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金融

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圖書

國內首部探索網際網路金融框架與實踐的著作。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王巍作序推薦。逐一深入探討有關網際網路金融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為您呈現支付寶,餘額寶,“三馬”賣保險,眾籌,智能理財,資產超市,金融垂直搜索,P2P借貸,網際網路貨幣,比特幣,網際網路交易所,虛擬資產交易與保險,移動支付,手機銀行,供應鏈金融等話題。

內容簡介


《網際網路金融》逐一深入探討有關網際網路金融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包括但不限於支付寶,餘額寶,“三馬”賣保險,眾籌,智能理財,資產超市,金融垂直搜索,P2P借貸,網際網路貨幣,比特幣,網際網路交易所,虛擬資產交易與保險,移動支付,手機銀行,供應鏈金融等話題。

作者簡介


李耀東,工學博士,副教授,“零壹財經”研究員,網際網路愛好者,熱愛網際網路與金融相結合的一切事物,如P2P借貸、眾籌、移動支付、智能理財、虛擬貨幣。合著《比特幣》《網際網路金融的三個層次》等,目前從事P2P借貸、眾籌等行業研究與行業報告的編寫工作。
李鈞,壹比特數字科技CEO,專欄作家,網際網路愛好者。著有《比特幣》《數字貨幣——比特幣數據報告與操作指南》《網際網路金融框架與實踐》《中國P2P借貸服務行業白皮書2013》等。

編輯推薦


☆ 兩個IT男,從爬蟲抓取P2P借貸和眾籌的幾億行數據開始,磕磕碰碰,一直研究到比特幣的技術和貨幣機理,思考網際網路思想下金融行業的變革和路徑。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王巍作序推薦。零壹財經、陽光保險聯合出品。
☆ 國內首部探索網際網路金融框架與實踐的著作。
☆ 王巍作序推薦。

媒體評論


這本書是一部網際網路金融在中國爆發的紀實,也有作者勉為其難的歸納與解析。2013年以來,中國金融界迅速地被網際網路技術與人才侵襲和蠶食,這是一個不爭的現實。相對於“80后”的網際網路原住民一代的陣陣亢奮而言,自以為貴族特權的傳統金融一代感受的是無休止的焦慮。無論雙方如何評價對方的陣腳,金融業的傳統坐標和參照系已經瓦解,這就是顛覆。
——王巍(中國金融博物館 理事長)
網際網路會顛覆金融,就像它顛覆新聞、音樂和零售那樣。但金融業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它的顛覆過程可能更艱難,也可能更具爆發性,牽一髮而動全身。這就迫使我們從更加寬泛的角度理解技術革命的含義,梳理工業時代與網際網路時代的分野,從而將相關思路投射、印證於網際網路金融,考察其核心特點和顛覆特質。比特幣的研究卻讓我獲得了觀察網際網路金融的新視角。重新審視以前的工作,網際網路金融——儘管仍籠罩於迷霧之中——開始在我腦海中浮現出整體的輪廓。
——李鈞(壹比特數字科技CEO)

目錄


Ⅲ 總 序/柏亮
Ⅴ 推薦序/王巍
Ⅷ 自 序
001 第一章 攪局者
003 阿里巴巴和它的小夥伴們
003 阿里巴巴跨界金融的初體驗
008 阿里小貸
012 餘額寶
015 阿里信用支付
016 京東的供應鏈金融
021 蘇寧的銀行夢
025 一個縮影——第三方支付的成長史
025 全球電子支付鼻祖——PayPal
033 中國第三方支付的群雄逐鹿
039 第二章 補局者
041 P2P借貸的野火春風
041 P2P借貸的誕生
044 P2P借貸的國內外發展
049 空白市場的遍地筍尖
050 智能理財
056 金融垂直搜索
065 第三章 變局者
069 馬明哲重塑平安集團
069 平安集團的歷史與概況
071 “三馬賣保險”
072 面向網際網路的業務整合
075 創立陸金所,試水P2P貸款
077 全面布局網路金融
081 傳統金融業務的網際網路化
081 網上銀行
084 網上炒股
086 網上基金超市
088 跨界電商
093 傳統機構對空白市場的掘進
093 國家開發銀行的“開發性金融”
097 東方資產挺進小額信貸
098 民生銀行的“兩小戰略”
103 第四章 新局面
105 工業時代與網際網路時代
105 工業時代
110 后工業時代
114 網際網路時代
119 中國金融改革
119 中國金融改革與發展的歷程
123 成就與挑戰
127 當前時代的金融局面
127 全球金融格局
131 金融創新的新視角
134 我國的金融改革訴求
139 第五章 網際網路邏輯
143 網際網路思想
143 網際網路發展簡史
145 幾種具有代表性的網際網路思想
147 藍海戰略
151 長尾理論
155 網際網路技術的最新發展及趨勢
155 Web 2.0
158 社交網路
161 雲計算
164 大數據
166 移動網際網路
171 第六章 網際網路金融的內涵與結構
173 電子商務對網際網路金融的啟發
177 網際網路金融是基於網際網路思想的金融
177 網際網路金融的“網際網路”內涵
179 網際網路金融與金融網際網路
181 網際網路金融與金融“脫媒”
183 網際網路金融的要害在於長尾市場
183 金融長尾市場
185 普惠與去中心化的網際網路金融
187 網際網路金融的思維模式
189 網際網路金融的三個層次
189 交易技術、交易結構與權力契約
192 三個層次的關係
194 網際網路金融的結構演化
197 第七章 網際網路金融的交易技術
199 移動支付
200 Square的移動支付方案
204 Square的競爭對手
207 國內的情況
211 直銷銀行
212 ING Direct
216 M-PESA
221 Simple公司
224 國內的情況
227 數據金融
228 ZestFinance
232 Kabbage
233 OnDeck
237 渠道金融與網際網路財富管理
238 渠道金融
240 網際網路財富管理
242 機遇與挑戰
245 個性化保險
246 形形色色的個性化保險
249 國外保險業的兩個大數據案例
254 發展前景
259 第八章 網際網路金融的交易結構(一)
261 P2P借貸
261 P2P借貸的定義
263 美國最大的P2P借貸平台Lending Club
266 我國的P2P借貸市場
269 我國P2P借貸市場的風險
272 P2P借貸的特點、前景與意義
277 眾籌融資
278 ArtistShare
280 Kickstarter
283 IndieGoGo
284 國內的眾籌平台
286 股權眾籌融資
288 眾籌融資的特點與意義
291 第九章 網際網路金融的交易結構(二)
293 Foliofn債權票據交易平台
294 Lending club二級交易平台
299 Prosper二級交易平台
301 借鑒價值
303 TRE應收賬款交易平台
303 概況
304 平台交易特色及競爭優勢
307 TRE平台交易風險問題及發展前景
308 借鑒價值
309 SecondMarket非流動資產交易平台
309 平台歷史、概況及監管
311 平台交易特色及優缺點
313 借鑒價值
315 經驗總結與啟發
319 第十章 網際網路金融的權力契約
323 比特幣
323 比特幣的起源
325 比特幣的原理與發行
327 比特幣的特點
329 比特幣的價值與意義
333 Ripple網路
333 早期Ripple網路
335 再造Ripple網路
336 Ripple網路的功能
338 Ripple網路的個人貨幣
341 機構貨幣
341 社區貨幣
344 企業貨幣
349 舊契約解體與新契約出現
349 貨幣契約
351 貨幣的非國家化
352 貨幣發行的去中心化
354 網際網路金融的新型契約
357 第十一章 新融合,新資產
359 新融合,新服務
359 金融企業的內部融合
365 人才、技術、渠道與產品融合
368 跨業併購
371 新生活,新資產
371 實物資產的流動性和金融屬性增強
383 網際網路生活與網際網路資產
389 網際網路金融與新型資產管理
395 第十二章 普惠金融與民主金融
397 普惠金融
397 金融排斥與金融歧視
399 普惠金融的理念、案例與前景
401 網際網路金融對於普惠金融的促進作用
405 民主金融
405 民主金融的內涵與框架
408 網際網路金融是民主金融的起點
413 第十三章 網際網路金融的猜想
417 網際網路金融的幾個關鍵詞
417 長尾、普惠與個性文化
421 去中心化
422 關於脫媒
425 從網際網路金融到人人金融
425 經濟活動的全面數字化
427 P2P經濟網路
429 人人社會
434 當挖礦成為常態
438 人人金融
441 網際網路金融的商機
442 數據金融
443 移動金融
445 個人金融
446 後台金融
447 P2P金融
448 自金融
449 網際網路資產管理
451 網際網路金融監管的可能性
455 網際網路金融的制約、風險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