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屏

西屏

西屏鎮位於江油市西南部,綿江高等級公路西側,經西河二級瀝混路與綿江高等級公路相連接,距江油城區15公里、綿陽市區40公里。東鄰太平鎮,南接青蓮鎮,西毗香水鄉,北緣含增鎮。地理座標東經104°37',北緯31°42',幅員面積41.9平方公里。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西屏鎮人口數為18903人。

基本信息


西屏——因其西邊有一座高聳入雲的紫山,如一道天然屏峰,由此而得名。西屏鎮原屬四川省彰縣,民國初為香屏鄉,民國19年分設香水、西屏。民國29年廢聯保設鄉,轄9保、108甲、隸第二區。民國31年改隸第一區。建國后1950年改設村、組,隸彰明縣第二區。1958年成立西屏公社,下轄8個區隊,改隸青蓮區。1958年11月1日江油、彰明正式合併建立江彰縣后,1959年2月將原屬江油縣的祥和公社撤消后併入西屏公社。1960年1月撤消香水公社併入西屏公社,1961年4月“西屏公社”更名為“西坪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中恢復西屏原名,1983年改名為西屏鄉人民政府。1992年9月,在撤區並鄉建鎮的改革中撤銷西屏鄉併入青蓮鎮,1995年11月從青蓮鎮分離恢復西屏鄉建制,2014年9月2日正式撤鄉設鎮,新的西屏鎮正式成立。下轄永興、祥和、桃園、涼風、黑石、常青、柏林、白龍、四方9個村,及永安社區一個。

自然條件


西屏鎮集平壩、淺丘、山區為一體的地形地貌,平壩約佔四分之一,淺丘約四分之二,山區約四分之一,呈西高東低狀。最高海拔1059米,最低海拔520米。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降水量在900—1100毫米,年均氣溫在16℃,全年日照在275天,無霜期為310天。境內盤江河流、青蓮電站輸水明渠貫穿其中,另有小一型、小二型水庫各一座,塘埝206口,提灌站24座,裝機容量1108千瓦。石英砂石、石灰石、水泥礦儲量豐富。全鄉現有耕地16000畝,其中水田10100畝,有林地18000畝,未利用可開墾土地1120畝。糧食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油料作物以油菜、花生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蓮藕、西瓜、蕃茄、食莢豌豆、西紅柿、海椒、生薑、甘蔗、附子等。養殖業以生豬仔豬生產、雞鴨鵝兔小家禽、成魚養殖為主。二○○○年全鄉農業總產值4126萬元,其中畜牧業產值1300萬元;蓮藕產量4500噸,糧食產量8800噸,水果產量1100噸;生豬出欄10906頭,小家禽出欄37.44萬隻,外銷仔豬36000隻;鄉鎮企業產值2280萬元,利潤200萬元;200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416元。西屏鄉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抓農、林、牧、副、漁各業的發展,積極推進工、商、建、運、服五輪驅動,特別在西屏鄉1995年底恢復建制以來的五年中,結合本鄉實際,切實制定了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狠抓農業的綜合開發、企業發展和集鎮建設,挖掘一切潛力搞活經濟。1996——2000年,共引進資金1600萬元,開發農業項目11個、企業2個、旅遊項目1個;幾年中,先後有3家單位和38家個人帶資共640萬元參與集鎮建設。到目前有農業出口創匯產品1個,50000隻優良仔豬基地、3000畝優質水果基地、1000畝優質早熟西瓜基地、5000畝蓮藕生產基地、1000畝西紅柿和1000畝荷蘭豆基地已逐漸形成。同時,在“5.12”大地震中受災嚴重,經過多方幫戰與自身經濟建設的努力,經濟產業很快恢復。目前獺兔種植產業發展迅猛,年銷售額達到一個多億,擁有“中國獺兔第一鄉”的美譽。

人口數量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西屏鎮人口數為18903人。

交通狀況


境內以西河水泥公路和青西、涼新兩條泥結石公路三條主幹線橫貫全鄉,均通往綿江高等級公路。集鎮距離綿江高等級公路約9公里,市公汽公司7路客運車,香水、北川過境客車日均40—50次往返其間。

通訊設施


中國電信投入的1000門程式控制電話,通往國際、國內,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無線通訊覆蓋全鄉。

能源狀況


國家電網的九陽、九漢兩組10萬伏網路遍布全鄉,雙馬集團青蓮電廠取水口坐落境內,10萬伏專用自供線路沿引水明渠途經鄉內5個村,優價供用,鄉鄰巴蜀通口河電站,裝機容量3.7萬千瓦,可為各型企業提供充足電源。

文教衛生


境內有初級中學、中心小學各一所,農村基點小學6所,通過國家“普九”和“雙基”驗收合格;醫療機構有鄉級衛生院1處,村級醫療點13個;影劇院1座,光纖電視、有線廣播覆蓋全鄉。

旅遊景點


西屏集鎮有著名的亮洞風景區。林木蒼翠、花果滿山,以侏羅紀礫岩形成的天然洞穴——“亮洞子”、“月亮彎”、“將軍石”、“九洞橋瀑布”等景點組成了景區的美麗畫卷,與盤江流水、高聳如雲的紫山互為成趣,與盤江下游5公里唐代詩人李白故里太白祠、隴西院和“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鄉情”的粉竹樓交相輝映,散發出迷人的溫馨,吸引著眾多省內外遊客,或遊山玩水、或追尋古迹、或探險攬勝,讓遊人流連望返。
目前,亮洞風景區已被列入市級風景名勝區。青山環抱的亮洞子,冬暖夏涼,洞內奇石林立,八大特色景觀令人百般暇思。相傳,李白少年時到匡山讀書,經常途經此地在洞中飲酒呤詩。月亮彎口與盤江河隔岸相望的“將軍石”,在1935年,徐向前率領的紅四方面軍部隊與盤江對岸的胡宗南國民黨部隊在此展開了激烈的戰鬥,紅軍依託此石,經過三天三夜的激戰,終於擊退了國民黨部隊,保證了大部隊沿江北上。現在戰壕還依然完整,石上彈跡隨處皆是,因此被稱為“將軍石”。望著那巍峨挺拔的將軍石,讓人尤生敬意,彷彿可見當年紅軍指戰員與國民黨作戰的勇敢和對黨鐵石不變的忠誠。別具一格的“九洞橋”,幾道瀑布飛流直下、巍巍壯觀,橋下九股泉水噴搏而出,匯入盤江,九洞橋上可聽流水潺潺,可觀藍天白雲,可飲清清泉水,可覓高山流水知音。荷花之鄉——西屏,每到夏日時節,“接天蓮葉無碧窮,映日荷花別樣紅”,綿延西河公路的10里荷花長廊集觀光、旅遊、休閑一體,建成的150畝荷花生態觀賞園區各種荷花競相怒放,美麗多姿,連年舉辦的“江油·西屏荷花節”,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飽覽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漣而不妖”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