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是考古學家假定的一個時間區段,中石器時代屬石器時代的中期。

中石器時代地質時代處在冰後期,即全新世初期,經濟生活仍為採集和漁獵,使用打制石器或琢制石器,磨製石器尚未出現。

考古學界一般都將間接打擊法製作的幾何型“細石器”作為其主要的生產工具;所謂“中石器時代”不能作為世界各地區普遍存在的一種石器文化,只能作為某些特定地區的一種“石器文化”。

分類


石器時代分為三個歷史時期: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

氣候特徵


此時,更新世最後一次冰期已經消退,氣候由嚴寒轉為比較溫暖。

社會形態


兩極世界理論分析指出,中石器時期的社會形態處於母系氏族社會晚期,族外對偶婚制基本取代了族外群婚制,並出現了人類社會最早的家庭組織。

人類活動


經濟生活仍然基本上是漁獵和採集。因原來適應寒冷氣候的大型動物消失,人們面對現生的動物群,改以獵取中小型野獸為主,其中大宗的獵物是鹿類。狗已成為家畜,在歐洲和西亞的一些地方,可能已開始馴養豬或山羊。
隨著人們採集活動經驗的積累,在西亞一些地區,採集目標逐漸集中於大麥、小麥等野生禾稼,這可看作是農業起源的前奏。人們還從水域獲取更多的魚、貝類,以豐富食源。此時繼續使用直接打制的大型石器,而佔主體地位、間接打制的細石器工藝更為成熟,出現用細石片鑲嵌在骨木柄上的箭、刀等進步的複合工具。鏢、錐等骨器也較為精良實用。弓箭的普遍使用,使狩獵效率大為提高。
總之,整個漁獵採集經濟比舊石器時代有了長足進步。人們除依舊利用自然洞穴棲息外,還有了季節性的窩棚居址。埋葬死者的習俗比舊石器時代也更加複雜。

主要特點


歐洲中石器時代文化的突出特點,是盛行幾何形細石器。這種細石器呈三角形、梯形或不規則四邊形等形狀。在西歐南部 和南 歐地區,先後分佈有阿齊爾文化和塔德努瓦文化,均因法國的同名遺址而得名。塔德努瓦文化的海濱河口居民點中,有些堆積層含有人們食剩的大量貝殼和魚骨等,形成為最初的貝丘遺址。在西歐北部和北歐地區有馬格勒莫瑟文化,因丹麥的馬格勒莫瑟遺址得名。該文化分佈很廣,在英國的斯塔卡遺址發現有木槳、家狗等重要遺存。西亞重要的中石器文化有凱巴拉文化和納吐夫文化等。

中國地區


文化遺存

對中國的中石器時代考古薄弱,有待進一步探尋研究。有較重要的發現,如陝西省大荔縣沙苑的30餘處地點,或直接稱為沙苑文化。但也有人認為這裡的遺存文化性質尚難確定。中國中石器文化也以發達的細石器為特徵,它繼承中國舊石器時代晚期細石器工藝的傳統,存在船底形、楔形和圓錐形石核,並多從這些石核上剝離下規則的長條形石葉,鑲嵌成刀刃直接使用。在嶺南地區,除細石器 傳統 的遺存外,還在眾多洞穴遺址中,與現生動物群遺骸伴出打制的大型石器、局部磨製的切割器和穿孔的礫石等。因年代早又無陶器共存,有些學者認為它們也屬於中石器文化的遺存。
許多學者從年代、環境、動植物群、經濟、技術、文化特徵、地層關係等方面論述,堅持在世界大多數地區應當劃分出中石器時代。也有的學者認為中石器時代並無普遍性意義,或另划續舊石器時代、先新石器時代、前陶新石器時代等,而不接受中石器時代的概念。

分佈

中國發現的中石器時代遺存,已知有陝西大荔沙苑(中石器到新石器早期)、河南許昌靈井(中石器時代早期)和山西沁水下川(舊石器晚期到中石器時代)等。歐洲從公元前10000~4000年屬於中石器時代,以英國和德國北市的阿齊爾(Azili- an)文化為代表。

氣候特點

在中石器時代,全球氣候和生態環境發生顯著變化。隨著第四紀最後一次冰期(北歐為魏舍爾冰期,阿爾卑斯山區為伏爾姆冰期,北美大陸為威斯康星冰期)的結束,冰河開始溶化、冰川後撤、全球氣候轉暖。歐亞兩洲的冰原地區被森林和草原所取代,在非洲,全球冰期時的多雨氣候轉為乾旱氣候。植被和動物群也發生變化。舊石器時代的不少大型動物滅絕,數量大大減少,適於森林草原地區生活的中小動物和鳥類增多。這時,不僅人類狩獵的對象發生變化,而且經濟活動的內容擴大,江河湖海地區,漁獵經濟有了發展。

經濟發展

下川,是山西省東南部中條山主峰歷山東麓的一個山間盆地。20 世紀 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這裡進行了發掘,在階地上層晚更新世末期的亞粘土層中出土了大批細石器,未見陶片、磨製石器和其它農業生產工具。據碳 14測定,年代為距今 2.4 萬至 1.6 萬年。由於這個遺址表現出既區別於舊石器時代,又不同於新石器時代的特殊面貌,考古界定名為下川文化。
下川文化的石製品包括細石器和較粗大的打制石器兩類,而以細石器為主。石器的原料多為燧石,細石器的類型達 40 多種,有錐狀、半錐狀、柱狀、楔狀和漏斗狀等各種類型的典型細石核,還有細石葉和各種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以及琢背小刀、箭鏃、鋸、錐、鑽等。這批石器的製作技術,承襲了峙峪文化的傳統,又有突出的進步,為其它遺址所少見。
最能體現中石器時代文化特點的,是這個遺址發現的一批石鏃。石鏃用壓製法生產,有明顯的銳尖和周邊,分成圓底和尖底兩種,與其它舊石器時代末期遺址零星發現的相比,不但數量多,而且製作技術相當進步。
琢背小刀是下川文化的典型器物,加工方法是在石片一邊輕輕敲琢,使其變得厚鈍,成為刀背,另一邊緣則保持石片固有的鋒利邊緣,作為切割的刀刃。鋸是在石片的一側或兩側作出幾個尖齒,有的鋸還帶有短柄。雕刻器分成幾種不同類型,其中斜邊雕刻器數量較多,製作精細,尖刃明顯,器形很固定,頗具使用價值,其工藝為舊石器時代晚期各遺址的同類器所不及。有一種扁底三棱尖狀器,是用較大的厚石片製作的,向背面修整出通體三棱銳尖,底端兩面或一面修理成扁薄形便於裝柄,這種三棱尖狀器實際上就是狩獵的石矛頭。
在下川文化中,粗大石器仍佔有一定數量,原料主要為砂岩、石英岩。除石核、石片外,工具類型有尖狀器、刮削器、砍砸器、石錘、礪石、磨盤等。其中的石磨盤,可能用來加工採集收穫的植物籽實。
下川遺址地跨山西省南部垣曲、沁水陽城三縣的各一角。從縱橫二三十公里的範圍內,已發現這類細石器地點 16 處。由此可以看出,這一帶在中石器時代曾是獵人經常活動的地區。出土的大批細石器說明,當時已較普遍地使用了複合工具,包括鑲嵌於木柄、骨柄而成的刀、鋸、短劍及裝柄的弓箭和長矛。由於這批新式工具和武器的出現,使社會生產力大大地提高了一步,社會經濟開始了新的飛躍。
中石器時代的下川人,過著以狩獵為主、採集為輔的經濟生活,為新石器時代的到來準備了條件。
至 20 世紀末,從中國東北到西南的新月型地帶內,發現的類似下川文化遺存的遺址已經有數十處,其中比較重要的除下川外,還有山西蒲縣薛關、懷仁鵝毛口、陝西大荔沙苑、內蒙古海拉爾松山一帶和呼和浩特附近若干地點,西藏聶拉木、申扎、雙湖地區、河南許昌靈井、青海貴南拉乙亥、雲南元謀大那烏若干地點和保山羊邑新寨、廣東陽春獨石仔、封開黃岩洞和南海西樵山等等。這些遺址的年代大體上從距今 12000 年左右到七八千年前後,經歷了四五千年的發展過程。青海貴南的拉乙亥遺址,是中國中石器時代末期的遺址,距今約 7000 年。當時黃河流域已基本上進入新石器時代的農業經濟繁榮階段,拉乙亥氏族的遺存仍保持著濃厚的中石器時代文化特點,這一事實表明各地的經濟發展是有很大區別的。
雲南省西部的怒江、瀾滄江流域,地處橫斷山脈險峰峻岭之間,山川緊逼,缺少較大的河谷平原。怒江中游兩岸岩溶洞穴密布,崖廈發育頗多,為古代人類的棲息提供了條件。由於交通閉塞,又缺乏農耕條件,直到公元前五六千年前,這一帶仍生活著一些以採集和狩獵經濟生活為主的氏族。保山市西南的塘子溝村小山頂留下了他們的遺跡和遺物,發掘出土的 400 多件石器全系打制;動物骨骸都是全新世的品種;遺址中未見陶器;工具器物群中未見用於耕耘、播種、收割、加工的任何器具,只是琢孔石環表現出比舊石器時代的進步性;骨角器也比舊石器時代遺址所見數量更多、製作更精。事實表明,在黃河、長江流域進入新石器時代后,這裡仍處於中石器時代。

主要文化


歐洲
南部:阿齊爾文化(法國、西班牙)
北部:馬格爾莫斯文化(從波羅的海向西跨西北歐到英國)
非洲
南非:威爾頓文化、斯密斯菲爾德文化
中非:奇托利文化
北美洲北極地區
“細石葉傳統”文化
中國
黃河流域的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