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學院
重點建設高校
福建工程學院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是福建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國家“十三五”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發展工程規劃項目百所校之一、福建省2018-2020年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培育單位立項建設高校、福建省示範性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單位、福建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學校溯源於1896年清末“蒼霞精舍”。后歷經更名、拆分與重組。主要有:1914年為福建公立專門工業學校,1938年為福建省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1952年為福建省福州工業學校;1953年學校分立為輕工業部福州工業學校和福州建築工程學校,之後兩校幾易校名;2002年經教育部批准,福建建築高等專科學校與福建職業技術學院合併組建福建工程學院;2013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
截至2017年10月,學校擁有旗山、鱔溪、浦東、銅盤等校區,總佔地面積136.88公頃,校舍建築面積65.78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6.05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61億元,館藏紙質圖書240.41萬冊;共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4200多人,其中在讀碩士研究生268人(含外國留學生);有教職工1891人,其中專任教師1242人;開設15個學院,開辦55個本科專業,擁有3個學術型碩士授權一級學科、2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個專業學位授權領域;2018年3月,新增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福州蒼霞精舍遷至烏山麓蒙泉山館,改名紳設中西學堂。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7月),紳設中西學堂更名為公立蒼霞中學堂。
清宣統元年(1909年7月),公立蒼霞中學堂更名為福建官立中等工業學堂。
校園風光
中華民國十五年(1926年)冬,福建公立工業專門學校更名為福建省立第一高級中學分校。
中華民國十六年(1927年)秋,福建省立第一高級中學分校更名為福建省立第一高級中學第一分校。
中華民國十八年(1929年)春,福建省立第一高級中學第一分校更名為福建省立福州理工中學
中華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8月,工科改為福建省立福州工業職業學校,理科改為省立高級中學,兩校合用校舍。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8月,福建省立福州工業職業學校更名為福建省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中華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月,福建省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更名為福建省立福州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1952年9月,福建省立福州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更名為福建省福州工業學校。
1953年5月,福建省福州工業學校改為輕工業部福州工業學校。7月,分土木科設福州建築工程學校,遷蓋山區霞湖。
福建職業技術學院
1955年,輕工業部福州工業學校更名為輕工業部福州機電學校。
1956年,輕工業部福州機電學校更名為食品工業部福州機電學校。
1958年6月,食品工業部福州機電學校更名為輕工業部福州機電學校;8月,更名為福建機電專科學校、福建機電學校。
1962年7月,福建農機學校併入,學校更名為福建機電學院,同時掛福建機電學校牌子。
1963年8月,學校更名為福建機電學校。
1978年,學校建立福建機電學校大專班。
1995年6月,福建機電學校更名為福建高級工業專門學校。
2000年8月,福建高級工業專門學校和創建於1985年3月的福建中華職業大學合併,成立福建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建築高等專科學校
1956年1月,福州建築工程學校改名為城市建設總局福州城市建設工程學校。
1958年9月,城市建設總局福州城市建設工程學校更名為福建建築工程專科學校。
1960年7月,福建建築工程專科學校更名為福建建築工程學院。
1963年,福建建築工程學院更名為福建建築工程學校。
1978年11月,福建建築工程學校更名為福建建築工程專科學校。
1994年3月,福建建築工程專科學校更名為福建建築高等專科學校。
校園風光
2010年,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
2012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福建工程學院成為省重點建設高校。
2013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福建工程學院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
2016年,學校被列為國家“十三五”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發展工程規劃項目百所校之一。
2017年12月,學校入選福建省2018-2020年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培育單位立項建設高校。
2018年3月,學校入選省示範性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單位、入選福建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2021年7月,福建省節水教育基地在福建工程學院揭牌。
2021年7月,入選2020年現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一級學科碩士點。
2021年7月,入選2020年現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專業學位碩士點審核結果公示名單。
截至2019年6月,學校開設15個學院、開辦65個本科專業,涵蓋工學、管理學、文學、理學、經濟學、法學、藝術學等7個學科門類。
序號 | 院系名稱 | 專業名稱 | 學制 | 授予學位 |
---|---|---|---|---|
1 |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四年 | 工學學士 |
2 | 車輛工程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3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4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四年 | 工學學士 |
5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6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網路工程 | 四年 | 工學學士 |
7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8 | 物聯網工程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9 | 軟體工程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10 | 建築電氣與智能化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11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1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13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14 | 電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15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16 | 網路空間安全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17 | 通信工程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18 | 土木工程學院 | 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 | 四年 | 工學學士 |
19 | 土木工程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20 |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21 | 建築與城鄉規劃學院 | 建築學 | 五年 | 建築學學士 |
22 | 城鄉規劃 | 五年 | 工學學士 | |
23 | 風景園林 | 五年 | 工學學士 | |
24 | 管理學院 | 工程造價 | 四年 | 工學學士 |
25 | 房地產開發與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學士 | |
26 | 會計學 | 四年 | 管理學學士 | |
27 | 審計學 | 四年 | 管理學學士 | |
28 | 工程管理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29 | 公共事業管理(城市管理方向) | 四年 | 管理學學士 | |
30 | 生態環境與城市建設學院 |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四年 | 工學學士 |
31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32 | 環境工程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33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34 | 交通運輸學院 | 交通工程 | 四年 | 工學學士 |
35 | 工業工程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36 | 物流管理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37 | 交通運輸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38 | 人文學院 | 漢語言文學 | 四年 | 文學學士 |
39 | 英語 | 四年 | 文學學士 | |
40 | 翻譯 | 四年 | 文學學士 | |
41 | 廣告學 | 四年 | 文學學士 | |
42 | 網路與新媒體 | 四年 | 文學學士 | |
43 | 新聞學 | 四年 | 文學學士 | |
44 | 少數民族預科班 | 一年 | ||
45 | 法學院 | 法學 | 四年 | 法學學士 |
46 | 知識產權 | 四年 | 法學學士 | |
47 | 數理學院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四年 | 理學學士 |
48 | 智能科學與技術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49 | 設計學院 | 視覺傳達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學士 |
50 | 數字媒體藝術 | 四年 | 藝術學學士 | |
51 | 產品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學士 | |
52 | 工業設計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53 | 環境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學士 | |
54 | 海峽工學院(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 | 視覺傳達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學士 |
55 | 環境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學士 | |
56 | 工業設計 | 四年 | 工學學士 | |
57 | 國脈信息學院·網際網路經貿學院 | 市場營銷(數字營銷方向) | 四年 | 管理學學士 |
58 | 國際商務(國際會計方向) | 四年 | 管理學學士 | |
59 | 工商管理(國際企業管理方向) | 四年 | 管理學學士 | |
60 | 國際商務(國際工程項目管理方向) | 四年 | 管理學學士 | |
61 | 國際經濟與貿易(跨境電商方向) | 四年 | 經濟學學士 | |
62 | 金融工程(網際網路金融方向) | 四年 | 經濟學學士 | |
63 | 電子商務專業(運營管理方向) | 四年 | 管理學學士 | |
64 | 金融工程(量化投資方向) | 四年 | 經濟學學士 | |
65 | 電子商務專業(數據分析方向) | 四年 | 管理學學士 |
截至2017年10月,學校擁有1個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5個福建省一級重點學科、9個福建省二級重點學科、3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個專業學位授權領域。
2018年3月,新增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
學科類別 | 學科名錄 |
福建省一流學科建設 | 交通運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
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福建省一級重點學科 | 交通運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
福建省二級重點學科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材料加工工程、岩土工程、結構工程、 機械電子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車輛工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環境工程 |
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 | 交通運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設計學 |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 工程、工程管理 |
專業學位授權領域 | 機械工程、電氣工程 |
截至2017年10月,學校共有教職工1891人,專任教師1242人,其中高級職稱549人,中組部3人,中國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中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等3人,享受中國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2人,入選福建省“百人計劃”等各類省級人才項目11人,閩江學者14人;美國工程院院士林幼堃(Y.K.Lin)、兩院院士沈志雲、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鈞、中國工程院院士阮雪榆、陳清泉、陳一堅、郭孔輝、侯立安、楊永斌等中國國內外200多位知名專家為名譽教授、特聘教授、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
類別 | 姓名 |
---|---|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名單 | 蔣新華、張建勛、陳文哲、劉心中、蔡雪峰、蘇群榮、 黃森彬、葉祖德、顏琦、江吉彬、王乾廷、王衛國 |
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員名單 | 王乾廷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 李棟偉 |
入選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員名單 | 陳文哲、林從華、劉心中、江吉彬、吳波 |
省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 | 江吉彬 |
2012年度福建省領軍人才 | 陳文哲 |
福建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 王乾廷、韋建剛 |
福建省高校青年拔尖人才 | 王乾廷 |
福建省引進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 | 潘正祥、孔令華 |
福建省引進台灣高層次人才百人計劃 | 潘正祥、管幸生 |
福建省在閩優秀台灣人才 | 林建德 |
閩江學者特聘教授 | 王衛國、吳波、張旭、楊小禮、李棟偉 |
閩江學者講座教授 | 滕軍、林偉民、高學山、張其武、劉志峰、韓傳峰、 黃曉東、屠基元、余翔、邱毅、朱授恩、許弘雷、王進 |
蒼霞傑出學者 | 鄭建生、郭丹、陳文哲、嚴龍華、韓明、戴品強、 繆小龍、王乾廷、王衛國、劉興軍、鄧曉華、陸娜、 夏永輝、嚴玲、馬秀良、楊鳴波、李劍、江吉彬 |
省級教學團隊 | 土木工程教學團隊等 |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截至2017年10月,學校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獲得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014年)1項。
“十二五”期間,學校獲得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有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項、國家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0個、省級實踐教學基地項目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省級教師教學發展中心1個。
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 | ||
---|---|---|
建設項目 | 年度 | 名稱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 | 電子信息與電氣技術實驗中心 |
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 | ------- | 土木工程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 |
國家級特色專業 | -------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工程造價 |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 2013 | 土木工程 |
國家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 | 2013 | 福建工程學院-福建中移工程公司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基地 |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 2013 | 建築施工技術 |
2013 | 建築工程計量與計價 | |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 2012 | 土木工程 |
2012 | 工程造價 | |
2012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
2012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
2012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2012 |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 |
2012 | 勘查技術與工程 | |
2012 | 城市規劃 | |
2012 | 工業工程 | |
2012 | 建築學 | |
省級實踐教學基地項目 | 2012 | 福建工程學院-福建中移工程公司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基地 |
2012 | 福建工程學院-乾達重工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基地 | |
2012 | 福建工程學院-中建海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 | |
2012 | 福建工程學院-建融造價諮詢公司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基地 | |
2012 | 福建工程學院―福建星網銳捷網路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基地 | |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2013 | 機械類專業實驗教學中心 |
2013 |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中心 | |
2013 | 電氣類專業實驗教學中心 | |
2013 | 土木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中心 | |
2007 | 機電工程實驗中心 | |
2007 | 土木工程綜合實踐中心 | |
2008 | 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 | |
2009 | 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 |
2015 | 環境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中心 | |
2015 | 工程管理類專業實驗教學中心 | |
2006 | 電子電氣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
省級教師教學發展中心 | 2013 | 福建工程學院教師教學發展中心 |
學生成績
校園風光
據2018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32個省級科研平台,擁有新能源與車聯網技術科技創新團隊、新材料製備與先進成形技術團隊、現代土木工程技術與信息化科技創新團隊、土木工程團隊,等省級科技創新團隊。
福建工程學院省級科研平台一覽表 | ||
---|---|---|
序號 | 機構名稱 | 所屬學院 |
1 | 數字福建工業製造物聯網實驗室 |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
2 | 大數據挖掘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3 | 福建省數字化裝備重點實驗室 |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
4 | 福建省新材料製備與成形技術重點實驗室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5 | 福建省土木工程新技術與信息化重點實驗室 | 土木工程學院 |
6 | 福建省汽車電子與電驅動技術重點實驗室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7 | 福建地方文獻整理研究中心 | 人文學院 |
8 | 地下工程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土木工程學院 |
9 | 高分子材料及製品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10 | 數字福建交通大數據研究所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11 | 福建省精確成型製造工程研究中心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12 | 福建省室內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生態環境與城市建設學院 |
13 | 福建省模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14 | 福建自貿區知識產權研究中心 | 法學院 |
15 | 福建省高校工業自動化工程研究中心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16 | 福建省高校閩台合作土木工程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 土木工程學院 |
17 | 福建省高校綠色節能環境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 生態環境與城市建設學院 |
18 | 北斗導航與智慧交通協同創新中心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19 | 福建省數控裝備技術重大研發平台 |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
20 | 福建省創新方法研究推廣應用基地 | 管理學院 |
21 | 福建省機床行業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台 |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
22 | 福建省新能源汽車控制系統技術開發基地 |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
23 | 福建省模具技術開發基地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24 | 福建工程學院先進位造生產力促進中心 |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
25 | 福建省車聯網產業技術創新重點戰略聯盟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26 | 福建省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
27 | 福建工程學院省智能裝備服務型製造公共服務平台 |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
28 | 汽車關鍵零部件試驗平台 |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
29 | 福建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實訓基地” |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
30 | 福建傳統村落與歷史建築研究中心 | 建築與城鄉規劃學院 |
31 | 福建省知識產權研究院 | 法學院 |
32 | 福建地方文化資源研究中心 | 人文學院 |
2012年至2017年10月,學校共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410項。參與國家863重大課題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人文社科基金項目54項;主持福建省科研重大(重點)專項83項;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教育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項,福建省科學技術獎和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項,其中福建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省社科優秀成果獎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獲得授權專利548項,其中發明專利163項。
在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福建工程學院和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公司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汽車玻璃深加工的關鍵製造技術及應用”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館藏資源
截至2017年10月,學校館藏紙質圖書240.41萬冊,電子圖書224.73萬冊。
學術期刊
《福建工程學院學報》為雙月刊,曾獲得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出版質量獎、福建省高校特色學報獎,是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來源期刊、萬方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維普資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台灣華藝CEPS中文電子期刊服務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被CA化學文摘(美)(2014)收錄。
政學產研
學校推進與地方政府、行業主管部門、行業企業、科研院所等合作,開設現代裝備製造業、信息產業和建築行業工程師實驗班,與行業龍頭企業共建建築現代化產業學院、智慧水務產業學院。
校園風光
學校是國家留學基金委簽約項目單位,2012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截至2017年10月,學校與英國華威大學,美國德克薩斯理工大學、新澤西理工大學、北亞利桑那大學、鮑爾州立大學,德國奧斯納布呂克應用技術大學,俄羅斯國立科技大學,馬來亞大學,匈牙利布達佩斯技術與經濟大學,捷克奧斯特拉瓦技術大學等境外高校,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係;與台灣雲林科技大學、逢甲大學等多所台灣地區高校開展閩台合作交流。
校標
校徽
校標主體圖形構成用三對鏡像拼音字母“J”構成“人”字造型,寓意“大土木、大機電”的特色學科背景,展示學校一以貫之追求的人文精神。
校標左右以線條組合向中間匯聚,象徵學校融合提升,不斷壯大的發展趨勢。
台階圖形凸顯學校穩步前進,勇攀高峰的堅強決心。
校標以藍色作為主色調,體現學校兼容並蓄,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
徽章
學校徽章是題有林紓字體校名的長方形證章。
教職員工徽章為紅底白字,研究生徽章為橙底白字,本專科學生徽章為白底紅字。
校旗
學校校旗是中央印有學校校標、林紓字體校名及英文校名的標準組合,色彩按學校視覺識別系統規定的標準色和輔助色搭配。
校歌
《笠劍風泱泱》 閩江滾滾山蒼蒼,人才輩出永無疆。 格物神妙創物巧,濟濟共一堂。 實驗室、實習場,物質建設工擔當。 興教育、策富強,蔚為民族光。 產業南洲放曙光,時代潮流順者昌。 科學嬌花藝術果,桃李含春芳。 補己短、取人長,迎頭趕上莫徜徉。 救國策、濟時方,笠劍風泱泱。 | 校歌 |
校訓:真、誠、勤、勇
1、真:真實、真理、真心、認真、篤志求真;
2、誠:誠實、誠懇、誠信、忠誠、誠實守信;
3、勤:勤奮、勤儉、勤學、勤政、勤奮耐勞;
4、勇:勇氣、勇敢、勇於開拓、勇於創新。
校訓是從1932年確定的福建高工校訓演變而來,體現學校培養篤志求真、誠實守信、勤奮耐勞、勇於創新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辦學目標,體現師生知行合一的實踐準則以及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吳仁華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童昕 |
黨委副書記 | 詹松青、徐子青 |
副校長 | 劉國買、王乾廷、何仕、韋建剛 |
紀委書記 | 王宜勤 |
歷任領導
姓名 | 職務 | 任職時間 |
---|---|---|
陳璧 | 福州蒼霞精舍創辦人 | 1896 |
孫葆瑨 | 福州蒼霞精舍創辦人 | 1896 |
力鈞 | 福州蒼霞精舍創辦人 | 1896 |
林紓 | 福州蒼霞精舍創辦人、總教習 | 1896 |
陳寶琛 | 福州蒼霞精舍創辦人、紳設中西學堂維持校務 | 1896-1907 |
施景琛 | 福州蒼霞精舍監督 福建官立中等工業學堂監督 | 1907.8-1909 1909-1912 |
梁志和 | 福建官立中等工業學堂校長 福建公立專門工業學校 | 1912-1917 |
孫世華 | 福建公立專門工業學校代校長 | 1917秋-1919春 |
何長祺 | 福建公立專門工業學校校長 | 1919春-1926冬 |
黃朝平 | 福建省立第一高級中學分校校務委員會主任 | 1926冬-1927 |
陳昭時 | 福建省立第一高級中學分校校務委員會主任 福建省立理工中學校長 福建省立福州工業職業學校校長 福建省立高級中學校長 | 1927-1928 1928-1933 1933-1938 1938-1943.12 |
許永綏 | 福建省立高級工業學校校長 | 1944.2-1945 |
陳世雄 | 福建省立高級工業學校校長 | 1945.9-1950.1 |
胡嘉謨 | 福建省立高級工業學校校長 | 1950.1-1950.4 |
黃德明 | 福建省立高級工業學校代校長 | 1950.4-1951.12 |
劉裕民 | 福建省立高級工業學校校長 | 1951.12-1952.3 |
梁靈光 | 福建省福州工業學校校長 | 1952.3-1953 |
喬明生 | 福建省福州工業學校黨支部書記 | 1952.11-1953 |
梁靈光 | 福州工業學校校長(兼) | 1953-1954.8 |
董傑 | 福州工業學校校長 福建機電學校校黨總支書記 | 1954.8-1957.12 1973.9-1975.9 |
宋連昌 | 福建機電專科學校黨總支書記 福建機電學院黨總支書記 福建機電學校黨總支書記 福建機電學校校長 | 1958.4-1960 1960-1963 1963-1972.4 1978.11-1984.2 |
姜韻南 | 福建機電學院校長 | 1961.5-1962.1 |
張超 | 福建機電學院校長 福建機電學校校長 | 1962.1-1963 1963-1968.10 |
鄭煥昭 | 福建機電學校革命委員會主任 福建機電學校黨委書記 | 1968.11-1969.5 1973.9-1975.9 |
孔泉 | 福建機電學校革命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 | 1969.5-1972.4 |
王翠珍 | 福建機電學校黨委書記 | 1978.11-1985.3 |
高文征 | 福建機電學校校長 | 1984.2-1994.1 |
陳金錶 | 福建機電學校黨委書記 | 1985.3-1990.2 |
蔡惠娟 | 福建機電學校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 | 1990.3-1991.7 |
黃髮良 | 福建機電學校黨委書記 福建高級工業專門學校黨委書記 | 1991.7-1995.6 1995.6-2001.8 |
蘇群榮 | 福建機電學校校長 福建高級工業專門學校校長 | 1994.1-1995.6 1995.6-2001.8 |
費孝通 | 福建中華職業大學名譽校長 | 1985.5-2001.8 |
胡敏生 | 福建中華職業大學校長(兼) 福建中華職業大學黨委書記(兼) | 1985.5-1994.8 1993.12-1994.8 |
黃心濤 | 福建中華職業大學黨委書記 | 1985.5-1993.11 |
陳文釗 | 福建中華職業大學校長(兼) | 1994.9-1996.8 |
張燁 | 福建中華職業大學黨委書記 | 1994.9-1995.8 |
高文征 | 福建中華職業大學黨委書記 | 1995.8-1998.1 |
林國強 | 福建中華職業大學校長 | 1996.8-2001.8 |
林兆信 | 福建中華職業大學黨委書記 | 1998.1-2001.8 |
黃髮良 | 福建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 2001.8-2002.8 |
林國強 | 福建職業技術學院校長 | 2001.8-2002.8 |
白丁 | 福州建築工程學校校長 | 1953.9-1955.7 |
崔維華 | 福州建築工程學校校長 | 1956.9-1957.12 |
劉願田 | 福州建築工程學校副校長(主持工作) | 1957-1958 |
黃友南 | 福建建築工程專科學校副校長(主持工作) 福建建築工程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 福建建築工程學校副校長(主持工作) | 1958.8-1960 1960-1963 1963-1969.12 |
林懋輝 | 福建建築工程專科學校黨總支書記 | 1959-1960 |
黃欣 | 福建建築工程學院院長 | 1960.8-1962.4 |
楊亦衡 | 福建建築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 福州建築工程學校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 | 1960.8-1963 1963-1969.12 |
張端藩 | 福州建築工程學校(主持工作) 福建建築工程專科學校校長 | 1974-1978.10 1978.10-1984.4 |
崔福田 | 福建建築工程專科學校黨委書記 | 1978-1979.6 |
嚴永亭 | 福建建築工程專科學校黨委書記 | 1979.12-1988 |
盧循 | 福建建築工程專科學校校長 福建建築高等專科學校校長 | 1984.4-1994.3 1994.3-1998.3 |
陳超仁 | 福建建築工程專科學校黨委書記 福建建築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 | 1989.6-1994.3 1994.3-1998.3 |
李永蒼 | 福建建築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 | 1998.3-2002.8 |
張建勛 | 福建建築高等專科學校校長 | 1998.3-2002.8 |
李惠欽 | 福建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 2002.8-2010.4 |
葉輝玲 | 福建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 2010.11-2011.12 |
蔣新華 | 福建工程學院校長 | 2002.8-2016.6 |
鄒韜奮(1895~1944) | 1912屆校友,卓越的文化戰士,偉大的愛國者,著名政論家、出版家,1936年“救國會事件”七君子之一,積極投身人民革命運動,創辦生活書店和《生活周刊》,呼籲抗日救國,傳播進步文化。1944年病逝后,中共中央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
劉思職(1904~1983) | 1920屆校友,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從事蛋白質生物化學與免疫化學的研究,是用定量的方法研究免疫化學的創始人之一,在抗體的生物合成的研究方面有獨到的成就,並為中國生物化學界培養了不少優秀人才。 |
馬立峰(1909~1935) | 1929屆校友,在學期間已參加革命活動,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閩東工農游擊隊政委、中共閩東臨時特委常委,閩東蘇維埃政府主席,並與葉飛、鄧子恢同志並肩戰鬥,1935年2月8日清晨被叛徒殺害。 |
盧衍豪(1913~2000) | 1933屆校友,古生物學家、地層學家、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在三葉蟲化石及生物地層研究方面成就卓著,奠定了中國寒武紀地層劃分基礎,研究成果多次獲得國家重大科技成果獎,曾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
盧浩然(1916~2002) | 1935屆校友,多年從事作物遺傳育種研究和教學,著文90餘篇,茯多項省科技成果獎,任福建農學院教授、顧問,兼作物遺產育種研究所所長。他還被選為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副主席、中國麻類作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遺傳學會理事、省遺傳學會理事長、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農工民主黨省委副主委。 |
趙修復(1917~2001) | 福建農學院教授,昆蟲學家。他撰寫了中國第一部有關寄生蜂幼蟲分類研究的專著。 |
林幼堃(1923~) | 1941屆校友,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俄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致力於隨機動力學理論對工程結構的應用的研究,是該學科的創始人之一,他所創建的“美國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隨機應用研究中心”已被國際間公認為這一學科最權威的研究機構。 |
王屏山(1926~2006) | 1944屆校友。歷任華南師院附中副校長、校長,華南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黨委書記,1983年3月任廣東省副省長,1984年當選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1988年3月任廣東省政協副主席,1993年離休,2006年2月27日在廣州病逝。 |
游德馨(1931~) | 1947年入學。歷任福州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主任、黨組書記,中共福州市委副書記、市長,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副書記,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福建省政協主席、黨組書記。現任福建老年大學校長、福建省國際文化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 |
陳一堅(1930~) | 1948屆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飛機設計專家,部級勞動模範。長期從事飛機設計研究工作,作為總設計師主持參加了國產FBC-1“飛豹”殲轟機的設計和研製,為中國航空工業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貢獻。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二等獎1項,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1項。 |
鄭代雨(1929~) | 1950屆校友,高壓帶電自由作業創造者,全國勞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曾任國家水電部副部長。他是中國第一個成功地在一百萬伏(交流)、正負50萬伏(直流)高壓線路上進行帶電作業的試驗者,曾六次受到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接見。 |
林兆樞(1940~) | 1959屆校友。歷任共青團福建省委書記,中共福建省委政法委員會副書記,福建省委常委、省紀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1992年10月當選為中紀委委員。1995年10月至2001年12月任中共福建省委副書記。1999年7月起連任第六屆、第七屆中國僑聯主席。2008年1月在中國僑聯七屆五次全委會上辭去中國僑聯主席職務,被聘請為中國僑聯顧問。是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代表,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陳雲賢(1955~) | 1977屆校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曾任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佛山市委書記等職,擔任廣東省副省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