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紅燜雞

太公紅燜雞

紅燜雞

是公元前1156---公元前1017年中國的著名歷史人物姜子牙(歲壽139歲,72歲助周武王伐紂滅商,齊國開創者,別名姜太公,太公望,呂尚。山東日照東海人)所創製,距今3000多年的歷史,有其口味獨特,鮮嫩多汁,強身延年的特點。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老人、病人、體弱者更宜食用。

菜品歷史


又名:太公望紅燜雞,紅燜雞。
出處:山東日照市,當地人多稱其為:太公望紅燜雞。
紅燜雞是歷史傳統名吃,起源於山東日照。商朝末年,姜太公帶領本部人馬奔營丘而來。因為長途跋涉十分疲憊,饑寒交迫。傍晚他們來到離營丘不遠宿營,準備明日趕到營丘。這時部下抓來幾隻雞,姜太公隨身帶著草藥(日照採的香草葯料),和雞一起燜制后,香飄十里,將士們垂涎欲滴,吃后精神振奮,姜太公見狀整頓人馬披星戴月趕赴營丘。至黎明時到達淄河西岸,只見萊國軍隊正在涉水奔營丘而來,劍拔弩張。原來萊國與營丘離得很近,是商紂王的屬國,萊侯想趁姜子牙立足未穩之際搶佔營丘。兩軍在淄河西岸展開對壘,姜子牙指揮鎮定自若,士兵作戰英勇頑強,萊軍被殺得丟盔棄甲,悻悻而回。偉大的齊國就這樣建立了,後來將士們給這道色澤紅亮,汁寬味濃,鮮香濃郁,口味醇厚的燜雞起了一個名字“太公紅燜雞",從此這道“紅燜雞"在齊國的大地上流傳開來。
歷史傳承:太公望紅燜雞是傳統歷史名吃,經創新研發,嚴格按古法配方把20多種香草藥,按不同火候與不同時間一一烘焙磨製粉狀,在短時間燜制中還原了3100年前古法製作的經典味道!被多家國內權威餐飲協會評為”最具歷史文化價值“”人氣潛力價值”,並榮獲2017中國名小吃創新大賽“金獎”等多項榮譽。籌備“申報專利”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姜太公餐飲文化是民族的歷史瑰寶,美食文化需要記憶,更需要傳承與傳播。
詩文:《太公望紅燜雞賦》 色澤紅亮,汁寬味濃,鮮嫩醇厚,香草濃郁,強身健體,唇齒留香,唯此佳品,食而宜之;這首詩賦在日照市當地廣為流傳。

製作材料


材料:雞腿肉1000克、姜、蔥、醬油20克、青椒半個、紅椒3個、干香菇30克,干黃醬50克,陳皮、八角、香葉等20多種葯料各適量(可用紅燜雞秘制料包代替)。

特色


色澤紅亮,汁寬味濃,鮮香濃郁,口味醇厚,米飯絕配

製作方法


做法:
1.雞肉斬塊,洗凈;
2.先將雞塊在涼水中浸泡3~5 分鐘,再用開水焯一下,撈出瀝干水;
3.將油燒熱,放入蔥姜雞塊炒香,淋上料汁,加入泡發香菇翻炒;
4.加入水或高湯燒開轉入高壓鍋燜15分鐘左右;
5.再轉入砂鍋加青紅椒或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其他蔬菜,再放一次紅燜雞調料收汁即可;
紅燜雞做法小貼士
1.烹飪小技巧:做菜之前把所有的用料都備好,用秘制料包要調成料汁,操作過程會得心應手、非常順利。
2.最後的青紅椒非必須,喜歡可以多加,不喜歡可以不加。
3.這個菜只有微微的辣味兒,如果特別喜歡辣,可以多加干辣椒並掰開煸炒。
4.最後的收汁自己把握,想要湯汁多一些可以少收一會兒,想要湯汁粘稠就多收一會兒,沒有固定的標準。
5.別忘了燜一鍋米飯,澆上濃香的湯汁。

注意事項


選料精細,必須是鮮嫩雞腿肉。
投料準確,對所用主料都需嚴格過稱下鍋。
鍋體講究,必須用砂鍋,不能用金屬器皿。
注重火功,一次製作的時間不得過長,確保肉質鮮嫩。
大米用前先篩后簸,絕無雜物,凡半粒者全剔除粒粒如玉。食用時,外加一道鹹菜,或老虎菜,或腌制辣椒,味道更佳。澆入米飯中一同食用,更加彰顯唇齒留香的完美境界。

營養價值


紅燜雞米飯採用秘制醬料工藝技術,所需二十餘種香料必須選用優質藥材。紅燜雞配料講究,調和得當。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紅燜雞中含有生薑辣椒等,更可有祛寒除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