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

漢語辭彙

清白,漢語辭彙 ,拼音是qīng bái,意思是品行純潔,沒有污點;特指廉潔,不貪污;清楚明白;明亮;清秀白皙;舊指未操所謂卑賤職業的;完畢。出自《楚辭·離騷》:“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拼音


qīng bái

基本釋義


1.[pure;stainless]∶品行純潔,沒有污點 如:清白女子
2.[honest]∶特指廉潔;不貪污 如:清白奉公
3.[clear]∶清楚明白 如:說不清白
4.[light;brihgt]∶明亮 如:一顆清白的大星
5.delicate and white]∶清秀白皙 如:一張清白的瘦臉
6.noble;fair]∶舊指未操所謂卑賤職業的 如:本族親友皆清白自守
7.complete;finish]∶完畢 如:了兩個鐘頭才忙清白

引證詳解


1、謂品行純潔,沒有污點
①《楚辭·離騷》:“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②《後漢書·蔡邕傳》:“父 棱,亦有清白行,謚曰 貞定公。”
③宋蘇軾《葉嘉傳》:“葉嘉 真清白之士也,其氣飄然,若浮雲矣。”
④明孔貞運《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袁可立)墓誌銘》:“至課計部君,以清白母墜家聲,人謂有卻鮓風。”
⑤《水滸傳》第三回:“我是個清白好漢,如何肯把父母遺體來玷污了?”
葉聖陶倪煥之》十三:“那是沒廉恥的行徑,清白的女子不應該那樣想的。”
2、特指廉潔;不貪污
①《東觀漢記·高詡傳》:“高詡 字 季回,以儒學徵拜大司農,在朝以清白方正稱。”
②《南史·褚球傳》:“﹝ 球 ﹞仕 齊 為溧陽令,在縣清白,資公奉而已。”
③《明史·溫純傳》:“純 清白奉公,五主南北考察,澄汰悉當。”
3、舊稱從事卑賤職業的人。這樣的人及其後代始得從政或應試當官。
①晉葛洪《抱朴子·刺驕》:“世間或有少無清白之操業,長以買官而富貴。”
②《清史稿·食貨志一》:“乾隆 三十六年,陝西學政 劉嶟 奏請 山 陝 樂戶、丐戶應定禁例。部議凡報官改業后,必及四世,本族親支皆清白自守,方准報捐應試。”
4、清爽,完畢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看著太太兩隻腳足足裹了有三頓飯時才裹完了,又慢慢梳頭、洗臉、穿衣服,直弄到日頭趖西才清白。”
5、清楚明白
①《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你且下去,把這些情由具一張清白呈子來。”
②《紅樓夢》第四二回:“寶玉 早已預備下筆硯了,原怕記不清白,要寫了記著。”
③《紅樓夢》第十四回:“如今可要依著我行,錯我一點兒,管不是誰是有臉的,誰是沒臉的,一例清白處治。”
王統照《春雨之夜·一欄之隔》:“其實什麼是獨立?什麼是革命黨?大家都說不清白。”
6、明亮
郭沫若《塔·萬引》:“在他走出店門的時候,看見東方的天上一顆清白的大星在向他微笑。”
7、清秀白晳
茅盾《子夜》十五:“這是一位不到三十歲的青年,比蔡真還要高一點,一張清白的瘦臉。”
8、清酒與白酒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二·隴西行》:“清白各異樽,酒上正華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