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山書店
內山書店
內山書店是魯迅晚年在上海的重要活動場所。現四川北路2050號,日本友人內山完造開設,1929年選現址。魯迅常來內山書店購書、會客,並一度在此避難。書店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橋樑。1998年9月25日,中國工商銀行虹口支行、虹口區文化局、魯迅紀念館在此隆重舉“內山書店紀念式揭幕儀式”。
內山書店
魯迅在購書中結識了內山夫婦,結為摯友。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國民黨政府“文化圍剿”,進步書籍被查禁,該店是銷售進步書籍的主要場所,又是中共和進步人士的重要聯繫地點。方誌敏在南昌獄中的書信文稿,就是通過書店送到魯迅手中轉達中央的。
1981年內山書店被上海市人民政府頒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今四川北路2050號二樓被闢為內山書店陳列室,陳列由上海魯迅紀念館設計製作,對外免費開放。
在阿累作品《一面》曾經提到內山書店。
內山書店
位於二樓的內山書店共有兩個展廳,一個100平方米,另一個約50平方米。內山完造與妻子內山美喜子、內山完造與魯迅的巨幅生活照片,置放在大展廳的顯眼處。展廳陳列了由灰色磚牆仿製的當年內山書店在石庫門建築“魏盛里”開張時的情景,而通透的玻璃櫃則布有大量魯迅與內山交往的圖片、信件、書籍等。此外,不少內山完造出版寫作的書籍,如《花甲錄》、《上海漢語》、《上海風語》、《上海夜》等也在書店中向公眾展出。
頗具現代感的陳列展廳給人以溫馨的感覺,木地板中央部位,放置有幾把藤椅,可讓參觀的客人閱讀和休息。
發售日文書籍
內山夫婦
與魯迅的淵源
魯迅第一次到內山書店是在1927年10月3日。據《魯迅日記》記述,這天魯迅是與許廣平一同去的,共買書四種四本,花費十元二角。自此以後,魯迅常常光顧內山書店,併購買了大量書刊。又據《魯迅日記》披露,從1928年到1935年,魯迅累計去過內山書店五百多次,買書一千多冊。內山書店對於魯迅而言,兼具“書店”和“沙龍”兩種文化空間的特色。內山書店的意義不僅在於它給魯迅提供了各種書籍、期刊等新型文字媒介,還在於它本身也起到了媒介作用,魯迅通過這個空間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共同體,並與外界進行交流,成就了其犀利的思想。
內山書店
銷售左翼進步書籍
魯迅到上海后的第三天就到該書店購書,與書店老闆內山完造相識並結下了友誼。內山書店與魯迅和其他左翼文化人士建立了廣泛的聯繫。並通過大量銷售左翼進步書籍,舉辦文藝"漫談會"等形式,推進了左翼文化運動的發展。
1998年之前,這裡是理髮店。1998年,銀行承租下書店這塊地方,本身就是一種榮譽。21世紀初前後進行了三次裝修。2005年初內山完造誕辰120周年之際,花費了30多萬元進行第三次裝修。1981年由上海市文管會掛牌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處舊址的保護工作由銀行企業接手實施,堪稱國內首創。
2021年7月10日,內山書店回歸中國發布會在魯能城購物中心內山書店內舉行。發布會現場,“內山書店”牌匾揭幕儀式的舉行,代表經過多年的籌備,內山書店重回中國,正式與天津市民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