理構成,身體自動反應,使主體適應這一突髮狀況(例如:意識到死亡無法挽回,寵物的主人神經系統覺醒度降低,全身乏力,心跳頻率變慢)。
感受:人們體驗到的主觀感情(例如:在寵物死亡后,主人的身體和心理產生一系列反應,主觀意識察覺到這些變化,把這些反應統稱為“悲傷”)。
表達:面部和聲音變化表現出這個人的情緒,這是為了向周圍的人傳達情緒主體對一件事的看法和他的行動意向(例如:看到寵物死亡,主人緊皺眉頭,嘴角向下,哭泣)。對情緒的表達既有人類共通的成分,也有各地獨有的成分。
行動的傾向:情緒會產生動機(例如:悲傷的時候希望找人傾訴,憤怒的時候會做一些平時不會做的事。
積極情緒表現為:和別人握手時,要表現出熱情,誠懇,可信和自信。談話時,要輕鬆自如,不吞吞吐吐,慌慌張張,沒有相互敵視和防範的心理和行為。消極情緒表現為:初次見面時被動握手。接觸時距離保持過遠。不太注意傾聽對方的談話,在對方說話時心不在焉地干一些別的事。會話時,相互猜疑,防範多於理解和諒解。
表達層次
1、生理表達
2、外部表達:面部表情、姿態表情、語調錶情、
3、心理表達
1、整體性
2、過程性
3、個體差異性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認為:“情緒意指情感及其獨特的思想、心理和生理狀態,以及一系列行動的傾向。”根據《牛津英語詞典》的解釋,“情緒”的字面意思是“心理、感受、激情的激動或騷動,任何激烈或興奮的精神狀態”。
情緒與“情感”一詞常通用,但有區別。中國大部分的心理學教科書與《心理學大辭典》中都認為情緒與人的自然性需要相聯繫,具有情景性、暫時性和明顯的外部表現;情感與人的社會性需要相聯繫,具有穩定性、持久性,不一定有明顯的外部表現。情感的產生伴隨著情緒反應,而情緒的變化也受情感的控制。通常那種能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的對象,會引起肯定的情緒體驗,如滿意、喜悅、愉快等;反之則引起否定的情緒體驗,如不滿意、憂愁、恐懼等。
《心理學大辭典》中認為:“情緒是有機體反映客觀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的關係的態度體驗”,但並沒有明確指出有機體反映的客觀事物與主體需要的關係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而態度的結構只包括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三個方面,顯然這一概念是將情緒和情感混為一談,所以這是一個易使人混淆情緒和情感界限的概念。同時大部分的心理學教科書也都認為情緒和情感都是“人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度體驗”,只是情緒更傾向於個體基本需求慾望上的態度體驗,而情感則更傾向於社會需求慾望上的態度體驗。實際上,這些結論一方面將大家公認的較為個體化的幸福、美感、仇恨、喜愛等感受排斥在情感之外;而另一方面又顯然忽視了情緒感受上的喜、怒、憂、思、悲、恐、驚,和社會性情感感受上的愛情、友誼、愛國主義情感在行為過程中具有交叉現象,例如一個人在追求愛情這一社會性的情感過程中隨著行為過程的變化同樣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感受,而愛情感受的穩定性和情緒感受的不穩定性又顯然表明了愛情和相關情緒的區別。基於這兩點,將情感和情緒以基本需要、社會需求相區別或者是將兩者混為一談都顯然不合適的。
生理反應是情緒存在的必要條件,為了證明這一點,心理學家給那些不會產生恐懼和迴避行為的心理病態者注射了腎上腺素,結果這些心理病態者在注射了腎上腺素之後和正常人一樣產生了恐懼,學會了迴避任務。情感也是一樣,比如沒有性慾當然不會有愛情的,而當人吃了春藥以後,伴隨著性慾的旺盛一見鍾情的可能性也就會隨之加大了。所以,由不同的 藥物刺激引發的行為過程也表明了,情緒和情感顯然是有區別的兩種不盡一致的心理生理過程。
實質上,在行為過程中態度中的情感和情緒的區別就在於:情感是指對行為目標目的的生理評價反應,而情緒是指對行為過程的生理評價反應。再以愛情舉例來說,當我們產生愛情時是有目標的,我們的愛情是對相應目標的一種生理上的評價和體驗,同時當我們隨著愛情的追求這一行為過程的起伏波折我們又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
適應功能、動機功能、組織功能以及信號功能
態度和情緒有相似點,但是二者之間是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化表現的,主要反映在很多方面的因素,這種因素也是體現出其中差異化的表現的。情緒可以看作是短期態度的體現。態度是在不斷的變化發展中,態度轉變所需要涉及的因素有哪些呢?這些因素之間的聯繫是什麼呢?學術界的探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態度平衡理論,然後是態度失調理論,二者研究的方式不同,但是研究的重點確實非常相似的。所以在此過程之中需要把握不同情況下態度轉變的差異化體現。
人類有幾百種情緒,此外還有很多混合、變種、突變以及具有細微差異的“近親”。情緒的微妙之處已經大大超越了人類語言能夠形容的範圍。情緒不可能被完全消滅,但可以進行有效疏導、有效管理、適度控制。
情緒無好壞之分,一般只劃分為積極情緒、消極情緒。由情緒引發的行為則有好壞之分、行為的後果有好壞之分,所以說,情緒管理並非是消滅情緒,也沒有必要消滅,而是疏導情緒、併合理化之後的信念與行為。
研究人員一直在爭論到底哪些情緒屬於基本情緒,甚至到底是否存在基本情緒。基本情緒即情感的紅、黃、藍三原色,以此為基礎可混合成千上萬種的情緒。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的發現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人類的確存在少數幾種核心情緒。艾克曼指出,人類的4種基本情緒(喜、怒、哀、懼)所對應的特定面部表情,為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所公認,包括沒有文字、尚未受到電影電視污染的人群,這說明情緒具有普遍性。(注意:是喜、怒、哀、懼——喜悅、憤怒、悲傷、恐懼,而不是日常我們所講的喜怒哀樂。)
按照情緒狀態可將情緒分為心境、激情和應激三種。情緒狀態劃分來源於情緒維度理論,情緒的維度是指情緒所固有的某些特徵,主要指情緒的動力性、激動性、強度和緊張度等方面。這些特徵的變化又具有兩極性。馮特提出的三維理論認為:情緒是由三個維度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動-平靜;緊張-鬆弛。每一種具體情緒分佈在三個維度的兩極之間不同的位置上。他的這種看法為情緒的維度理論奠定了基礎。20世紀50年代,施洛伯格根據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情緒的維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絕和激活水平三個維度,建立了一個三維模式圖,其三維模式圖長軸為快樂維度,短軸為注意維度,垂直於橢圓面的軸則是激活水平的強度維度,三個不同水平的整合可以得到各種情緒。60年代末,普拉切克提出,情緒具有強度、相似性和兩極性等三個維度,並用一個倒錐體來說明三個維度之間的關係。頂部是八種最強烈的基本情緒:悲痛、恐懼、驚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憎恨,每一類情緒中都有一些性質相似、強度依次遞減的情緒,如厭惡、厭煩,哀傷、憂鬱。美國心理學家伊扎德提出情緒四維理論。認為情緒有愉快度、緊張度、激動度、確信度等四個維度。黃希庭認為若撇開情緒所指的具體對象,僅就情緒體驗的性質來看,可從以下四方面進行分析:強度、緊張度、快感度、複雜度。按照情緒發生的速度、強度和持續時間對情緒的劃分可將情緒分類心境、激情和應激三種:
(1) 心境。心境是一種微弱、彌散和持久的情緒,也即平時說的心情。心境的好壞常常是由某個具體而直接的原因造成的,它所帶來的愉快或不愉快會保持一個較長的時段,並且把這種情緒帶入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影響人的感知、思維和記憶。愉快的心境讓人精神抖擻,感知敏銳,思維活躍,待人寬容;而不愉快的心境讓人萎靡不振,感知和思維麻木、多疑,看到的、聽到的全都是不如意、不順心的事物。
(2) 激情。激情是一種猛烈、迅疾和短暫的情緒,類似於平時說的激動。激情是由某個事件或原因引起的當場發作,情緒表現猛烈,但持續的時間不長 , 並且牽涉的面不廣。激情通過激 烈的言語爆發出來,是一種心理能量的宣洩,從一個較長的時段來看,對人的身心健康的平衡有益,但過激的情緒也會使當時的失衡產生可能的危險。特別是當激情表現為驚恐、狂怒而又爆發不出來的時候,全身發抖、手腳冰涼、小便失禁、渾身癱軟,那就得趕快送醫院了。
(3) 應激。應激是機體在各種內外環境因素及社會、心理因素刺激時所出現的全身性非特異性適應反應,又稱為應激反應。這些刺激因素稱為應激原。應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緊迫與危險情況下引起的高速而高度緊張的情緒狀態。應激的最直接表現即精神緊張。指各種過強的不良刺激,以及對它們的生理、心理反應的總和。應激反應指所有對生物系統導致損耗的非特異性生理、心理反應的總和。應激或應激反應是指機體在受到各種強烈因素(應激原)刺激時所出現的非特異性全身反應。
早期理論
『詹姆斯-蘭格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和丹麥生理學家蘭格分別提出內容相同的一種情緒理論。他們強調情緒的產生是植物性神經活動的產物。後人稱它為情緒的外周理論。即情緒刺激引起身體的生理反應,而生理反應進一步導致情緒體驗的產生。詹姆斯提出情緒是對身體變化的知覺。在他看來,是先有機體的生理變化,而後才有情緒。所以悲傷由哭泣引起,恐懼由戰慄引起;蘭格認為情緒是內臟活動的結果。他特彆強調情緒與血管變化的關係。詹姆斯-蘭格理論看到了情緒與機體變化的直接關係,強調了植物性神經系統在情緒產生中的作用;但是,他們片面強調植物性神經系統的作用,忽視了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的爭議。
『坎農-巴德學說』 認為情緒的中樞不在外周神經系統,而在中樞神經系統的丘腦,並且強調大腦對丘腦抑制的解除,使植物性神經活躍起來,加強身體生理的反應,而產生情緒。外界刺激引起感覺器官的神經衝動,傳至丘腦,再由丘腦同時向大腦和植物性神經系統發出神經衝動,從而在大腦產生情緒的主觀體驗而由植物性神經系統產生個體的生理變化。該理論認為,激發情緒的刺激由丘腦進行加工,同時把信息輸送到大腦和機體的其他部位,到達大腦皮層的信息產生情緒體驗,而到達內臟和骨骼肌肉的信息激活生理反應,因此,身體變化與情緒體驗同時發生。
『巴甫洛夫的動力定型理論』該理論認為,人們在大腦皮層中執照刺激物的順序形成了比較穩固的暫時神經聯繫系統,這種系統叫做動力定型,是人學習、習慣和需要的生理基礎。
情緒與下丘腦
腦神經
不是所有的樣本都能激活下丘腦產生感受,能夠激活下丘腦的樣本是具有一定傾向性的樣本。當大腦分析產出具有一定傾向性的樣本后,通過大腦邊緣葉的傳出纖維發放到下丘腦,下丘腦分析產出感受樣本,通過乳頭丘腦束髮送到丘腦前核,激活丘腦前核合成丘覺,再通過丘腦間的纖維聯繫發放到背內側核,產生感受,產生對人和事物的喜好、嗜好、偏愛、慾望、美感、動機以及愉悅和恐懼、興奮與沮喪等。
下丘腦分析樣本的方式與大腦、紋狀體、小腦不同,大腦、紋狀體、小腦參照分析的模型是通過學習或練習建立的,而下丘腦的參照模型是遺傳的,即我們一出生后,感受是按照固有的方式分析產出的,因此,我們的感受主要是天生的,當然,也會受到後天環境的一定影響而發生改變,但不會發生本質的扭轉。
感受是動力之源。感受是人的力量來源,人的一切行為活動或者是外來壓力的驅動,都是受個人感受的驅動。感受主要由遺傳決定,就決定了每個人的嗜好、偏愛都是不一樣的。
感受和理性(如覺察和認識)由不同的腦獨立產生,相互作用又相互鬥爭,感受與理性經常是矛盾的,二者相互鬥爭,互不相讓,形成我們常說的矛盾心理。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受理性制約,但在感受強度過大或額葉功能弱化的情況下,導致理性不能佔據主導地位,感受控制人的思維和行為,發生精神和行為異常。
產生感受的下丘腦,雖然通過遺傳獲得了分析模型,不需要通過存儲建立分析模型,但可能參與了其他信息的存儲功能,特別是大腦邊緣葉承擔了其他信息的記錄存儲任務,完成更加重要的記憶功能。
情緒與內分泌
保羅·克萊因金尼和安妮·克萊因金尼綜合了以前界定的主要成分,提出了一個定義:情緒是主觀因素、環境因素、神經過程和內分泌過程相互作用的結果。為支持這一定義,他們提出了以下要點:1)情緒能夠產生情感體驗,如快樂與否。2)情緒能夠激發人們的認知解釋,如將情緒歸因於自身或環境。3)情緒能引發一系列的體內調節,如心率加快。4)情緒常引起表情行為(笑或哭)、目標指向行為(助人或逃避)和適應性行為(遠離危及生存的潛在威脅)。這一定義表明,情緒產生於生物、習得和認知過程的相互作用。
情緒與腸胃菌群
現代生物學家發現,大量的細菌寄生在我們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它們中的半數的中性菌,對我們既無害也無益,比如腸桿菌、酵母菌及腸球菌;約有10%是有害菌,如葡萄球菌、幽門桿菌等;還有約30%是有益菌,如乳酸菌、雙歧桿菌等。對有害菌我們也不必擔心,因為它們的活動嚴格受到有益菌和中性菌的管制。
別小看這些寄生在腸道內的小小細菌,它們對改變我們的情緒和行為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一方面,這些細菌影響人體的營養代謝,如果消化不良,會引起情緒異常;另一方面,假如人體的代謝紊亂,這些細菌會製造出硫化氫、氨等氣體來毒害我們的神經,從而導致我們情緒異常,甚至做出極端行為。
人們情緒異常和行為失控的發生頻率逐年升高,從腸道內細菌的生存環境來看,導致這一現象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農藥、食品添加劑和抗生素等的濫用。這些藥物或化學物質進入人體會大量殺死腸道細菌,導致人的代謝紊亂和消化不良,從而引發情緒異常和精神疾病。二是這幾年生活水平提高后,部分人吃得太飽。由於攝入的過量高蛋白在人體內缺少有益菌或中性菌為其分解、代謝,它們會在雜菌的分解下產生大量的硫化氫、氨等對神經有毒害作用的物質。這些物質會破壞人體中起抑制衝動作用的五羥色胺的合成,導致人的情緒異常,產生過激行為。
『詹姆士—蘭格的情緒理論。』該理論認為,情緒是由於某一情境的變化引起自身狀態的感覺。
『阿諾德“評定-興奮”說』 美國心理學家阿諾德提出。認為:刺激情景並不直接決定情緒的性質,從刺激出現到情緒的產生。要經過對刺激的估量和評價。情緒產生的基本過程是刺激情景-評估-情緒。同一刺激情景,由於對它的評估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情緒的產生是大腦皮層和皮下組織協同活動的結果,大腦皮層的興奮是情緒行為的最重要的條件。
『沙赫特的兩因素情緒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認為:情緒的產生有兩個不可缺少的因素:一個是個體必須體驗到高度的生理喚醒;二個是個體必須對生理狀態的變化進行認知性的喚醒。情緒狀態是由認知過程、生理狀態、環境因素在大腦皮層中整合的結果。這可以將上述理論轉化為一個工作系統,稱為情緒喚醒模型。
『拉扎勒斯的認知-評價理論』 認為情緒是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在情緒活動中,人不僅反映環境中的刺激事件對自己的影響,同時要調節自己對於刺激的反應。也就是說,情緒是個體對環境知覺到有害或有益的反應。因此,人們需要不斷的評價刺激事件與自身的關係。具體有三個層次的評價:初評價、次評價、再評價。
情緒具有動機的性質。伊扎德的情緒動機-分化理論是以情緒為核心,以人格結構為基礎,論述情緒的性質與功能。伊扎德認為:情緒是人格系統的組成部分,是人格系統的動力核心。情緒系統與認知、行為等人格子系統建立聯繫,實現情緒與其他系統的相互作用。當人們體驗到消極情緒時,免疫系統功能會減弱;而當人們體驗到積極情緒時,免疫功能會增強(Salovey, Rothman, Detweiler, & Steward, 2000)。
情緒常產生於人們對環境的評價方式和反應方式。如果按照情緒ABC理論,人們對環境的評價方式即B,人們對環境的反應方式即C——A表示誘發性事件,B表示個體針對此誘發性事件產生的一些信念,即對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釋。C表示自己產生的情緒和行為的結果。
研究者已逐步達成共識,認為情緒的研究離不開動機,而動機的研究也離不開情緒(Frijda, 1988; Lazarus, 1991)。但之前並非如此,在20世紀30-40年代,動機是以需要來界定的。那時的研究者認為,需要能為行為提供動力、能量、方向和維持性。他們完全不考慮情緒的作用。
到了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動機被看作是由驅力的存在引起的。早期的動機理論認為,驅力為行為提供動力,學習為行為提供方向(Hull, 1943)。驅力論者認為,情緒是動機的副產品,而不是動機的組成部分。如:伯利恩(1960)認為,動機是最佳喚醒驅力,情緒是滿足這一驅力的副產品。根據驅力理論,行為的維持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習得的。如根據阿姆澤爾(1958,1972)的理論,在很大程度上,行為的維持性是由與挫折相聯的刺激的對抗性條件作用引起的。這裡的挫折是一個完全限定的情緒概念,主要是指未能獲得獎賞所引發的情緒。
到了20世紀60年代晚期及70年代早期,心理學家從行為的角度來研究動機。動機和需要是理論的核心,“需要”的內涵則與20世紀30-40年代完全不同。需要只是引發行為的傾向,目標和威脅才是行為的原因:目標是積極的誘因,而威脅是消極的誘因。
雖然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以目標來解釋動機的理論較具影響。但對於很多理論家而言,儘管目標和威脅能夠直接引發行為,但不足以維持長期行為。在對長期行為的研究表明,區分人們行為的維持性的,是情緒。那些在面臨威脅和困難時保持樂觀的人會維持原有行為,而那些悲觀和自我懷疑的人常會放棄自己的目標(Seligman, 1990)。
儘管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大多數當代理論家都認為情緒在動機中具有重要作用。這使得這些心理學家開始重視情緒的自我調節。如班杜拉(1991)指出,“天資和它(情緒)的發揮一樣重要”。他認為,為了實現目標,人們需要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特別是調控自我懷疑(Bandura, 1997)。
說情緒,我們每個人都逃不了干係。情緒的發展和變化是我們因人因時因地因事而產生的。情緒在制約人,也在成就人,還在損害人,不同的情緒有著不同的生活。我們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擁有我們自己需要的情緒,使情緒獲得應有的表達和展示。所以,我們必須對情緒作出真正的了解,知道它的種類和對人的利害。
我們不僅需要積極的情緒,還需要消極的情緒;不僅需要剋制,還需要發泄;不僅需要防禦,還需要利用。知道情緒是我們為人做事乃至成敗的重要因素,我們只有挖掘積極情緒和善待消極情緒,才能更好地把握和管理自己做情緒的主人。
在我們的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人的性格、學識、能力、習慣、愛好、追求等等都能促使情緒的好壞和優劣。讓自己和他人感受並意識到情緒所帶來的效果,無論是說的還是做的,情緒的流露都是在傳遞我們內心思想的信息。
情緒主要表現在如下多種:開心、高興、興奮、激動、喜悅、驚喜、驚訝、生氣、緊張、焦慮、怨恨、憤怒、憂鬱、傷心、難過、恐懼、害怕、害羞、羞恥、慚愧、後悔、內疚、迷戀、平靜、急躁、厭煩、痛苦、悲觀、沮喪、懶散、悠閑、得意、自在、快樂、安寧、自卑、自滿、不平、不滿等。
這些情緒,有的給人帶來鼓勵,有的給人帶來力量,有的給人帶來認識,有的給人帶來進步;有的助人成才,有的助人成功,有的助人成長,有的助人成熟;有的使人懂得珍惜,有的使人懂得愛護,有的使人懂得勤奮,有的使人懂得拼搏;有的讓人勇敢,有的讓人沉默,有的讓人激情,有的讓人理智。總之,我們的感受和需要是在多方面多角度多條件中轉換選擇的,有很多事是在影響感染中發生的,我們的情緒也隨之出現。要知道,什麼樣的人和事聯繫起來,就會有什麼樣的情況和結果。
情緒是靠我們自己管理和掌握的,任何一個人和一件事,一句話和一件物等都能激起我們的情緒。我們應當有人所共有的感受和需要,但不能求之太過於痴迷和慌亂。很多情緒來自於身外,可心情是自己的,我們可以用自己的修為來調整不利和不好的狀態,使得自己在有關與無關中確立自我情緒,走出情緒的困擾。——選自葉千華著作《千華隨筆》第105頁。
與顏色關係
不同的顏色可通過視覺影響人的內分泌系統,從而導致人體荷爾蒙的增多或減少,使人的情緒發生變化。研究表明,紅色可使人的心理活動活躍,黃色可使人振奮,綠色可緩解人的心理緊張,紫色使人感到壓抑,灰色使人消沉,白色使人明快,咖啡色可減輕人的寂寞感,淡藍色可給人以涼爽的感覺。
英國倫敦有一座橋,原來是黑色的,每年都有人到這裡投河自殺,後來,將橋的顏色改為黃色,來此自殺的人數減少了一半,充分證實了顏色的功能。
腦切除實驗
1892年高爾茲發現切除大腦皮層的狗變得十分兇猛。1925年卡農等人對切除大腦皮層的貓進行了經典研究並確定了“假怒”動物標本的手術方法。1934年巴德把“假怒”一詞引入生理心理學中。他指出切除貓的大腦皮層之後貓對各種不愉快的刺激如輕觸、氣流等均表現出極度誇大的攻擊行為表現:弓腰、豎毛、咆哮、嘶叫和張牙舞爪等。這些行為缺乏指向性,很難說動物伴有怒的內心體驗,故稱此行為“假怒”。其腦機制是:只要破壞邊緣皮層、大腦皮層與下丘腦的神經聯繫,使大腦皮層對下丘腦的抑制解除,下丘腦機能亢進就會出現“假怒”,對於這些實驗事實,生理心理學界廣為接受的觀點是,下丘腦在情緒的表現中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實驗
古代阿拉伯學者阿維森納,曾把一胎所生的兩隻羊羔置於不同的外界環境中生活:一隻小羊羔隨羊群在水草地快樂地生活;而在另一隻羊羔旁拴了一隻狼,它總是看到自己面前那隻野獸的威脅,在極度驚恐的狀態下,根本吃不下東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
醫學心理學家還用狗作嫉妒情緒實驗:把一隻飢餓的狗關在一個鐵籠子里,讓籠子外面另一隻狗當著它的面吃肉骨頭,籠內的狗在急躁、氣憤和嫉妒的負性情緒狀態下,產生了神經症性的病態反應。實驗告訴我們:恐懼、焦慮、抑鬱、嫉妒、敵意、衝動等負性情緒,是一種破壞性的情感,長期被這些情緒困擾就會導致身心疾病的發生。一個人在生活中對自己的認識與評價和本人的實際情況越符合,他的社會適應能力就越強,越能把壓力變成動力。
由於批評聲音強烈,詹姆士-蘭格理論在20世紀前期沉寂下來,直到一些神經學發現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該理論。當代學者普遍認為,即使沒有大腦皮質參與,人也可以產生情緒(即沒有自主意識、沒有認知的情況下)。生理變化伴隨著情緒產生,調節制約人們對情緒的感受,但是並不直接造成情緒。情緒也可以反過來導致生理變化,併產生包括戰鬥、逃跑、撫育在內的適應行為。
神經解剖學家發現,哺乳動物大腦中有三個獨立的神經迴路,分別控制三種情緒反應:
產生積極行為的系統:產生快樂情緒,使動物樂於探索周圍的世界。
產生戰鬥或逃跑反應的系統:產生恐懼或憤怒,使動物判斷迎戰或逃跑。
產生消極行為的系統:產生焦慮,使動物行為僵硬、消極。
有十分充足的證據證明,憤怒、恐懼、悲傷、厭惡四種情緒各自有獨特的自主神經系統反應。這是因為這四種情緒能激發出特定的行為,並且這些本能行為和生存息息相關(如憤怒使人心跳加快、體溫上升,可以提高戰鬥力)。
研究也發現,八種基本情緒和神經遞質水平也有關係。例如憤怒是低血清素、高多巴胺、高去甲腎上腺素綜合作用產生的。羞愧的時候這三種神經遞質水平都比較低。興奮、感興趣的時候,這三種神經遞質水平都提高。
當左邊的前額葉皮層受刺激活躍時,人會產生正面情緒。在實驗中,美好的畫面會讓這一區域更活躍,反之亦然。即人為刺激實驗者的左邊前額葉皮層時,中性甚至負面的畫面也看起來更美好。一些學者曾猜想過,憤怒作為負面情緒會讓右側前額葉皮層更活躍。然而事實證明,憤怒會激活人的左前額葉皮層,即帶給人更多積極感受。
情緒使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同時也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及行為。當出現不好的情緒時,最好加以調節,使情緒不要給自己的生活及身體帶來壞的影響。
1、用表情調節情緒,有研究發現,憤怒和快樂的臉部肌肉使個體產生相應的體驗,憤怒的表情可以帶來憤怒的情緒體驗,所以當我們煩惱時,用微笑來調節自己的情緒可能是個很好的選擇。
2、人際調節,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於他的社會屬性,當情緒不好時,可以向周圍的人求助,與朋友聊天、娛樂可以使你暫時忘記煩惱,而與曾今有過共同愉快經歷的人則能引起你當時愉快的感覺。
3、環境調節,美麗的風景使人心情愉悅,而坑髒的環境會使人煩躁。當情緒不好時可以選擇一個環境優美的地方,在完美的大自然中,心情自然而然會得到放鬆。還可以去那些曾經開心過的地方,記憶會促使你想起愉快事情。
4、認知調節,人之所以有情緒,是因為我們對事情做出了不同的解釋,每件事情不同的人觀點不同,則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我們的認知,來改變我們的情緒。比如說在為了每件事兒煩躁時,可以對事情進行重新評價,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問題,改變我們刻板的看問題方式。
5、迴避引起情緒的問題,如果有些引起情緒的問題我們既不能改變自己的觀點又不能解決,就可以選擇逃避問題,先暫時避開問題,不去想它,待情緒穩定時,再去解決問題,而且有時候問題的解決方案會在從事其他事情時不經意的想出來。
一、認識情緒
二、及早處理情緒
三、把握契機,表達情緒
四、清楚、具體地分享情緒
方法
1、心理暗示法
2、注意力轉移法
3、適度宣洩法
4、自我安慰法
5、交往調節法
6、情緒升華法
意義
1、有效的情緒管理是推動學業成功的“發動機”
2、有效的情緒管理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潤滑劑”
3、有效的情緒管理是身心健康的“護航者”
4、有效的情緒管理是良好性格的“塑造者”
敵意
專家發現:“敵視情緒”引發的焦慮、悲觀每上升1%,患心臟病的危險就增長6個百分點。因為“敵視情緒”長期鬱積會破壞男性身體的免疫系統,更能對心臟系統產生壓力,嚴重的還會導致心臟受損。
制“敵”有方:修鍊心性,心態平和地與人合作,要知道懂得成全別人才能成就自己。
季節性
被醫學家稱為“季節性情緒失調”是指因天氣變化而產生的情緒疾病。尤其是冬天,陽光照射時間短,萬物蕭瑟的景色,這時,對環境和氣候格外敏感的男人就會出現情緒低落,極度疲倦,嗜睡和貪吃及對所有事情都失去興趣的癥狀,嚴重的還會引起機體正常功能衰退。
應對方法:鍛煉及按摩,拒絕單一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享受陽光和參與戶外活動。並提高室內自然光線及充分享受冬季的樂趣,比如爐火、書本和音樂。
憤怒
吃的量多了,與能量代謝有關的B族維生素就會消耗得多,而維生素B1缺乏會使人脾氣暴躁、健忘。B3缺乏與焦慮有關,B6的不足則導致思維能力下降。另外,肉類吃多了,體內的腎上腺素水平就會升高,也更容易使人發怒。
制怒劑:玫瑰花泡茶或山楂單泡飲用,適量飲用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