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枝孢菌

黃枝孢菌

界:目:二名法Fulvia

正文


褐孢霉是半知菌褐孢霉屬中的一種,異名黃枝孢霉(Cladosporium fulvum)。是引發葉霉病的病原菌。
褐孢霉的生長需要溫暖潮濕的環境,濕度對它們來說尤其重要。其分生孢子梗多為叢生,有1-10個隔膜,呈褐色。大部分分生孢子細胞上部一側較大,其上生有次生孢子。次生孢子梗則多呈長橢圓形。產孢細胞為單芽或多芽生,合軸式延伸。而分生孢子常為鏈式串生。
目前已知的褐孢霉的亞種分化至少已達13個。

葉霉病


褐孢霉不僅能夠導致葉斑從而影響葉片光合作用,而且還會感染莖稈和果實。感染多從較低的位置開始,逐漸上行,底層葉面通常受害也最為嚴重。在靠上位置的葉面,灰綠色斑點會逐漸變成黃色,低處的葉面上,由大量孢子集聚而顯現的青綠色斑紋擴展。潮濕時病斑上會長出紫灰色密實的霉層,便是此菌的分生孢子及次生孢子所造成。當兩部分癥狀交匯時,葉片就會幹枯掉落。鮮綠的果實最後會變得色澤暗淡而表面皮革般堅韌。它們主要以菌絲體或菌絲塊在被感染的植物體內過冬。
主要擴展途徑是通過孢子在適宜環境下藉助氣流四散,散落在田間植物上后,侵入葉片氣孔繁殖。該病多發於番茄種植地,但在甜椒,辣椒上也有報道發現。且相對多發於甜椒上。只要環境適宜,可以在一個生長季節中多次進行感染,且其不同品種間具有較明顯的抗性差異。濕度對其生長會產生較大影響,相對濕度若在80%一下則不利於其生長;其生長的最適溫度在9-34℃。

感染案例


2006-2007年,在西班牙東南部城市阿爾梅里亞的溫室中爆發了番茄葉霉病。這是西班牙東南部地區首次發現此病。

科學分類


界:真菌界 Fungi
亞門:半知菌亞門 Deuteromycota
綱: 絲孢綱 Hyphomycetes
目: 叢梗孢目 Miniliales
科:暗色孢科Dematiaceae
屬:褐孢霉屬 Fulvia
種: 褐孢霉 F. Fulva
二名法
Fulvia Fulva
Co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