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賜

春秋末年政治家

端木賜(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複姓端木,字子貢(古同子贛),以字行。華夏族,春秋末年衛國(今河南鶴壁市浚縣)人。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一,“受業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

子貢在孔門十哲中以言語聞名,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幹濟才,辦事通達,曾任魯國、衛國之相。他還善於經商之道,曾經經商於曹國、魯國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遺風”指子貢遺留下來的誠信經商的風氣,成為中國民間信奉的財神。

子貢善貨殖,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風,為後世商界所推崇。《論語》中對其言行記錄較多,《史記》對其評價頗高。

公元前456年死於齊國,葬在祖籍(今浚縣大伾山東南張庄),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端木子”。

大事件

-0520

出生

520年出生於衛國黎(今河南鶴壁市浚縣)。

-0492

隨孔子在陳國

492年隨孔子在陳國。困厄之時,子貢受命至楚,使楚昭王出兵救孔子。

-0480

出使齊國

480年子貢受魯國派遣出使齊國。

-0479

為孔子服喪三年

479年孔子去世后,子貢在魯國孔子故里(今曲阜)服喪三年,又廬墓三年,凡六年。

-0456

去世

469年去世。死後,葬在祖籍(今浚縣大伾山東南張庄)。

人物生平


畫像
畫像
子貢出身於商人家庭,20餘歲繼承祖業開始經商。約25歲(前495年)前拜孔子為師,但未一直在孔子身旁,時常到各國活動。
魯定公十五年(前495年)初,孔子適衛時,子貢去魯國察看魯定公與邾隱公會見。孔子離衛適鄭時,子貢跟隨。
魯哀公三年(前492年)隨孔子在陳國。困厄之時,子貢受命至楚,使楚昭王出兵救孔子。
哀公七年(前488年),孔子再至衛國時,子貢在魯國,受季康子派遣會見吳國太宰。
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孔子回魯國前,子貢在魯國協助叔孫氏辦外事。
哀公十五年(前480年)子貢受魯國派遣出使齊國。
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去世后,子貢在魯國孔子故里(今曲阜)服喪三年,又廬墓三年,凡六年。之後子貢仍在魯國。
哀公二十六年(前469年)答衛出公求問。翌年一月前,子貢離魯,後事不詳。子貢曾任信陽令、信陽宰。子貢死後,葬在祖籍(今浚縣大伾山東南張庄)。

主要成就


儒商始祖

子貢不僅在學業、政績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而且他在理財經商上也有著卓越的成就。《論語·先進》載孔子之言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臆則屢中”,意思是說顏回在道德上差不多完善了,但卻窮得丁當響,連吃飯都成問題,而子貢不被命運擺布,猜測行情,且每每猜對。《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亦載:“子貢好廢舉,與時轉貨資……家累千金”,翻譯:子貢依據市場行情的變化做買賣,以成巨富。由於子貢在經商上大獲成功,所以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以相當的筆墨對這位商業巨子予以表彰,肯定他在經濟發展上所起的作用。

魯衛之相

全身像
全身像
《論語》僅說子貢在“言語”方面優異,這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人們對子貢在其它方面的卓越才能的認識。《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謂子貢“常相魯、衛”。他的老師孔子也認為子貢有非凡的政治才能。《論語·雍也》曾記載季康子問孔子子路、子貢、冉求是否可以從政,孔子回答說三人皆可從政,但孔於卻分別道出三人之優點各不相同:“由(子路)也果”、“賜(子貢)也達”、“求(冉求)也藝”。從孔子列舉的三個優點看,我們覺得子貢的優點——“達”,似乎更是從政者不可或缺的。所謂“達”就是通達事理,試想一個從政的人如果能夠“通達事理”,他就會高屋建瓴,從宏觀上把握問題的全局和整體,把政事處理得有條不紊。而子路的“果”(果斷)、冉求的“藝”(多才多藝),都不過是從政必需之一端。正因為子貢通達事理,又有傑出的“言語”才能,所以他才會被魯、衛等國聘為相輔。正因為他有政治才能,他才會在出使齊、吳、越、晉四國的外交活動中得心應手,獲得圓滿成功。

教書育人

子貢的晚年,也像孔子一樣開始教學,魯國大夫子服景伯就是他培養出的優秀人才。

家族成員


關係人物備註
祖父端木丕
父親端木巨仕衛靈公。
兒子端木炅仕於齊為卿相。
孫子端木叔

軼事典故


子貢尊師

相傳,孔子有七十二個有名的弟子,子貢便是其中之一。萬仞宮牆典故,出自子貢稱讚孔夫子之學問高深。子貢尊師的故事,也很感人。一次,魯國大夫在別人面前貶低孔子,抬高子貢。子貢聽說后非常氣憤,他當即以房子打比方,說老師的圍牆高几丈,屋內富麗堂皇,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到的;而自己不過是只有肩高的圍牆,一眼就可望盡。他還把老師比做太陽和月亮,說老師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後,子貢悲痛萬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子貢問道

夫子廟大成殿
夫子廟大成殿
人的才能和德行,自古以來就少有能十全十美的,人如果有長處,也必定會有短處。倘若用其長處去彌補短處,那麼,天下將沒有人不被使用;倘若苛責人的短處而捨棄其長處,那麼,天下人都將被棄而不用。再加上人的感情各有愛憎,旨趣各有同異,即使是像伊尹周公這樣聖明的人和象墨翟、楊朱這樣的賢能者,如果去徵求眾人對他們的意見的話,誰能免去受譏刺和遭疑忌呢?
子貢向孔子問道:“鄉里的人都喜歡這個人,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不行啊。”子貢又問:“鄉里的人都憎惡他,這個人又怎樣呢?”孔子說道:“也不行啊。最好是鄉里的好人都喜歡他,而鄉里的壞人都憎惡他。”這是因為君子和小人的意趣定相反,小人的憎惡君子也就象君子的憎惡小人一樣。要想究明真實的情況,取決於慎重地聽取反映。聽取君子的話,就廢止了小人的邪道;而聽取小人的話,君子的正道就會消亡。

子貢贖人

杭州石刻像
杭州石刻像
一切大多數人都做不到的道德,都是偽道德。真正的道德就像空氣那麼重要。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翻譯:魯國有一條法律,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有人能把他們贖出來的,可以到國庫中報銷贖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貢(端木賜)在國外贖了一個魯國人,回國后拒絕收下國家賠償金。孔子說:”賜呀,你採取的不是好辦法。從今以後,魯國人就不肯再替淪為奴隸的本國同胞贖身了。你如果收回國家的補償金,並不會損害你的行為的價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錢,別人就不肯再贖人了。
“子貢贖人”自損財物做了一件好事,本應該被樹為道德典範,孔子為何反而要批評他?其實魯國那條法律的用意是為了鼓勵每一個人只要有機會,就可以惠而不費地做一件大好事,那怕你暫時沒有預付贖金的能力,也應該去借來贖金為同胞贖身,因為你不會損失任何東西。子貢的錯誤在於把原本人人都能達到的道德標準超拔到了大多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如果魯國君主為子貢之舉樹為典範—大肆通報、嘉獎、宣傳乃至全國推廣,會有什麼後果?一、社會表面的道德標準提高了,人人都表態向子貢學習;二、道德水準的實際狀況其實滑坡了,因為頭頂已經高懸了子貢這樣的道德高標,誰若贖回同胞后再去領取國家的贖金就會被認為是不道德的,然而又有幾個人有足夠的財力可以保證損失這筆贖金不至於影響自己的生活呢?
違反常情、悖逆人情的道德是世上最邪惡的東西。《道德經》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崇尚自然的本真質樸,不標榜不偏執,這是中華上古的傳統美德和智慧。因為無數的教訓已經告訴我們:把道德的標準無限拔高,或者把個人的私德當作公德,兩種做法只會得到一個結果,這就是讓道德尷尬,讓普通民眾聞道德而色變進而遠道德而去!

史籍記載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論語》

後世紀念


端木書台

光緒贛榆縣誌》記載:從明代起,端木曬書台即為“贛榆八景“之一。
相傳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在山上建端木書院(已毀),萬松山更名為子貢山,曬書石被稱作“端木書台”。
端木書台遺址
端木書台遺址
春秋時期,天下分裂,各方諸侯爭相稱霸,連年征戰,烽火狼煙。當時的魯國非常弱小,為鄰國所虎視。有一年,齊國欲興師魯國,魯國上下驚動。魯國雖小,但偉大的思想家孔子卻誕生在這裡。孔子桃李滿天下,其中有一個複姓端木名賜字子貢的衛國人,能言善辯,有著卓越的外交天才,是孔子的得意門生。為解除困難,孔子派子貢去齊國遊說。
子貢不辱使命,挑起了吳齊兩大國之間的戰爭,“止吳霸越,亂齊存魯”,途經萬松山,見山谷中雲霧繚繞,山上松濤翻滾,乃乘興一游,景色宜人,於是豪情大發,取筆記思,卻不知天意不美,忽降大雨,子貢敗興而歸。此時,天空突然放晴,彩虹半掛。驚奇之中卻發現剛才端坐之石已滴水不存;子貢更加驚奇,便將濕書放置其上,書頃刻間乾燥如初,於是世間多了一塊奇石——端木書台。

子貢手植楷

在今山東曲阜孔林中尚留有子貢自南方移植到曲阜的楷木,以表達子貢在老師孔子去世時不在其身邊的歉意。
孔子去世時,子貢正在南方,聽到消息后,帶著南方特有的樹種回到曲阜,並祈願“如果老師肯原諒他,就請讓此樹活下來”。後來,楷木果然活了下來,並在曲阜大量生長,也延伸出了楷雕技藝。
此樹今天只留有部分樹榦,前有康熙皇帝手書的御碑題“子貢手植楷”,曲阜人讀“楷”為“皆”音,也是為了紀念子貢的孝心“天下人皆應效仿”。

子貢墓

子貢墓
子貢墓
位於子貢故里,今河南省鶴壁市浚縣,墓址在浚縣縣城外東南五里許的東張庄,墳塋前是人民政府豎立的大型青石質墓碑,刻著“先賢子貢墓”,字體端莊凝重,顯示了浚縣人對家鄉這位先哲鄉賢的尊崇之情。子貢墓址今存《改正先賢黎公墓祠記》碑。碑文楷書。正文20行,滿行72字。雕龍碑首,通高490厘米,碑版高340厘米,寬94厘米。明萬曆二十二年(1549年)春二月立石。浚縣知縣寧時鏌撰文,大理寺左丞、前京畿道監察御史、邑人赫瀛書丹,前奉議大夫、四川龍安府同知李一經篆額。

藝術形象


影視形象

年份電視劇飾演者
2011年孔子春秋周一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