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英語學習的結果 展開

英語學習

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和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兩大外語教學權威機構聯合主辦的雜誌

《英語學習》雜誌創刊於1958年,由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兩大外語教學權威機構聯合打造,是中國第一本英語教輔雜誌,也是國家教育部、新聞出版總署優秀外語期刊、免檢期刊,並被評為“全國優秀外語教輔期刊”。《英語學習》雜誌集學習輔導雜誌與社會文化雜誌特點於一身,堪稱“學習英語的終生益友,了解世界的精彩櫥窗”,在廣大英語學習者心中享有盛譽。

期刊前景


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
《英語學習》編輯部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集體。我們的編輯有著不同的專業背景,卻有著共同的理念:將《英語學習》做成一本兼具知識性、學習性與趣味性、富於時代感的優秀英語期刊。

刊物本身


在一個滿是陽光的下午,一邊翻閱清新雅緻的版面,一邊體會意境悠遠的文章,這就是《英語學習》帶給我們的滿足。
萬象》雜誌發表過一篇題為《偉大的雜誌》的文章,說的就是《英語學習》。文章作者復旦大學中文系的教授嚴鋒說,多年來對這本雜誌懷有"一種特殊感情"."《英語學習》創刊的年頭,正是我們把國門關上的時候,不過並沒有完全關嚴,還是有意無意留下了一些門縫,《英語學習》正是那門縫之一。"那時候;嚴鋒還是一個小學生,在"沒有電視,更沒有蠟筆小新"的年代里,他在父親的書架上找到了 1958年到 1966年的《英語學習》雜誌;可以想象,在那個知識荒蕪的年代,雜誌里的西方童話和英漢對照的文學讀物為其帶來的啟蒙欣喜。
2009年,《英語學習》已經走過50多個春秋。這本雜誌在中國人學英語的歷史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在幾代老讀者的記憶中,它是親切而清新的:跟那個時候的課本一般大小,薄薄的64頁,看上去更像是一本小冊子。刊名由時任外交部長陳毅親筆題寫,繁體字,很儒雅,印在封面上永遠是墨黑的字,保持了毛筆書寫的本色。封面設計通常很簡單,色調如刊名一樣素樸而健康……
《英語學習》主編侯毅凌回憶到,英語中有一句民諺說得很形象:"早出的鳥兒吃到蟲。"《英語學習》創刊時,國內英語讀物嚴重匱乏,有全國"獨此一家"的優勢,再加上創辦單位(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的名聲,這本雜誌的迅速普及可說是順理成章的事,雜誌的單期發行量一度超過了百萬冊。
而在期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英語學習》依然保持著外語類期刊中的大刊地位。其中固然有品牌效應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雜誌本身品質的保證。侯毅凌一直對於大學者為《英語學習》寫"小文章"的事津津樂道:最初的雜誌雖沒有署名主編,但外語界同仁大多知道,擔當實際主編工作的是北外的元老教授之一的劉世沐先生,參與發起者中還有許國璋、王佐良周珏良(在外語界,此三位先生享有"許老"、"王公"和"周公"之尊稱)。以大學者的境界而言,文章之事已無大小之謂,大小文章一樣是要殫精竭慮地去做,不同的只是對讀者對象的考慮。在他們手裡,學問是舉重若輕的。20世紀 90年代,已入古稀之年的周珏良先生在《英語學習》上撰寫的一系列"英詩賞析"文章,便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如今,北外英語系的師資成為《英語學習》強大的作者資源。特約作者中,有英國劍橋的語言學博士主持"漢玉精雕"、"詞語故事"欄目,有北外英語系教授,也有即將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的華裔美籍才女撰寫"Kat's Eye"專欄文章等,雜誌的高品質還吸引了像Jon Lu這樣英文寫得很漂亮的海外作者,這在同類雜誌中是不多見的。
雜誌多年來得以保持品質與編輯部所有成員的努力分不開。侯毅凌將其歸結為"傳統"——他的前兩任主編高厚堃和朱炳和教授都是很嚴謹的人,對稿子的審讀和校改極為用心。他們完美主義的工作作風影響了每一個編輯,也成了編輯部延續下來的傳統。"美國有一家叫'約翰老爹'(Papa John)的比薩餅店,做得很成功,店老闆約翰說他的成功秘訣就是丟掉所有做得不好的餅。在甄選稿件上,《英語學習》採用的就是約翰老爹的原則。"隨著英語熱的升溫,英語出版市場迅猛發展,同類雜誌不斷湧現。相比之下,《英語學習》的名字,沒有時尚的字眼,顯得不輕鬆、不娛樂。曾經,編輯部內爭論過是否要"與時俱進"地給雜誌改個名稱。經過反覆斟酌和思考,大家決定還是保留雜誌這一樸素的名字。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一決定是明智的。在各種時尚時髦的刊名里,《英語學習》反倒是實實在在,成就了雜誌樸素沉靜的品格,印在了幾代讀者的頭腦中。
編輯部為了適應不同層次讀者的需要,還推出了"陽光英語"系列讀物以及有聲讀物《新銳空間》。這些讀物秉承《英語學習》嚴格選材、精心製作的風格,贏得了讀者一致好評。同時,於今年三月推出《英語學習》50年精選版,《辮子和英國詩》、《別了,漫遊奇境的愛麗絲》、《和比利跳慢舞》等10種精心選編的圖書,為讀者奉獻了一場英語閱讀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