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田寅彥

寺田寅彥

寺田寅彥(1878年~1935年):物理學者,夏目漱石名著《三四郎》的主人公原型。寺田多才多藝,有“詩情畫意的科學家”之稱。隨筆多以吉村冬彥的“假名”發表,文章晶瑩剔透,融科學性和藝術性於一體;有“洞穿事物本質的超越直感力”。畫作以油繪和水彩為主,風格獨樹一幟。

人物關係


生平


寺田寅彥
寺田寅彥
寺田寅彥(Torahiko Terada,1878-1935)筆名吉村冬彥等,日本隨筆作家、地球物理學家、畫家。曾任東京帝國大學教授。著有《漱石俳句研究》、《寺田寅彥隨筆集》等。1878年11月28日生於東京麹町區(今千代田區)。父親為高知縣士族。少年時廣泛閱讀文學書籍。1896年進入熊本縣第五高等學校讀書,師從文科和英語教授夏目漱石和物理教授田丸卓郎。1899年考入東京帝國大學物理專業。畢業後任教,1916年起任東京帝國大學教授。
早在中學時期,寺田寅彥即與已是著名作家的夏目漱石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並向他學習俳句創作手法,經常利用課餘時間進行俳句創作和開展朗誦活動,作品也常出現在作家正岡子規辦的《日本報》上。其間師徒倆還共同研習西歐名師的水彩畫和聽音樂會。在與老師的交往中,他不僅得到許許多多的教誨,學到了創作俳句的技巧,還懂得了靠自己的眼睛去發現自然美的真諦,同樣,也學會了辨識人們內心的真偽,從而熱愛純真、憎恨虛偽。
後來,寺田寅彥在從事物理學研究的同時,還熱心於隨筆創作,他將詩心和科魂“一體化”,創造出科學與文學相融合的獨特文體,在日本文學中佔有一席之地。《追懷夏日漱石先生》即是他回首往事的精彩之作。他的作品多以吉村冬彥的“假名”發表,文章晶瑩剔透,有“洞穿事物本質的超越直感力”。他的文學集子有100多篇,代表作有《橡樹》、《蔞柑子集》、《龍舌蘭》、《亂塗在拉窗上面的字》、《病房裡的花》、《電車與洗澡》、《蛹之線條》、《團栗》和《小事》等等。其作品構思新穎、手法巧妙,形成獨特風格。另著有《漱石俳句研究》、《寺田寅彥隨筆集》等。

貢獻


物理學

寺田寅彥
寺田寅彥
在物理學方面,寺田寅彥曾提出用“水的毛管電位理論”來解釋地光成因。他最早在物理學上感到了生命的氣息與物理學方法的限度,提出了“自然的縞模樣”的問題,如:池冰之棱紋竟會是這樣的好看,用科學的方法依據氣流風向、溫度與水壓等來計算,到底也不能說明其故,雲霞的形態變化亦是如此;幾株樹每隔些時便落葉一陣子,差不多是同時落,又同時停止,彷佛是大家約好的,其時完全沒有風。這些都不是科學的方法所可解說的。他還多次成功地預告過地震和海嘯,結合“宗教”與“科學”的結論,提出了“天災總是在被遺忘的時候來到”的名言,以告誡人們要居安思危。1917年,他的《關於勞厄電影的實驗方法及其說明的研究》一文,曾獲得日本學士院獎。另寫有《自然界的條紋花樣》、《數學和語言學》、《神話與地球物理學》、《海的物理學》、《海嘯和人類》、《咖啡哲學序說》、《科學家和藝術家》和《天文和俳句》等。

繪畫

此外,寺田寅彥還擅長繪畫,以油繪和水彩為主,風格獨樹一幟,作品有《自畫像》等。由於他多才多藝,故有“詩情畫意的科學家”之稱。夏目漱石的著名作品《我是貓》和《姿三四郎》中的主人公,就是以他為原型的。1935年12月31日,他因患轉移性骨腫瘍在東京去世,終年5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