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武城村

講武城村

圍繞著村子的北面和西面,有一道長長的高崗,據說三國時期,曹操曾經在這裡築城操練軍隊,高高的土崗就是講武城遺址所在,而講武城村村名也是由此而來。三國時,曹操在官渡以少勝多,擊敗袁紹之後,佔據鄴城,就在這裡大規模地興建了很多的土木建築,其中就包括講武城。從那時起,曹操的兵馬就經常在這裡活動,把此地作為培養武將的基地,據說他曾經在這裡演講軍事戰術,講武城之名便由此而來了。

基本介紹


邯鄲市磁縣講武城鎮講武城村,位於磁縣城南大約10公里的地方,緊鄰京廣鐵路和107國道,村子的南面是奔騰不息的漳河。圍繞著村子的北面和西面,有一道長長的高崗,據說三國時期,曹操曾經在這裡築城操練軍隊,高高的土崗就是講武城遺址所在,而講武城村村名也是由此而來。
漢書·地理志》中記載有“鄴有……武城”,《水經注》也記載“漳水又東經武城南”。歷史上,講武城在李唐以前稱武城,直到宋代才改稱講武城,金朝大詩人元好問曾感慨於講武城滄桑變化,作詩曰:“作計千年復萬年,似嫌蒸土不能堅。只今講武人何在,衰柳殘陽有亂蟬。”
當年的講武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南達鄭衛,北通燕趙,是一個交通要道,自然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曹操在官渡以少勝多,擊敗袁紹之後,佔據鄴城,就在這裡大規模地興建了很多的土木建築,其中就包括講武城。
從那時起,曹操的兵馬就經常在這裡活動,把此地作為培養武將的基地,據說他曾經在這裡演講軍事戰術,講武城之名便由此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