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水寺

河南省鄭州市旅遊景點

鄭州聖水寺坐落於河南省新密市白寨鎮楊樹崗村聖水峪大峽谷里的賈魯河源頭聖水泉北,距省會鄭州僅有十五分鐘路程。聖水寺被聖水峪大峽谷的九個形似老虎的山頭拱衛,成為“九虎環抱聖水寺,一水傳載誦經聲”的著名勝景。

歷史沿革


聖水寺,始建於北魏後期,與“天中三林”(即:少林寺、竹林寺、洞林寺)齊名,六祖惠能兩個弟子曾在此修持弘法。聖水寺盛於唐,繁榮於明,至清代寺內僧眾達百人之眾。飛閣凌雲、仙泉水清、蒼松翠拍、蝶舞蜂鳴、煙霧繚繞,朗朗經聲,即是當時的真實寫照,寺前的千古名泉——聖水峪泉系賈魯河源。泉水分青龍、黃龍、赤龍、白龍、黑龍五泉。赤龍泉在寺內,白龍泉在寺左,其它三泉在寺後山坡上。各泉用五種不同顏色的石塊分別砌作泉口,因而泉水也彷彿分作五色。由於地下“蓄水層”的自然變化,除白龍泉尚涌水外,其它四泉,已枯乾。
七十年代前,該泉聖水噴涌,河水湍急,水打石磨聲響徹十里。峽谷里蘆葦楊波,楊柳裊弋,鸛鵲翻飛,鵝鴨戲魚,漁歌唱晚,勝似江南水鄉。鄭州市的生活用水及工業用水全由該泉供給,當時的水流量為8m/秒。
聖水寺
聖水寺

活動場所

在抗戰時期,曾為密東黨組織的秘密活動場所,皮定均司令員曾在該寺駐紮,寺內愛國僧人為中國革命作出了積極貢獻。由於歷史的原因,聖水寺也幾經枯榮,解放前因戰火頻繁,寺廟樓閣,倖存無幾,林木花草毀於一旦。解放后該寺得以保護,改革開放以來,逐步加以恢復擴建,各地遊客、香客來寺旅遊進香,看泉覽景、陶治情操,對聖水寺的自然風光,讚歎有加,留連忘返。

主要景觀


聖水古桂

“聖水古桂”即指分佈在這崗巒之上聖水寺一株桂樹。
桂樹在寺內中庭,粗約三圍,左側枝桿斜橫,枝葉茂密,秋季花開,多作五瓣,相傳為漢代種值,故又稱漢桂,桂樹學名木犀,屬木犀科亞喬木植物。多產於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在溫帶者,如生活條件無大變動時,樹齡可達一千年左右,樹莖雖顯粗老,但花仍芳香濃烈。這件桂樹,大約系明代建廟前後種植,距今約五百餘年。
聖水寺
聖水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