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朝陽觀的結果 展開

朝陽觀

河北赤城縣滴水崖朝陽觀

朝陽觀石窟建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赤城縣后城鎮后城村巍峨壯觀的有“幽燕第一峰”之稱的滴水崖上。

簡介


朝陽觀位於赤城縣后城鎮的滴水崖上,距張家口180公里。滴水崖有“幽燕第一峰”之稱,通體是一整塊高600米的摩天巨石,丹崖碧頂,峭如刀削。崖頭有一洞,名叫“碧落洞”,洞中玉泉終年滴水,隆冬不凍,滴水崖由此得名。
似刀削斧劈的石壁上懸有15個石窟,每窟面闊進深皆5—6米,高2.5米。其特點是鑿窟剔像,為像辟洞,像洞相連。有大雄寶殿、泰山殿、三宮殿、三教殿、水母宮、三皇殿、文昌閣、千佛殿等。
現有石窟、石像和“關外名山”、“壁立萬仞”、“塞外奇觀”、“天柱”等摩崖石刻,另有古松十數棵。還存有創建朝陽觀石碑一通。文物遺存所佔面積1500平方米。

修建


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宣府官員吳欽到此,看中了這塊寶地,在羽士李演琦的遊說下決定修建道觀。經過五年的大規模開鑿,終於在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初竣工。朝陽觀石刻毀壞於文革時期,一九九五年,后城鎮政府集資15000元修復部分殿和石像。

保護


1993年7月,滴水崖朝陽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