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能力

歸納和轉化的能力

所謂計算能力,就是指數學上的歸納和轉化的能力,即把抽象的、複雜的數學表達式或數字通過數學方法轉換為我們可以理解的數學式子的能力。

簡單來說,不同配置機型在運行同一軟體時表現出來的運行速度是有差別的。與計算能力強的機型相比,計算能力較弱的機型在同一款運行軟體時所需要的時間長。

舉例


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高計算能力的筆記本電腦與低計算能力低的筆記本電腦同時雙擊啟動Photoshop CS軟體,高計算能力的筆記本會以相對較快的速度啟動該軟體並且進入到操作界面;同樣也是兩台計算能力存在差距的兩台筆記本電腦,同時使用ACDSee 7.0批量處理100張相同規格的圖片(例如調整圖片尺寸大小),高計算能力的筆記本電腦會以較快的速度完成100張同規格圖片尺寸大小的調整。

因素


一般來說,影響計算能力的不僅僅是處理器配備的高低,還有晶元組、內存和硬碟。
從參數看性能
處理器:型號、核心、主頻、前端匯流排、緩存。
晶元組:類型。
內存:類型、容量。
硬碟:容量、緩存、轉速。
能夠在一款筆記本電腦的配置中看出性能高低之分的就是處理器、晶元組和內存了。比如處理器的型號、主頻等,晶元組的型號,內存類型、容量;而硬碟我們只能在配置中看到容量的大小,轉速與緩存大小是無從得知的(軟體測試除外)。
整體計算性能的強弱與上述四個主要部件配置的均衡性存在密切的關係,如果把處理器和硬碟比做一條河的兩岸,那麼內存就是連接兩岸的橋樑。打個比方,“橋樑”越寬,同時通過的人數就多,所以大容量內存相比小容量內存有著絕對的優勢,如果“橋樑”窄,那麼處理器與硬碟之間就會存在瓶頸,從而對實際使用中表現出來的計算性能造成影響。晶元組主要表現在對內存雙通道的支持上,目前市售筆記本電腦採用的晶元組幾乎都支持內存雙通道,這裡就不再做詳細描述。
同款同配置筆記本電腦由於出場批次不同,所以在硬碟的配上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些差異表現在硬碟的轉速、緩存。硬碟轉速越高、單片容量越大,單位時間內讀取的數據就越多。

配置


由於處理器性能的強弱是影響計算能力的一個絕對重要因素,所以,我們根據處理器的不同類型將計算能力劃分為普通型、優越型和強勁型三類。(以下示例為N年前的系統,已過時。)

普通型

處理器類型:Intel Celeron-M(Dothan核心)、Intel Celeron-M(Yonah核心)、Mobile AMD Sempron。
其他部件配置概況:256MB內存、40GB或60GB硬碟、集成顯卡、介面配備一盤。
相對價格範圍:4000—6000元。
機型推薦:(未完成)
特殊情況:在普通計算能力型的筆記本電腦中,受設計與研發成本較高因素的影響,外觀靚麗的輕薄機型售價會有一定提升。

優秀型

處理器類型:Intel Pentium-M(Dothan核心,包括400MHz前端匯流排和533MHz前端匯流排)、Mobile AMD Turion 64。
其他部件配置概況:512MB內存、80GB或10GB硬碟、獨立或集成顯卡、介面配備一般。
相對價格範圍:5000—7000元。機型推薦:(未完成)
特殊情況:在優秀計算能力型的筆記本電腦中,獨立顯卡規格較高的產品售價會有一定的提升。

強勁型

處理器類型:Intel Core Solo/Duo、Intel Core 2 Duo、Mobile AMD Turion 64 X2。
其他部件配置概況:1GB或2GB內存、100GB或120GB硬碟、獨立顯卡、介面配備豐富。
相對價格範圍:6000—13000元。
機型推薦:(未完成)
特殊情況:在強勁計算能力型的筆記本電腦中,具有頂級硬體配置的產品售價會有一定的提升。例如ThinkPad工作站級機型T60p。
之所以是“相對”價格範圍,原因在於以下幾點:
1、筆記本市場存在的價格戰,因為同配置機型價格優勢越明顯越能吸引消費者。
2、其他配置不同,例如內存容量大小、硬碟容量大小、顯卡類型及規格、介面豐富程度、顯示屏大小與顯示效果、機身材質。
3、配件方面,隨機附帶操作系統、售後服務(受年限長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