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紫曼

沈紫曼

沈紫曼(1909-1977),原名沈祖棻,字子蕊,筆名絳燕,海鹽人。

沈紫曼對於中國格律新詩的創建和完善有著重要的影響。

人物關係


百科名片


沈祖棻
沈祖棻
沈紫曼,格律體新詩先驅詩人之一,以其一首《別》享譽大江南北。被文壇譽為江南才女。其在古典文學研究和舊體詩詞上有著很高的造詣,對於中國格律體新詩的創建和完善有著重要的影響。

人物簡介


沈紫曼,現代詩人、散文家、教授。所著書有微波辭、涉江詞稿、涉江詩稿、宋詞賞析、唐人七絕詩淺釋、古詩今選六種。短篇小說、新詩、散文、雜著之散見報刊未及收拾者,百數十篇。

人物生涯


1909年1月29日生於蘇州一個保留著濃厚的文化傳統但已衰落的地主家庭。家庭的文化熏陶使她自幼就對文學顯露出強烈的愛好和天賦。
1931年沈祖棻轉學至南京中央大學文學院中文系學習,當時系中名師雲集,學風蔚盛。沈祖棻得益於家庭熏陶的古典文學研究和舊體詩詞的寫作才能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1934年,沈祖棻考入金陵大學國學研究班,致力於古典文學研究。同時與中文系同學程千帆志同道合而相愛。並發表了一系列的短篇歷史小說,贏得當時評論界在廣泛關注,被文壇譽為“江南才女”。
1934畢業后,沈祖棻一面在各地任教,一面進行新詩和詞的創作。
建國后,沈祖棻先後在江蘇師院等校任教。
文革中,他們夫婦同遭迫害,“歷盡新婚垂老別”,艱難坎坷,可見一斑。然而,她仍用詩歌記錄著生活和心靈的真實。
1977年6月27日遭遇車禍而不幸逝世。

文學才華

生於蘇州一個保留著濃厚的文化傳統但已衰落的地主家庭。家庭的文化熏陶使她自幼就對文學顯露出強烈的愛好和天賦。
沈紫曼
沈紫曼
春的夢想、細密的心理、纖柔的詩情,在她的各種文體形式的嘗試中盡情地舒展著,散見於當時刊物的新詩、散文、小說、獨幕劇等,顯示了她的文學才華和創作風格。發表了一系列的短篇歷史小說,贏得當時評論界在廣泛關注,被文壇譽為“江南才女”。
儘管沈紫曼以春學術研究和詞名聞於世,然而她早期的小說創作、特別是歷史小說創作,以女性的視角回顧與反思歷史,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價值。

愛國情懷

她的《浣溪沙》詞微婉深刻地反映“九·一八”事變后的民族危機。當時的院長汪東對她給予她熱情的勉勵。
她的詩詞在輕靈婉麗中透著凝重和深沉,抒發著她對災難深重的祖國至誠的愛。

人物評價


歷史地位

沈紫曼
沈紫曼
沈紫曼,格律體新詩先驅詩人之一,對於古典文學和新詩的融合,有著了深遠的影響。其以女性思維反思歷史,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價值。是中國詩歌史上為數不多的女詩人之一,應當被載入史冊。

詩歌精選

《別》
——沈紫曼
我是輕輕悄悄的到來
象水面漂過一葉浮萍
我又輕輕悄悄的離開
象林中吹過一陣輕風
你愛想起我就想起我
象想起一顆夏夜的星
你愛忘了我就忘了我
象記了一個春天的夢
——

文學貢獻

她以深沉的理解和同情展開了對歷史的想象,在對歷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和生命形態的探求中獲得了超越日常經驗的生命體驗,它讀出的那些未曾寫出的意義,成為人的現存處境的歷史模式的最佳註解,在回顧歷史的同時獲得了對“現在”的觀照。
正如她在一首詩中所說的:“我卻用彩虹架起夢的橋樑,採摘璀璨的星斗和皎潔的月光,用情絲和思緒繫上靈活的筆尖,去做燈光照亮每個靈魂的暗隅。”(《贈孝感》)
她以對歷史深刻的主體認、豐富絢爛的想象、充滿激情的文字,照亮了歷史的那一角暗隅,昭啟著對歷史背後人的命運的關注。而她,也以她澄明的心靈、虔誠的情懷照亮了她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