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橡子涼粉的結果 展開
- 陝西省南鄭縣美食
- 河南省滎陽市美食
橡子涼粉
河南省滎陽市美食
橡子涼粉,是河南省滎陽市環翠峪風景名勝區的特色飲食。
橡子涼粉,是滎陽市環翠峪景區的特色飲食,毫不遜色於道口燒雞、崔廟燒餅、鄭州燴面、段記滷肉等名吃。橡子涼粉,在環翠峪景區雖然是地方特色飲食,是名吃,各個景點、村頭、街道、集會等等人多的地方,都有賣橡子涼粉的小攤販,但是,景區內的飯店、賓館里的餐桌上卻不宜出現這道菜。
浮戲山上盛產橡子樹(又叫栗樹),橡子,是橡子樹上的果實,立秋以後成熟,外殼自動張開,橡子紛紛落下滾進草窩山溝。村民們揀拾橡子是件非常不易的工作,跋山涉水,棘刺枝刮地在橡子樹下滿坡尋找。
製做橡子涼粉需要這樣幾道工序:
一、把揀拾回來的橡子放在透風陰涼的地方晾曬起來(曝晒容易生蟲),等到橡子仁(肉)外殼的包皮自動裂開,再把皮肉分離,果仁可短時存放。
二、把乾淨的橡子仁用水浸泡后,像磨豆腐一樣在磨上粉碎(新鮮的橡子亦可帶皮粉碎後分離殼皮),在稀布上(或細籮)用水涮,過濾去渣,沉澱后倒掉清水,時久自干即為橡子面,民間又叫“粉塵兒”。橡子面風乾后與食用的麵粉一樣細膩,秋冬季可儲存。
三、用鍋坐於灶上,添水適量(鍋的大小,水的多少,可根據橡子麵粉的多少而定),水沸,將橡子麵粉均勻地撒到鍋里,或者說邊撒邊攪,防止成塊,麵粉撒到適量(麵湯稀了做出的涼粉軟,稠了硬)為止,文火慢煮,要不停地攪動,防止煳鍋,當鍋面上遍起沸泡時,立馬停火起鍋。
四、把煮熟的橡子麵湯盛出放在其他潔凈的口大底小的容器(如瓷盆、瓦盆、鋁盆,禁塑料盆)內,不宜留在熱鍋中,冷卻成塊即成。另外,在熬制過程中,如果加入少許白礬,吃起來口感更加光滑清爽。
橡子涼粉主要是吃個味兒,所以,油、鹽、醋、辣椒、姜、蒜等調料要齊全,最好製成醋汁,或拌以切碎的蔥花、蒜苗、香菜、藿香等時令小菜。純正的橡子涼粉與紅薯涼粉、芋頭涼粉不同,不易用撓子刮,要用刀切,像切白豆腐一樣,根據愛好切成條或片,放在碗里、盤裡,潑上醋汁即可食用。橡子涼粉營養豐富,果腹止渴,清爽利口,但吃多了后味微顯苦澀,不易下咽,應少吃多餐。
據說,橡子涼粉也有“狗肉上不了宴席”之嫌。這要追溯到隋唐時期,瓦崗寨義軍李密過方山(方山,浮戲山的舊稱。見《浮戲山叢考》荊三林著),在環翠峪迷失方向,轉悠兩天沒有走出去,正在饑渴難忍,暈頭轉向的時候,遇上了一戶人家,看見衣不蔽體的老叟正在喝橡子涼粉。李密伸手向老叟乞討,喝了人家的一碗橡子涼粉,才饑渴頓消,有了精神。在老叟的指引下,李密走出了方山。後來,被人們奉為魏公的李密護短,絕口不談在浮戲山迷路這件事,更忌諱人們說吃橡子涼粉,以為橡子涼粉是山野村夫黎民下人吃的東西,上不得大雅之堂。因此,橡子涼粉只能作為民間小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