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魁

楊一魁

楊一魁,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以戶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理河槽,萬曆二十三年升工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理河道。

主要事迹


萬曆二十一年以後,由於黃河河身日高,倒灌清口,使淮不敵黃,以致泗州(今盱眙北)明祖陵被淹。為解救這一危機,當時“分黃導淮”之議遂起。
楊一魁主張“分黃導淮”,提出“分殺黃流以縱淮,別疏海口以導黃”的治河措施。於萬曆二十三年三月,發夫二十萬人,在桃源(今泗陽縣)開黃壩新河。自黃家嘴起,分泄黃水東經清河,至安東(今漣水)五港、灌口入海,以減黃河流勢,並在清口辟積沙七里,用以導淮。又在高家堰建武家墩、高良澗、周家橋三道水閘,泄淮水分道入海,以疏淮漲。仍恐淮水宣洩不及,還分一部分水從運河入江。工程完成後,祖陵水漸退,水患稍息。
由於楊一魁堅持“分黃導淮”的主張,對萬曆二十一年單縣黃堌決口,一直未堵。當時洪水一由徐州出小浮橋;一由舊河達鎮口閘,仍可濟運。萬曆二十五年河複決於黃堌口,決口不塞,貽害地方,為二陵害。楊一魁以為黃堌口深闊難塞,並提出“五十年來全河盡出徐、邳,奪泗入淮”,而當事者把黃河認客為主,年年築堤而束之於淮,“以致河流日壅,淮不敵黃,退而內瀦,遂貽盱、泗祖陵之患”。又說“自黃堌一決,全河南徙,兗、豫、徐、邳,得免河患。今小浮橋股引之水,李吉口之流已足濟遠”,“固不必殫力塞決,以回全河”。以後小浮橋一支水小而涸,運道受阻,乃“大挑其下李吉口北下濁河,救小浮橋上流數十里之涸”。萬曆二十六年六月,“召一魁掌部事”,不久所挑河流開而復淤,“徐、邳間三百里,河水尺余,糧艘阻塞”。未幾,桃源黃壩新河淤塞斷流。萬曆二十九年,商丘肖家口決口(在黃堌口以上),“河身變為平沙”,“全河奔潰入淮,勢及陵寢”。萬曆三十年春,皇帝大怒,“以一魁不塞黃堌口,致沖祖陵”,遂削去楊一魁的工部尚書,從此“分黃導淮”之議遂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