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華

農民日報社江蘇記者站主任記者

沈建華,男,漢族,農民日報社江蘇記者站主任記者,2005年,沈建華同志被評為全國農民報系統“十佳記者”。

個人簡介


該同志能夠一貫堅持政治理論和新聞業務學習,堅持及時準確地宣傳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他在所負責的記者站自訂了嚴格的讀書學習制度,規定記者站記者每人每周讀一本書,每月交流學習體會一次,受到報社的表揚和推廣。
該同志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高尚的道德情操。他曾因在1991年特大洪澇災害採訪中,冒著生命危險第一個帶頭跳入堤壩崩塌的激流中,和守壩群眾一起組成人牆,堵住缺口成功搶險,被江蘇省授予“抗洪救災先進個人”和省勞模稱號。《新聞戰線》、《新聞采編》、《新聞出版報》和《新華日報》分別於當年第5期、第6期和7月24日、14日報道了他的感人事迹。2003年7月,在淮河流域特大洪澇災害的採訪后,他四處求助企業贊助,連同他自己的捐助,為災后失學的38名農村孩子承擔了從小學一直讀到大學畢業的全部學習費用至今。副省長黃莉新、省委副書記張連珍高度讚揚“農民日報的記者真好”,要求省委、省政府向報社發表揚信,被沈建華同志謝絕。
該同志熱愛黨的新聞工作和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突出的工作業績。無論是從上世紀八十年的農村鄉鎮新聞報道員到中國人民大學就讀新聞系,還是從地市媒體負責人到農民日報記者站負責人,都能全心全意撲在黨的新聞工作中。自1995年1月任職農民日報江蘇記者站以來,采發的新聞報道,數量和質量,都一直居全國34個記者站前三名,為全報社采發重頭、深度報道最多的記者之一。

人物生涯


1999年初,中央提出把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作為農村工作的主線,當年四月,該同志就擬出《大宗農產品命運啟示錄》一組10篇深度報道提綱和建議,農民日報編委會全部採納,組織編輯部和全國記者站共同聯合採寫,其中,江蘇記者站完成三篇。一組10篇深度連續報道見報后,受到農業部和國務院分管領導的表揚和批示。2005年采寫見報的《英雄是個農民工》等通訊見報后,在全國引起反響,該報先後發表討論稿20餘篇,江蘇省委包括省委書記、副書記在內的五位常委先後批示。2006年二三月間,在中宣部委託農民日報進行的《當前農民思想狀況問卷調查》中,該同志利用深入採訪調查的機會,除高質量的完成《問卷調查》任務外,還採發了《問多少 干多少 知多少》和《問卷調查背後的故事》兩篇深度報道,對新農村建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了深度辨析和解答,得到到中宣部和報社編委會的好評。2007年8月,該同志主持采寫並執筆通訊《太湖與天山的深情對歌》見報后,曾慶紅同志熱情批示,表示感謝。該同志采發的深度報道,連續獲得江蘇省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年度好新聞一等獎和全國有關好新聞評選大獎。
該同志一直注意規範記者站記者和記者站工作行為。在2006年的江蘇“全省記者站管理工作會議經驗交流會”上,農民日報江蘇記者站應邀作了典型經驗介紹,《中國記者》2006年第七期刊登此文。省委宣傳部負責同志當著在主席台就座的國家出版總署報刊司王國慶副司長的面,表揚沈建華同志和農民日報江蘇記者站數分鐘,要求與會者“認真讀一讀《農民日報》江蘇記者站的發言材料,看看《農民日報》江蘇記者站是如何看待發展中的矛盾,如何處理局部與全局的關係,如何化解干群矛盾,變群眾反映的負面問題為促進基層黨政幹部實實在在為民辦實事的動力的……江蘇記者站不僅為江蘇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較大貢獻,也為各記者站放了一個好樣子。”
2007年,江蘇記者站根據中央和報社有關精神擬訂細化的記者站規範化管理的制度和經驗,被農民日報轉發給全國各地記者站參照學習。
沈建華同志從事新聞記者工作22年來(1995年前,在地市黨報任記者、副總編),從未有過任何違紀違規行為,受過任何處分。
2005年,沈建華同志被評為全國農民報系統“十佳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