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己有恥

成語

行己有恥,漢語成語,拼音是xíng jǐ yǒu chǐ,意思是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出自《論語·子路》。

釋義


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

出處


《論語·子路》:“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後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傳》:“清閑貞靜,守節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

典故


行己:約束自己行為。恥:羞恥之心。意謂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行為。語出《論語.子路》:“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漢.班昭《女誡》:“清閑貞靜,守節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是為婦德。”宋.王安石《翰林學士除三司使制》:“夫行己有恥,而後可以為士,矧吾左右信任詢謀所同而觀聽之所在者乎?”宋.陸九淵《與除子宜》:“兄質性篤厚,行己有恥,不至有是。”清.顧炎武與友人論學書》:“博學於文,行己有恥,自一身以至於天下國家皆學之事也。

用法搭配


運用

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例句

清閑貞靜,守節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
成語名稱:行己有恥
成語舉例:宋·陸九淵《與徐子宜書》:“兄質性篤厚,行己有恥,不至有是。”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構:複雜式
產生年代: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