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犀角的結果 展開

犀角

犀牛角

犀角,又名犀牛角,來源於犀科動物的角質角,有亞洲犀角及非洲犀角之分,藥用價值較高的為亞洲犀角,功能有清熱,涼血,定驚,解毒。治傷寒溫疫熱入血分,驚狂,煩躁,譫妄,斑疹,發黃,吐血,衄血,下血,癰疽腫毒等。由於犀牛屬於瀕危保護物種,20世紀90年代起臨床上以水牛角代替犀角。

來源概況


犀角rhinoceros horn:也稱“犀牛角”。系犀科動物犀牛吻上的角。它長在犀的鼻骨上,乃由皮膚的角質化纖維構成。犀牛按產地可分亞洲犀和非洲犀兩大類。亞洲犀又分印度犀爪哇犀蘇門答臘犀。總的說來,亞洲犀體型較小,其角也相應較小,一般長30cm左右,蘇門答臘犀的角最小,僅10cm;且纖維粗,表皮和內肉的纖維如甘蔗的線條狀纖維。角的基民和橫切的斷口,有無數的粗點粒,稱“魚子紋”或“粟紋”。但角質較柔韌,呈棕褐色,不透明,嗅之有濃烈的腥味。角的正前方有一凹槽,正後方有一條凸筋,俗稱“天溝地崗”。非洲犀,體大,角也較大,且有兩角,一前一後,前長后短。長角可達80~90cm。質如水牛角,纖維比較細密,內肉呈半透明,並比亞洲犀角脆硬,乾燥后易裂,藥用價值也較低(據民國初年收藏家趙汝珍《古玩指南》,其藥效僅為亞洲犀角的1/20)。犀角硬度低,約2.25,相對密度1.29。中醫認為,犀角是珍貴的藥材,它性寒味苦酸威,功能涼血,清熱解毒,主治熱病神昏、譫語發狂、斑疹、吐血、衄血等症。犀角自古還被我國人民視為“物之珍,國之寶”,認為它有避邪、鎮凶、護平安的作用。道教更將其列為八寶(火珠、銅錢、方勝、犀角、艾葉、銀錠、珊瑚、書)之一。它也是我國古代聚寶盆中必備之寶。所以用犀角雕制的工藝品(根據角的原形,多製作為“杯”狀的酒具),在我國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
犀牛的所有物種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簡稱CITES公約)的附錄一或二,其國際性貿易受到嚴格管控。作為CITES締約國,中國始終支持任何犀牛製品交易的禁令,並於1993年,由國務院頒布關於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貿易的通知。自此,犀牛角製作的藥材和雕刻品的貿易被完全禁止,而衛生部也隨即刪除了《中國藥典》中犀牛角的入葯標準。
犀牛角
犀牛角

入葯部位


為犀科動物印度犀、爪哇犀、蘇門犀等的角。

性味歸經


苦、酸、咸,寒。入心、肝經。

用法用量


內服:磨汁或研末,3~6分;煎湯,0.5~2錢;或入丸、散。外用:磨汁塗。

禁宜人群


①《雷公炮炙論》:"婦人有妊勿服,能消胎氣。
②《本草經集注》:"松脂為之使。惡藋菌、雷丸。"
③《綱目》:"升麻為之使。惡烏頭、烏喙。"
④《本草經疏》:"痘瘡氣虛無太熱者不宜用;傷寒陰證發躁,不宜誤用。"

炮製方法


犀角片:劈開,用熱水浸泡,撈出,鎊成薄片,曬乾即成。
犀角粉:銼碎,研成細粉,即成。

地理分佈


① 印度犀:生活於亞熱帶的潮濕、茂密的叢莽草原。獨棲或兩隻同棲,夜行性,嗅覺、聽覺強,視覺弱。以鮮枝、嫩芽、竹、芒果等為食。分佈尼泊爾及印度北部。
②爪哇犀:生活於熱帶密林中喜游水,怕日晒。常獨棲或雌雄同棲,以鮮枝、嫩芽、葉、竹類、芒果及無花果等為食。分佈爪哇。
③蘇門犀:生活習性與上種相同。分佈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婆羅洲等地。

鑒別方法


犀角的鑒定不難,但由於犀角十分珍罕,一般人能上手的機會不多,所以不少收藏者和古玩商只好憑著猜測臆斷。犀共分五類:非洲兩類——黑犀白犀;亞洲三類——撒馬利亞、爪哇、印度。前三類有雙角,后兩類是單角。關於犀角的成分,20世紀50年代有學者提出是“固體狀的凝集的頭髮”。其後,這種看法被普遍接受。但最新研究表明:犀角不是凝結的頭髮,它沒有頭髮的囊,它實際上是由縱向的角朊纖維所組成的固體集合體。
以上五類犀角的共有鑒別特徵是犀角表面有國外行內人士所稱的“髮絲紋”或國內所稱的“竹絲紋”。
是犀角。請看犀角的表面紋路和竹的紋路很象,故稱為“竹絲紋”;但犀角截面又有竹所沒有的如同皮膚髮囊般的肌理,其斜剖面摸上去有類似皮膚雞皮疙瘩的感覺,故其紋亦可稱“髮絲紋”。這紋路難偽造,牛角的仿品和合成的(圖2d)都沒有這個特徵。
牛角(最常見的犀角仿品之一)和犀角的區別還體現在底截面和色澤。請看圖2e牛角底截面。其有圈狀的角朊層。這是牛角特點,犀角沒有這樣的圈狀角朊層。此外,牛角和合成的往往有桔紅的上色(見圖2d左邊的)。犀角中有蜜色的,但無桔紅色的。凡桔紅色的“犀角製品”必是偽品。
雖然辨別犀角和牛角不難,但有些自明代以來即有的犀角高仿——犀角貼面的牛角製品——還需收藏者小心鑒別。
搞清了犀角和其它質料的區別,接下去我們再來看非洲犀和亞洲犀的區別。以前行內有種說法:看紋路,紋細的是亞洲犀,紋粗的是非洲犀。這種說法筆者認為沒有科學依據。非洲犀和亞洲犀的主要區別在:(1)犀角底部的形狀——橢圓的是亞洲犀,圓形的是非洲黑犀,近長方的是非洲白犀;(2)犀角底部凹腔處旁邊的“裙邊”——裙邊闊的是亞洲犀,裙邊窄的是非洲犀。從犀角杯成品來看,先看杯口沿的形狀,若是圓形的(比如碗等)肯定是非洲黑犀,長方的多半是非洲白犀,橢圓的便可考慮亞洲犀的可能性。這是因為犀角極其珍貴,雕刻者一定是根據角的形狀來考慮雕什麼東西。就算是他接到一張訂單定做什麼式樣,他一定是會去尋覓同這式樣相符合的角,而不是拿一個形狀不符的犀角去強加工,浪費大量材料。其次看柄。若柄頂部截面較長的而又不是後接的多半是亞洲犀,因為亞洲犀才有闊的裙邊雕成闊長的柄。最後看腔。腔特深的非洲犀可能性大,因非洲犀尺寸大,底凹腔深。從年代上來看,雖然明代已有非洲犀進口,大部分明犀角製品還是亞洲犀。非洲犀製品要到乾隆時期才開始大量生產。

雕刻珍品


犀牛是世界上的稀有動物,產於東南亞及非洲一些國家。犀角十分珍貴,呈圓錐形,稍有彎曲,長短不等,最長可達30厘米;表面為深棕色,也有淺灰黃色;有較粗的直線紋,頂端有小砂眼,近似蜂窩。
早在殷商的甲骨文中,就有犀角的記載。到商周時,已把犀牛視為“國之寶”,也把犀角稱為“物之珍”。犀角中含角質及碳酸鈣、磷酸鈣和酪氨鈣等,是清熱、解毒、定驚、止血、滋補的良藥,因此,古人就用犀角製成器皿飲酒、喝水,以強身、祛病,達到療病養身的效果。
在南北朝石刻壁畫中,尤其是宴飲圖中,可以看到達官貴族高舉犀角觚杯祝酒慶賀的場面。宋代文獻中也時常有關於犀角杯的記載,但很少見到實物。明清時期,由於工藝美術突飛猛進的發展,雕刻工藝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皇宮貴族不僅要擁有高雅的瓷杯、精美的玉杯等,還別出心裁,將精湛的雕刻藝術擴展到犀角中,於是,花樣眾多的犀角杯脫穎而出,且聞名於世。
由於犀角得之不易,受到歷代政府的控制,犀角製成的飾物便成了等級尊卑的標誌。因此,犀角雕刻未得到普遍的流傳,也未形成一種專門的工藝美術,而多由竹木牙雕藝人兼工。在文獻記載中,只有明代雕刻家鮑天成為專治犀角的名匠。
由於犀角的品種不同,犀角的色澤、外形、大小也有顯著的差別,但所有的犀角都有天生凹窪的特性,因此構成了適合於做成容器的特有條件,成為工藝大師雕刻作品時所需要的雛形。這些犀角經過他們精心的設計和製作、染色、拋光,便成為一件件色澤溫潤、雕刻精美、形制優雅的工藝精品。有的是利用“天溝”、“地岡”,就勢把裝飾作為構圖融入到凹窪之處;還有的利用犀角本身的粗細材料,截取出不同的段落而隨行布勢;也有的是充分利用材料的形狀、質地、色澤等微小變化,做成各式杯、槎、佛等。
現藏天津博物館的明代蓮葉形荷花口犀角杯,就是一件典型的利用材料形狀製成的完美藝術珍品。此杯通體黑棕色,杯體做成蓮葉形,杯口為荷花狀,敞口,杯身為交錯環繞的12株荷蓮,曲轉流暢,枝葉、花苞的彎曲向背略有誇張,底足襯以紫檀木座,堪稱明代犀角杯中的精絕之作。由於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被喻為品格高尚的植物,是歷代文人雅士和藝術家們熱愛的題材,故犀角器中頗多以蓮花為題材的作品。天津市文物公司2001年春季競買會上的犀角雕花瓣形《老者觀書》杯,是明代犀角雕刻的又一件珍品。杯體形成蓮花瓣形,花瓣中間坐一老人,手執書卷,周邊刻有水紋浪花,造型別緻,鏤空精細,人物生動,極為精湛。它在改變犀角形狀的製作手法上非常成功,突破了因材施藝的傳統做法。
清代犀角雕刻的方式很多,有獸面紋、幾何紋、雲水紋、龍鳳紋等,結構與形象的處理都體現了很強的傳統風格。2007年北京舉辦的一場明清犀角雕刻專場拍賣,總計二十多件拍品,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收藏愛好者的眼球。其中一件清中期犀角雕刻螭龍葡萄杯創下了18.4萬元的高價位。此杯雕作捲曲的葡萄葉狀,內壁刻有葉筋和11隻昆蟲;螭龍探身入杯中,作窺視狀;外壁滿雕葡萄及枝葉,並伸延至底,用葡萄葉構成杯足。這件作品刀法純熟,構思巧妙(在清代,葡萄寓意為“多子多福”),透露出時代氣息。此場拍賣,將犀角工藝品收藏推上了一個更高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