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龍下村的結果 展開

龍下村

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東石鎮下轄村

龍下村是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東石鎮下轄村,位於東石鎮安東公路東側(安海至東石)佔地面積1.333平方公里,轄區面積1.53平方公里,其中住宅區為0.533平方公里屬一個行政村,下設4個區域,12個村民小組(包括斗門頭和一個開發區),截止2008年,全村常住人口1962人,501戶,長期外出定居約500戶左右,村中有陳、高、王、鄭姓氏。因村中有座聞名遐邇的古迹龍江禪寺,后改為龍下村。別稱涼下村。

年平均氣溫20至23攝氏度,屬亞熱帶氣候,村中除發展甘薯、水稻、蔬菜等農作物外,企業主要產業有傘業、鞋業、紡織業、玩具業、電鍍業、鋼材、五金加工業等。

歷史沿革


明、清屬十都,民國33年(1944)屬東石鄉龍杭保,建國后1956年屬東石區古塔鄉,1958年屬東石公社火箭大隊,1961年屬東石公社涼下大隊。1984年改為東石鎮龍下村委會。

基礎設施


域內設有青年人活動中心、老人健身活動設施、設小學一所(包括幼兒園)即龍下小學。

地理位置


龍下村系晉江市東石鎮一個行政村,位於晉江市東南沿海,東與平坑村相隔,西與肖下村連接,南與永湖村相望,北與金甌村相毗鄰,距政府駐東石鎮約2公里,處於安海與東石公路中部(安東公路)東側,交通十分便利。

名勝古迹


在龍下村落內有聞名遐邇的古迹龍江禪寺,於1991年被市政府批准為二級文物保護單位。龍江寺是始建於東漢永平年間,初名天竺寺,晉代改為西山寺,唐代稱景福寺,五代易為今名龍江寺又稱龍霞寺,坐北朝南,佔地面積約四千平方米。
寺前有鄭成功屯田遺址、秉元埭。明末清初鄭成功水軍駐紮在東石寨與龍江寺,準備收復台灣,時人玉井戶海上經商巨富,萬曆丙午年科武舉人蔡秉元,不但獻軍需要百萬,且把寺前百畝良田獻與屯田道鄭時管理經營,後人稱之為秉元埭,有軍門界石一方。
龍江寺邊有座龍江宮(又叫型王爺館)在龍江池邊有兩座很有名的寺廟,一座龍池宮內有武安尊王,據傳張巡和許遠史志記載,張巡是唐鄧州南陽人(今河南),開元進士,為真源令、安史亂、起兵守維丘(南杞縣)后奉令移守雎陽太守。許遠是唐杭州鹽官(今浙江寧海)人安祿山叛亂、弦字任命為雎陽太守(今河南商丘)受安史叛軍圍攻,而降同心協力、誓保城護民,歷經百戰,堅守數月,兵糧俱盡,孤城實陷,精忠不屈,甘盡節。唐皇敕封雙忠二元帥,在雎陽建祠,以祀其功。
還有一座臨水宮,裡面有臨水夫人。據傳陳靖姑唐朝開宗元年正月十五齣生,福州下渡人,由父母主婚與古田閩官黃通之子黃紀訂婚,當年往鳳山法院拜許真人為師,三年期滿奉實命下山救父醫病,斬妖救萬民。此時黃紀高中進士,夫妻奉旨羅元縣任巡檢,后結誼林九妹同游連江結誼李三姐,黎山老母門徒江夫人,烏石山硤夫子后斬白蛇法煉三十六宮敕封慈濟臨水夫人,龍啟五年茅山門徒猿廣智和蝴蝶精擾亂,閩方旨召十二姐妹平閩,永和二年夏早至秋,神兄陳守元祈不應,后招靖姑祈,天降甘露,白蛇精會張坑鬼害致陳靖姑,卒時享年二十三歲,十二姐妹聞靖姑升天同時縊死後歸神,加封慈濟崇福招惠夫人,宋時顯應皇宮救開寶始祖,宋朝淳佑敕封順懿元君太后,清朝道光敕封天仙聖母。一年四季香火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