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征6號核潛艇

中國第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

長征6號(092型)戰略導彈核潛艇在北約被稱為“夏”級。“夏”級是中國繼“漢”級攻擊核潛艇后研製的第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該級艇目前只有一艘,舷號406。是中國研製的第一型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的首艇。

簡介


中國長征6號核潛艇
中國長征6號核潛艇
長征6號(092型)戰略導彈核潛艇在北約被稱為“夏”級。“夏”級是中國繼“漢”級攻擊核潛艇后研製的第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該級艇目前只有一艘,舷號406。更先進的094型戰略核潛艇正在研製中。該艇於1978年在葫蘆島船廠開建,1981年4月下水,1983年8月服役。該艇在指揮台圍殼後面嵌有導彈艙,裝有12枚巨浪-1(CSS-N-3)兩級彈道導彈。1988年9月,成功發射一枚巨浪-1型導彈。1995年底該艇進行重大改裝,可發射“巨浪-2”型彈道導彈,最大射程可達8000公里。據稱,中國已建造了4艘“夏”級核潛艇,舷號均為406,內部則以甲、乙、丙、丁區分,除一艘因核泄漏事故報廢外,還有2艘部署在北海艦隊、1艘部署在南海艦隊,且均改裝了比巨浪-1型更先進的固體燃料彈道導彈。

研製歷程


2009年4月23日,該型潛艇在中國海軍60周年閱兵儀式上首次公開亮相。

發展歷程


中國長征6號核潛艇
中國長征6號核潛艇
中國海軍裝備的第一種戰略彈道核潛艇代號092型,西方稱為夏級導彈核潛艇。到目前為止,中國到底擁有幾艘夏級導彈核潛艇一直是個謎。權威性的認為,中國造了兩艘夏級潛艇,其中一艘在1985年發射潛射彈道導彈試驗時被毀,現只剩下編號406的一艘。但是1994年美國能源部出版的卻認為,中國現有兩艘夏級導彈核潛艇,還有的西方軍事觀察家推測中國有三艘夏級導彈核潛艇。但是迄今為止,外界所看到的夏級潛艇照片均是406號,如超過一艘的話,則可能是都使用一個編號。這也是中國人在武器保密上的一貫作法。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開始研製導彈核潛艇。當時中國主管國防科研的聶榮臻元帥馬上意識到:核潛艇將會成為美國的最有效戰略武器,也只有核潛艇才能扼制美國。在中國第一座核反應堆運轉成功后,聶榮臻元帥隨即召集海軍政委蘇振華大將、海軍副司令員羅舜初上將、科學院副院長張經夫、二機部副部長劉傑、導彈研究院院長錢學森等負責人商討研製核潛艇的相關問題。這是中國研製核潛艇的首次會議,會議后,聶榮臻元帥親筆起草了《關於研製導彈原子潛艇的報告》的書面報告,並於1958年6月27日上報中國中央。該報告指出:“中國原子反應爐已開始運轉,在國防利用方面應早作安排。根據現有力量,考慮國防部需要,本著自力更生的方針,擬首先自行設計和試製能夠發射導彈的原子潛艇。”此即中國研製導彈核潛艇的伊始。聶榮臻元帥雖在報告中提到“自力更生”方針,但是,中國當時剛仿製出蘇聯常規潛艇,對核動力潛艇,水下發射飛彈等技術一無所知,不得不向蘇聯求援。1959年9月,蘇共中央總書記赫魯曉夫訪問北京,中國隨即向其提出援建核潛艇的要求。赫魯曉夫對援助中國搞核潛艇並不熱心,對中國要求回答說:“核潛艇技術複雜,你們搞不了;蘇聯有核潛艇,你們就有了,我們可以組織聯合艦隊。”赫魯曉夫的輕蔑,氣得中國主席毛澤東發誓說:“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不過蘇聯還是給了中國一代的援助,包括同意轉讓建造G級常規導彈潛艇並提供潛射飛彈。1960年中國開始核潛艇的預研工作,不久中,蘇關係惡化,蘇撕毀協議撤走專家。這時大陸又發生連續三年的嚴重自然災害,國民經濟極端困難,無力同時支撐原子彈和核潛艇兩個項目,最後決定先搞核彈和飛彈,讓核潛艇項目下馬。原子彈爆炸成功后,國民經濟也復醒,核潛艇研製才重新上馬。但研製方案也作了重大的改變,即先建造攻擊核潛艇,再建導彈核潛艇。
1970年7月,第一艘091“漢”級核潛艇(漢級核潛艇一共建造了5艘,軍方編號401—405)核反爐起動試驗成功后,導彈核潛艇隨即在次月展開建造。當時在研製方案上爭論很大,最後決定采兩步方案,先在攻擊核潛艇基礎上研製導彈核潛艇,性能不要求太高;然後在第一艘導彈核潛艇的基礎上,再研製性能較好的第二艘。也就是先解決“有”的問題,再考慮“好”的問題。由於是在攻擊核潛艇的基礎上造導彈核潛艇,因此要解決的關鍵技術是潛射飛彈的水下發射和精確導航定位的技術。需要指出的是,蘇聯撕毀條約時沒有提供潛射彈道飛彈,但蘇軍G級常規導彈潛艇的技術資料和零部件已運到中國。這對解決以上兩項技術提供了很大方便。在導彈水下發射上,承擔研製任務的艦艇研究院703研究所經過一系列試驗,最後採用燃氣動力結合冷發射的方案。從1972年展開試驗,經歷16年的努力,到1988年才完全掌握了彈道導彈的水下發射技術。
對導彈核潛艇來說,導航定位系統極為重要,既要引導潛艇水下航行,又要保證潛射導彈命中精度。經多年努力,中國最後研製出慣性導航,星光導航和衛星導航三結合的導航系統。1970年9月導彈核潛艇在葫蘆島造船廠開工建造,1981年2月下水,1983年才交付中國海軍。1985年第一次水下發射導彈試驗失敗,1988年第二次發射才告成功。前後耗費二十多個春秋研製出導彈核潛艇,使中國海軍終於有了水下戰略核力量。
092“夏”級導彈核潛艇屬於單殼結構,水下排水量8000噸,亦裝有一座15000匹軸馬力的壓水式核反應堆,水面最大航速16節,水下最大航速22節,最大潛深300公尺,艇員140人。夏級裝有12個巨浪一型潛射彈道飛彈,它是中國第一種固體地對地戰略彈道導彈,採用兩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攜帶一個30萬噸當量核彈頭,最大射程約2000公里。潛艇的自衛武器為6具533mm魚雷發射管,使用中國自製的“魚”三型深水反潛魚雷。艇上還裝有一部平面搜索雷達和雷達告警系統,聲納系統則為一部中頻主被動搜索與攻擊艦殼聲納

性能裝備


排水量:8000噸(水下)
主尺度:長120米,寬10米,吃水8米
動力:核動力,1座壓水堆,渦輪-電力推進,90兆瓦,單軸
航速:22節(水下)
下潛深度:300米
人員編製:84人
導彈:12枚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射程8000公里。戰鬥部為2百萬噸級核當量,單彈頭
魚雷:6具533毫米艇首魚雷發射管,發射魚-3型魚雷,備彈18枚
雷達:1部水面搜索雷達
聲納:1部艇殼主被/動搜索攻擊聲吶
噪音量:160分貝左右

評價


導彈核潛艇的建成對中國具有重大意義,使中國首度擁有隱蔽性好,生存力強的第二次核打擊力量,繼美、英、蘇(現在的俄羅斯)、法后成為世界上第5個具備水下核打擊力量的國家。對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中國而言,其意義之深遠不言自明。1988年,在與中國的“赤瓜礁”衝突中,中國海軍南海艦隊就曾派出092“夏”級核潛艇對越南進行威懾。
不過就實際性能而言,092“夏”級核潛艇的象徵意義遠大於作戰使用價值。簡單而言夏級核潛艇存在兩大缺陷,嚴重限制了其戰略威懾效能的發揮。首先是巨浪一型最大射程才2000公里,在大陸近海發射只能覆蓋美軍的亞洲基地,日本全境和俄國遠東濱海地區。如要覆蓋美國西部目標,幾乎要跨越90%的太平洋,這又涉及到它的第二個缺陷,即噪音大,隱蔽性較差。092“夏”級潛艇實際上是091“漢”級潛艇的加長型,在艇體上部還開了很多自由流水口,靜音性能更差。漢級潛艇噪音量約160分貝,夏級潛艇體積較大自然更吵,估計達165分貝。美國軍事專家曾挖苦說,中國核潛艇從廣州出港,在越南西貢就可聽到。這種說法雖然有點過分,但其噪音大亦是事實。因此,092“夏”級潛艇要橫跨太平洋不可能不被發現。這樣,它的活動範圍就不超出中國大陸沿海,威懾範圍也只能限於西太平洋沿岸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