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油料科學研究所

貴州省油料科學研究所

僅1983年以來人,全所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70項。二十多年來,全所受到國家和省(廳)表彰獎勱20餘人次。除此,我所科研後勁較充足,無論在新材料的創新和新品種的選育方面都保持強勁的態勢。

目錄

正文


歷領導班子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關懷、指導下,在駐地縣鎮兩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所職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以“改革、開放、搞活”和“三個代表”思想為指針、以“兩個面向、一個依靠”為導向,以新為核心、成果轉化為龍頭、體制改革為動力,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建設,取得了科研、開發和改革的全面進步。僅1983年以來人,全所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70項。其中屬於重大項目的就有30項,包括國家“863”課題2項、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西部科技行動項目1項、國家和省“六五——十五”科技攻關項目(或專題)15項、省長專項資金項目4項、國逐和省重大科技成果推廣項目4項、國家新品種後補助項目3項,國家油菜工程唚貴州分中心建設項目1項;獲得各級各類科技成果獎33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填補了我省近4年業無國家科技進步獎空白、貴州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5項、四等獎8項、廳級獎8項、其它獎5項;發表學術論文(著)225篇(部),其中有9篇被國外轉載;育成油菜花生新品種12個,其中優質雜交油菜新品種油研5號、油研7號油研8號油研9號已在長江流域12個省(市、區)推廣面積6000餘萬畝,新增社會產值10億元以上,為長江流域優質產業帶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其中“三高兩”籽雜交新品種油研9號、10號綜合性狀居國內領先水平,為油菜產業化建設提供了品種支撐。通過制種生產為思南石阡兩縣貧困山區制種農戶創造經濟收入6000餘萬元,使一些農戶通過油菜制種收入擺脫了貧困。全省第一個花生新品種“黔花生一號”選育成功和在全省30餘個縣(市)推廣應用,為全省花生面積由八。五期末的30餘萬畝發展到九。五期末的70餘萬畝,增收1.5億元以上,從面對一些種植業結構的有效調整和農民穩定增收發揮了明顯作用。太陽能得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的同時,單位也從成果轉化中獲得了經濟效益回報。自1997年以來,單位創收總量幾乎與同期國家撥款持平。單位用創收收入投入職工生活條件和科研條件改善,彌補科研資金水足達800萬元以上,從而大大改善了我所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
二十多年來,全所受到國家和省(廳)表彰獎勱20餘人次。其中被評為全國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全國先進工作者2人(次)、全國青年科技標兵1人、中華農業科技基金會科研貢獻獎1人、農業部科技推廣先進個人1人、原國家科委振華科技獎1人、貴州省首屆最高科技獎1人、首屆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特等獎1人、農業先進工作者2人、貴州省科技興農人才獎2人、貴州省青年科技獎2人、被評為省管專家1人、國貼專家5人、省貼專家2人。
通過改所后二十餘年的發展,我所已經初具規模。目前除了具有較雄厚的研究實力外,還具備了一定的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開發能力。我所已在思南、石阡、江口玉屏等地建立了穩定的三雜制種基地3萬畝。2001年,我們投資3000萬元註冊了貴州唯一具有全國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的貴州油研種業有限公司,現在公司在已在全國12個省(市)建立了銷售網路,年銷售種子150萬公斤以上,推廣面積上千萬畝。
除此,我所科研後勁較充足,無論在新材料的創新和新品種的選育方面都保持強勁的態勢。無花瓣雙低雜交油菜選育成功,將是一個新的突破。從品種上看,進入國家和省區試的油菜新品種10個、進入大區品比試驗55個、進入觀察鑒定品系500個,進入國家經區試的花生新品系1個,省區試新品系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