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綠海商務職業學院

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

安徽綠海商務職業學院坐落於安徽省合肥市,是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具有國家統招資格的一所民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

2007年4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安徽綠海商務職業學院成立。

截至2020年4月,學院院佔地總面積約360畝,13個教學機構,國家統招專業38個,繼續教育專業26個:有教師171人,在校生2604人。

學院特聘一批理論深厚、理念超前、科研成果顯著的著名專家、學者,成立了學院發展指導專家委員會,具體指導辦學。各專業帶頭人主要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等高校,是學院教學與科研的核心力量。

學院設有經貿旅遊系、工商管理系、信息技術系、藝術系等8個教學機構,國家統招專業38個,繼續教育專業26個。

學院簡介


努力創建中國式現代化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培養一專多能高素質技能型“星青年”人才
安徽綠海商務職業學院是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具有國家統招資格的高等職業院校,系北京大學安徽網路教育中心,安徽省高等職業院校創新創業聯盟和安徽省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中心牽頭創建院校,安徽省唯一參加上海世博會服務的高職院校。曾獲“安徽最具特色教育機構”、“中國夢企業創業創新故事搖籃獎”等榮譽稱號。
學院聘請國家督學,教育部教學診斷與改進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職業教育傑出校長,原蕪湖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徐建平擔任院長,著名高教專家王端慶研究員擔任名譽院長。學院各專業帶頭人主要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等高校,是學院教學與科研的核心力量。歷經十年發展,學院專業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教學和科研水平不斷提升。
目前,學院設有經濟貿易系、會計系、工商管理系、旅遊系、信息技術系、藝術系、基礎教學部、思政教學部、北京大學安徽網路教育中心、繼續教育學院等11個教學機構,國家統招專業30個,繼續教育專業26個。
學院以“海納百川經世致用”為校訓,以“成就一學生幸福一家庭”為使命。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和諧求發展;堅持以人為本、以德為先、人為為人、以教導學、以管促理”的辦學思路,恪守“辦學以市場為中心,教育以學生為中心,工作以績效為中心”原則。
學院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創新創業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為打造特色人才品牌,創建“星青年”人才培養模式。在師資隊伍建設上,著力引進專業帶頭人和教學骨幹,加大“雙師型”教師建設力度;在教學上堅持“課堂與市場相結合,教學與實訓相結合,教授與企業家、培訓師相結合”。教學過程充分融入行業、企業、職業、實踐等要素,教學圍繞任務項目,課程圍繞崗位能力,教材圍繞培養目標。實習實踐教學環節;在人才培養上,學院與多家知名企業合作,共同研究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方案,開發校企合作教材,通過訂單培養,實現校企深度對接,加強培養五項能力(政治鑒別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合作協調能力、身心承受能力)、六項技能(商務公關、外語應用、微機操作、語言文字表達、信息處理、書法)和職業素質(職業資質、職業心態、職業道德、職業行為、職業技能)。注重“知識、能力和素養”三位一體,大力加強“雙證”融合和“雙堂”結合,培養基礎知識紮實、專業技能過硬、綜合素質全面的技能型、創業型商務人才。
近年來,學院為社會輸送商務人才近兩萬人,2000餘名優秀學子成功創業或成為企事業單位骨幹。學院畢業生年平均就業率達98%以上,受到社會各界和家長的好評。
當前,安徽綠海商務職業學院著力圍繞“一體兩翼”戰略和“985”發展目標,深化內涵,提高質量,向中國式、現代化、技能型、高水平大學闊步邁進。

歷史沿革


2007年4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安徽綠海商務職業學院成立。
2008年7月,學院成立管理系。
2011年,學院第一屆教職工代表大會召開。
2012年,學院成立思政部。
2013年3月,學院成立繼續教育學院

辦學條件


發展道路

學院堅決貫徹:“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發展道路”的職業教育方針。明確提出“以質量求生存,以和諧求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以德為先、堅持人為為人、堅持以教導學、堅持以管促理”的辦學思路。按照“教學高質量、人才高技能,就業高薪酬,創業高機率”的方向,培養適應市場需求、德才兼備、素質全面、一專多能的商務人才。

院系概況

安徽綠海商務職業學院
安徽綠海商務職業學院
學院設有經濟貿易系、會計系、工商管理系、旅遊系、信息技術系、藝術系、基礎教學部、思政教學部。
國家統招專業:裝潢藝術設計、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商務經紀與代理、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工商企業管理、國際貿易實務、商務英語、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環境藝術方向)、廣告設計與製作、旅遊英語、公共事務管理、旅遊管理、物流管理、會計電算化、計算機網路與安全管理、動漫設計與製作、網路系統管理、計算機信息管理、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自行招生專業:學前教育(幼師)、航空服務、高鐵乘務、房屋建築工程、會計電算化、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工商企業管理、旅遊管理、秘書學、藝術設計、機電一體化工程、物流管理、計算機及其應用。
二級學院專業名稱
工商管理學院工商企業管理、物流管理、財務管理、工程造價、體育運營與管理、會計
財會金融學院
經濟貿易學院電子商務(校級骨幹專業)、跨境電子商務、市場營銷(校級骨幹專業)、汽車營銷與服務、物流管理(校企合作專業)、冷鏈物流技術與管理
信息工程學院物聯網應用技術、軟體技術、信息安全與管理、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雲計算技術與應用
旅遊管理學院旅遊管理、旅遊英語、餐飲管理、酒店管理、高速鐵路客運乘務
藝術學院動漫製作技術、遊戲設計、建築動畫與模型製作、產品設計專業、環境藝術設計
新媒體學院廣告設計與製作、視覺傳播設計製作
國際舞蹈學院
哈工現代智能與健康學院人工智慧技術與服務(智能製造技術方向)、物聯網應用技術(工業網際網路技術方向)、計算機網路技術(虛擬現實技術方向)、人工智慧技術服務(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方向)、大數據技術與服務(數據處理及報表技術方向)、電子商務(數字化營銷方向)、計算機信息管理(大數據人工智慧方向)
思政部
繼續教育學院商務英語

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12月,學院有教師總數171人,其中校內專任教師145名,校內兼課教師13人,校外兼職教師2人,校外兼課教師11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歷教師66人,占專任教師總數45.52%;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31人,佔比為21.38%;“雙師”素質教師57人,佔比為39.31%。
2016年,學院獲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壇新秀1名。
2018—2019年,學院獲省級教壇新秀4名。
省級教學團隊:電子商務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省級教壇新秀:徐俊梅、李英、劉璐璐、吳藝妮、劉紅娟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2017年,學院獲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教學研究項目1個。
2019年,學院獲省級精品線下開放課程1門,省級教學研究項目4個。
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現代物流體驗中心
省級精品線下開放課程:《經濟學基礎》
省級教學研究項目:《基於“微課”模式下高職公共英語翻轉課堂的教學研究》《傳統文化融入廣告設計與製作專業教學研究》《“網際網路+”背景下高職會計專業建設研究》《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網路教學模式研究及課程建設》《從高職院校體質健康測試現狀研究體育課教學改革——以安徽綠海商務職業學院為例》
教學成果
2017—2019年,學院獲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
年度成果名稱獲獎等級完成人
2017“立德樹人”思想引領下的“星青年”人才培養模式創建與實踐二等獎陳孝雲、徐建平、張以亭、侯慶雙、郝亞利、錢曼麗、凌亞君
2017“雙創”背景下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教學策略的研究與實踐三等獎賈寧、夏英祝、黃松、張琴、汪芳
2019旅遊管理專業導遊實踐能力的綜合培養二等獎李英、馬超、劉璐璐、張學鋒、張紅軍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2020年5月,學院獲得科技部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
科技部國家重點實驗室:複合能源人居環境實驗室(與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南國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共建)

科研成就

2017年,學院有3項課題獲省級科研重點項目立項。
省級科研重點項目
年度項目名稱負責人
2017全媒體時代下我國酒店的公共關係研究朱露琴
2017當代民營企業人事管理中的激勵機制研究徐國成
2017在中西文化差異背景下如何與西方人進行有效的溝通汪芳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7年12月,學院有紙質圖書28.5萬冊。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徽
“955”是一個數字夢想能量體組合。從教育層面代表在綠海“新青年人才培養模式”下,培養學生具備商務精英特有的“9型人格、掌握5項管理、學會5種能力”。
9型人格:“完美型、助人型、成就型、自我型、理智型、忠誠型、活躍型、領袖型、和平型”。
5項管理:“心態、目標、時間、行動、學習”。
5種能力:“領導力、演說力、行銷力、禮樂力、管理與執行力”。
安徽綠海商務職業學院
安徽綠海商務職業學院

精神文化

校訓
海納百川、經世致用
海納百川表現的是一種胸懷世界的氣度、著眼全球的發展意識、兼容並包的思想、廣博無私的愛心育人精神。
經世致用指的是救世濟民、學以致用、知行統一、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董事長、黨委書記陳孝雲
督導員、黨委第一書記、副董事長江傳瑞
院長許崇正
常務副院長仇冬
副董事長、行政總監陳孝江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劉興傑
副院長任書營

學院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金寨南路6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