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保爾森

美國第74任財政部長

亨利·保爾森( Henry “Hank” Merritt Paulson,Jr.),男,1946年3月28日出生於美國佛羅里達州棕櫚海灘。

1970年從哈佛大學商學院畢業。2006年7月就任美國第74任財政部長。曾擔任大型投資銀行高盛集團的主席和首席執行官。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亨利·保爾森西裝照
亨利·保爾森西裝照
1946年3月28日出生於美國佛羅里達州。
1964年考入美國東部常青藤名校之一達特茅斯大學,獲得英語語言學位。
1968年進入哈佛大學商學院,后獲得哈佛大學MBA學位。

從政經歷

亨利·保爾森講話
亨利·保爾森講話
1970年從哈佛大學商學院畢業后,擔任國防部長幕僚助理。尼克松總統在任期間,出任總統幕僚助理和白宮內務委員會成員。
1970-1972年供職於五角大樓,擔任美國國防部助理國防部長的助手。
1972-1973年尼克松在位期間,任白宮總統辦公室助理。
1974年開始進入高盛公司的芝加哥分部工作。
1982年成為高盛公司的合伙人。
1988年獲委任成為高盛芝加哥分部的主管合伙人。
1990年出任高盛公司投資銀行部的聯合主管。
1993年升任為公司在美國中西部投資銀行地區主管合伙人。
1994年晉陞為高盛公司總裁兼營運總監,並首次被提名為首席執行官。
1996年被任命為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1998年成為高盛公司高級合伙人之一。
1999年高盛上市,鮑爾森成為美國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2004年在美國媒體評選的“華爾街權力排行榜”上,他曾高居榜首,而被冠以“華爾街權力之王”的頭銜。
2006年5月30日正式提名保爾森出任財政部長,接替當天早些時候宣布辭職的約翰·斯諾。7月就任美國第74任財政部長
2015年2月美國智庫“外交關係理事會”(CFR)舉行研討會,探討習近平時代中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美國前財長保爾森、奧爾布賴特、洪博培等美國政界“大咖”出席。
2018年4月9日博鰲論壇新一屆理事會決議亨利·保爾森離任理事將進入論壇諮詢委員會。

政治舉措


外交方面

與中國
2006年9月就任美國財長以來首次訪問中國。
在過去10多年裡,保爾森訪問中國不下70次;他一手帶領高盛在中國開創數個“第一”。
2004年是保爾森開拓中國市場的巔峰年。當年12月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獲准組建,此舉被輿論稱為中國證券界的大突破,保爾森成功地“曲線”進入中國證券業。
傾聽中國
在出席新加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會議時,保爾森就明確表態,此行將認真“傾聽”中國的觀點,不會尋求人民幣匯率進行“快速調整”,也不希望美國各界對他中國之行的收穫期望過高。
在訪華前夕的一次講話中,他讚揚了中國的經濟改革成就,並將中美關係提高到戰略高度。他表示,美中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經濟關係,美中兩國有必要“以世世代代的眼光”來看待雙方的關係。
保爾森還表示,中國的改革之路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繼續改革是中國保持貿易開放的關鍵,自己作為美國財長,將以中國未來兩年內的改革成效作為判斷依據。
保爾森就任財長后第一次中國行的一大成果是啟動雙邊高層對話機制:每年兩次進行中美戰略性經濟對話,磋商經濟全球化和中美雙邊經濟關係。美國前任副國務卿鮑勃·佐利克建立了與中國同行的“高級對話”機制並一直持續至今,但那是副部長級的一對一接觸。而新的對話機制將涉及整個經濟與外交政策制定領域的內閣級官員,協調為一個單一過程,美方由保爾森領導,中方則由副總理吳儀牽頭,規格上可謂更上一層樓。
保爾森提出,在處理美中雙邊問題的時候只有現在的雙邊商貿聯席會議是不夠的,還需要建立更高一層的對話機制,以保證雙邊關係的長期穩定,為此,保爾森說服了布希和其他內閣成員。布希總統在8月21日打電話給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最後敲定了建立雙邊高層對話的機制。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保爾森正在成為美國對華政策的主導者之一。
保爾森更注重長期問題,一方面接受了斯諾強調中國的匯率改革要與金融體制改革配套進行的觀點;另一方面又放棄斯諾高調敦促北京調整匯率的做法,降低了對中國政府的表面壓力。
中國通
1992年起曾經到訪中國不下七十次,在美國高級官員中當屬罕見。“9·11”時,保爾森正在北京訪問。2002年北京非典期間,在一些人避之唯恐不及之時,他如約飛往北京訪問。
2004年12月2日高盛高華證券公司成立,使高盛成為第一家通過“買門票”方式直接在中國開辦證券公司的外國投行。在高盛內部,這個方案的代號是“漢克計劃”,漢克即是大家對保爾森的昵稱。
2001年江澤民主席和鮑爾森圍繞全球金融以及環境保護問題,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交談。作為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主席,保爾森還曾應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之邀,與雲南省合作開展了大河流域項目(又稱滇西北保護與發展項目),其目標為在滇西北地區建立一個集自然保護與經濟發展於一身的自然保護體系。在保爾森推動下,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在昆明、麗江、中甸和德欽都開設了辦事處。
2005年10月斯諾訪華期間,在有關中國匯率改革的話題之外,還主動與中國領導人就金融領域改革問題進行了討論。傅強恩說,保爾森應該會在這方面繼續下去,而且鑒於他的背景,他還將探討得更深入。
2005年保爾森在接受德國《明鏡》周刊專訪時表示,面對中國和印度的崛起,“首先,我們應對於那麼多中國人和印度人在過去20年裡脫離貧困感到高興,而且,我們也歡迎它們帶給全世界的增長引擎。如果中印不能實現增長,我們大家就會遇到更大的麻煩”。
2005年他所在高盛公司的經濟學家曾預測,中國會在2040年時趕上美國。對此,保爾森未下結論,只是委婉地指出,“中國現階段正處在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之間的半路上”,國有企業改革任重而道遠,農業改革也仍然是個問題,資本市場仍然很稚嫩,等等。
中國與國會
保爾森一直反對孤立地看待人民幣匯率問題,他認為應當將其放到整個中國市場化改革大環境之中去對待。
經過4天首次訪華后,美國財長保爾森心滿意足地回國了,並且一改之前的含糊態度,明確表示同國會的人溝通是他的工作,他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要向參議員格拉厄姆和舒默做工作,勸說他們收回因人民幣匯率政策而對中國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的議案。
第一次訪華
在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會面后,保爾森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他與中國領導人的成功會談高於其原先預期。他強調,會談是實質性的、自然的。保爾森並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推動中美關係上的高度熱忱表示讚賞。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機制的啟動,是保爾森中國之行的重要內容。在20日的中美聯合聲明中,中美兩國表示將在對話機制下謀求雙邊經濟關係的高效發展,為兩國人民謀福利。
保爾森顯然很重視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機制啟動的意義,在20日晚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保爾森表示,建立這個戰略經濟對話機制就是為了“長期地、戰略地解決中美經濟關係,找到雙方合作的優先領域,通過解決短期問題建立信心”。他強調,建立這個機制,就是為了兩國能“平等分享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
中美經濟戰略關係連升三級
6天前保爾森發表了就任美國財長之後的第二次講話,強調,美國需要用“世世代代”的戰略眼光看待美中關係。中美經濟相互高度依存,中國的成功對美國十分重要。
出席活動
2015年2月美國智庫“外交關係理事會”(CFR)舉行研討會,探討習近平時代中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美國前財長保爾森、奧爾布賴特、洪博培等美國政界“大咖”出席,吸引了許多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前來旁聽。他們都關注這些與中國領導人打過很多交道的政治家如何看待習近平的領導風格。

人物事件


2011年格林伯格起訴美國聯邦政府對AIG的援助計劃。該訴訟將於2014年10月左右開庭。
2014年中旬,前財政部長保爾森和蓋特納、以及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都將在華盛頓的美國聯邦法院出庭作證。為自己在金融危機中救助AIG的決定進行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