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
漢字漢語
震,讀音為zhèn,據已有文獻資料,此字始收錄於《說文解字》,具體始見於何時不詳 。震本義是雷擊,一說本義指霹靂。引申為震動。從震動引申為情緒過分激動。震亦是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雷。又為六十四卦之一,震下震上。
● ● 疾雷(霹靂)使物體振動:“~夷伯之廟”。~霆。
● ● 雷:“燁燁~電。”
● ● 巨大的力等使物體劇烈顫動:~撼。~盪。~顫。~響。~動。聲~遐邇。
● ● 迅速或劇烈地顫動:地~。身子不由得一~。
● ● 特指“地震”:~災。~源。~中。~級。~情。防~。抗~。余~。
● ● 〔~旦〕佛教經籍中的譯名,指中國。
● ● 驚恐或情緒過分激動:~驚。~怒。~駭。~懾。
拼音 |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zhèn | 名詞 | 〈文言〉雷,響雷。 | thunder |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燁燁震電,不寧不令。” | |
〈文言〉威勢;威嚴。 | prestige;dignity | 《詩經·商頌·長發》:“昔在中葉,有震且業。” | |||
〈文言〉指東方。古人以八卦配方位,震位於東方。 | 《周易·說卦傳》:“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 沈約《梁明堂登歌·青帝》:“帝居在震,龍德司春。” | ||||
八卦之一。象徵雷震。又為六十四卦之一。卦形為震下震上。參看“震卦”。 | 《左傳·僖公十五年》:“《震》之《離》,亦《離》之《震》,為雷為火。” | ||||
動詞 | 〈文言〉雷擊。 | 《春秋·僖公十五年》:“己卯,晦,震夷伯之廟。”杜預註:“震者,雷電擊之。” | |||
劇烈地顫動。 | shake;quake | 《詩經·魯頌·閟宮》:“不虧不崩,不震不騰。” | 震顫;震蕩;震耳欲聾 | ||
特指地震。 | have an earthquake | 《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八月丁酉,南宮極震。” | 震級;震情;震源;餘震 | ||
情緒過分激動。 | 《國語·周語下》:“若聽樂而震,觀美而眩,患莫甚焉。” 魯迅《墳·摩羅詩力說》:“書成行世,校長見之大震,終逐之;其父亦驚絕,使謝罪返校。” | 震驚;震怒 | |||
〈文言〉振奮,振興。 | 《國語·楚語下》:“夫民氣縱則底,底則滯,滯久不震,生乃不殖。” | ||||
威懾,使人不平靜。 | shake;fear; dread;shock | 《逸周書·作雒》:“二年,又作師旅,臨衛政殷,殷大震潰。” 曾鞏《福州鱔溪禱雨文》:“我畜以柔,亦震以威。” | 震撼;震懾;震古爍今 | ||
shēn | 動詞 | 〈文言〉通“娠”。懷孕。 | 《詩經·大雅·生民》:“載震載夙,載生載育。” |
【卷十一】【雨部】章刃切(zhèn)
劈歴,振物者。從雨辰聲。《春秋傳》曰:“震夷伯之廟。”
𩇒,籀文震。
【註釋】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霹靂,非是。”《釋名·釋天》:“震,戰也。所擊輒破,若攻戰也。又日辟歷。辟,析也;所歷皆破析也。”存參。①《春秋傳》:指《左傳·僖公十五年》。
說文解字注
劈歷振物者。
註:劈歷,疾雷之名。《釋天》曰:疾靁為霆。《倉頡篇》曰:霆,霹靂也。然則古謂之霆,許謂之震。《詩·十月之交》《春秋》隱九年、僖十五年皆言震。振與震曡(疊)韻。《春秋正義》引作震物為長,以能震物而謂之震也。引申之凡動謂之震。辰下曰:震也。
《春秋傳》曰:震夷伯之廟。
註:左氏僖十五年經,傳皆有之。必引此者,以為劈歷震物之證也。《史記·殷》:武乙暴靁(雷)震死,神道設敎之至顯者也。
廣韻
章刃切,去震章‖辰聲文1部
震,雷震也。又動也,懼也,起也,威也。章刃切。十一。
【戌集中】【雨字部】震·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7
古文:𩆉
《唐韻》章刃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刃切,竝音振。《說文》:劈歷振物者。從雨辰聲。註:徐鉉曰:今俗別作霹靂,非是。《易·說卦》:震為雷。《詩·小雅》:㷸(燁)㷸震電。傳:震,雷也。《春秋·僖十五年》:震夷伯之廟。疏:雷之甚者為震。《釋名》:震,戰也。所擊輒破,若攻戰也。
又卦名。《易·說卦》: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
又《易·說卦》:震,動也。《書·舜典》:震驚朕師。《盤庚》:爾謂朕,曷震動萬民以遷。《詩·周頌》:薄言震之。莫不震𤴁(疊)。《春秋·文九年》:地震。疏:公羊傳曰:震者何,動地也。《周語》:伯陽父曰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𤇏(烝),於是有地震。
又《爾雅·釋詁》:震,懼也。《易·震卦》: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
又《廣韻》:威也。《易·未濟》:震用伐鬼方。《詩·大雅》:王奮厥武,如震如怒。
又《廣韻》:起也。《易·雜卦傳》:震,起也。
又《公羊傳·僖九年》:葵丘之會,桓公震而驚之,叛者九國。震之者何,猶曰振振然。
又《爾雅·釋詁》:娠,震動也。註:娠,猶震也。疏:《大雅·生民》云:載震載夙。昭元年《左傳》曰:邑姜方震大叔。哀元年《左傳》曰:后緡方震。皆謂有身為震,故云娠猶震也。
又《書·禹貢》:震澤底定。傳:震澤,吳南太湖名。
又《集韻》升人切,音申。與娠同。女姙(妊)身動也。《左傳》:震動。《釋文》:震又音申,懷姙也。《集韻》:通作㑗。
又《集韻》:一曰官婢女隷(隸)謂之娠。
又《韻會》《正韻》竝之人切,音真。怒也。班固《東都賦》:赫然發憤,應者雲興。霆擊昆陽,憑怒雷震。《前漢·敘傳》:票騎冠軍,猋勇紛紜。長驅六舉,電擊雷震。註:師古曰:震音之人反。
又《字彙補》:震旦,中國也。《梁書》:盤盤國稱梁主為震旦天子。從之人切。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紐) | 清濁 | 韻母 | 韻目韻部 | 韻系 | 聲調 | 等 | 四呼 | 擬音 | 韻攝 | |
---|---|---|---|---|---|---|---|---|---|---|---|---|---|
上古音 | 震 | 文 | tjɯn | ||||||||||
廣韻 | 震 | 震 | 章刃切 | 章 | 全清 | 二十一震 | 真A | 去聲 | 三等 | 開口 | tɕjen | 臻 | |
中原音韻 | 震 | 震 | 照 | 全清 | 真文 | 去聲 | 齊齒呼 | tʂiən | |||||
洪武正韻 | 震 | 真 | 之人切 | 照 | 全清 | 八真 | 真 | 平聲 | tʃiən | ||||
震 | 震 | 之刃切 | 照 | 全清 | 八震 | 真 | 去聲 | tʃiən | |||||
分韻撮要 | 震 | 振 | 照 | 賓 | 第八賓稟嬪𤲃 | 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