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檀多
吠檀多
吠檀多:印度六派哲學中最有勢力的一派。‘吠檀多’意為《吠陀》之終極,原指《吠陀》末尾所說的《奧義書》,其後逐漸被廣義的解釋為研究祖述《奧義書》教理的典籍,後來甚至成為教派的名稱。為了與彌曼差派有所區別,彌曼差派被稱為前彌曼差,或業彌曼差,而吠檀多派則被稱為後彌曼差或智彌曼差.
吠檀多,梵語名:Veda^nta,源自Veda-anta。Védānta,發音/ve:da:ntɐ/,由婆羅門聖經《吠陀》(Veda)和終極(anta)兩個片語成,編撰於吠陀時代之後的印度教哲學論文《奧義書》,意為“吠陀的終極”,也為“吠陀的末尾”,也是對印度教一元論的總稱。
吠檀多派的經典是《吠檀多經》,相傳最初創始人是跋陀羅衍那(公元一世紀左右)(生平不詳),後來的吠檀多論者公認他是該派根本經典《梵經》的作者。《梵書》是說明吠陀中有關祭祀的起源、目的、方法、以及讚歌、祭祀意義等內容的文集。森林書是梵書的附屬部分,因為在森林傳授而得名。奧義書則是森林書的附屬部分,也是吠陀的最後部分,討論了宇宙和人生的問題,以及如何由思想及精神親證以得解脫。流傳下來的奧義書有200多種,其中約有14種是吠檀多哲學所依據的重要經典。吠檀多是被視為正統的古印度六派哲學之一,是影響最大的一派。《吠陀》經典即此派的理論根據。吠陀(Veda)是指印度上古的"吠陀文獻",其原意是"知識",記載了人類頭腦造神的過程和導致宇宙概念的創造神話的心理過程。
《梵經》時代的吠檀多理論被稱為“不一不異論”。後來,吠檀多派的繼承者們對《梵經》中梵、我、幻的關係做了不同的解釋,從而在吠檀多哲學內部形成了不同的派別,其中最主要的有:“無差別不二論”、“差別不二論”、“二元論”。還有“二不二論”、“純粹不二論”等。商羯羅一派的思想是吠檀多派的主流哲學。
吠檀多派的哲學思想對於近、現代印度哲學仍有深刻的影響,近、現代著名的思想家如辨喜、R.泰戈爾、奧羅賓多·高斯、薄伽梵·達斯等人都是這種學說熱誠的信仰者。他們從不同的社會需要出發,對吠檀多哲學進行了不同的解釋,提出“行動的吠檀多”、“完整的吠檀多”等理論,並把這種思想傳到歐美各國,在國內外建立了數十個吠檀多研究中心。
吠檀多的解脫論即是親證梵而達到梵我合一。分為凈心,獲智,捨棄一切行為,智成就四個階段。
吠檀多反對前彌曼差派煩瑣的儀軌和訓詁,但不反對虔信的行為。祭祀只是幫助無明之人在心中燃起梵,虔信的行為喚醒內心對梵天的愛,對解脫的渴望。苦行離欲瑜伽是為了凈心,學習吠陀經典可以獲得梵的知識,捨棄一切行為是因為行為是無明,不可能與解脫連在一起,至少必須棄除我是行為者的觀念,才有可能升華小我,融我於梵達到解脫。
生前的解脫是有身解脫,又稱上智真正解脫。死後阿特曼由天道進入梵界為無身解脫,稱為下智漸進解脫。吠檀多認為死時根入於心,心入於風,風入於我,我附有業力而入於細身,上風導此我及其業力出於身體,下智者從頭出,上智者無所謂出。
吠檀多派代表性的修行方法則有喬荼波陀的"唵"字法。
吠檀多派是印度最後集大成的正統哲學流派,吸收各家精華融於一身,對各家哲學都作了評判。比如數論的原初物質,因中有果論;勝論的原子論,因中無果論;耆那教的多元論,無神論;佛教一切有部的剎那說,緣起說;唯識的萬法唯識說;龍樹中觀的畢竟空等。
吠檀多與佛教的根本區別在於一個是梵我論,一個是無我論。無我是佛陀對無常緣起現象的直觀,可以親證。而梵的知識則是來自吠陀天啟,由於梵不可知,不可見,也就無法證明其合理性,故只能建立在對傳統吠陀權威的信仰上。
吠檀多派的解脫是梵我合一,個我回歸到大我,代價是犧牲個我的意識而獲得永恆的存在。吠檀多派一方面把無屬性,不可描述的宇宙本體作為上梵,一方面又給其以人格,有智,有喜,能創,能毀。創造出一個與神秘永恆的不可知緊密融合的我,使之永生。而佛教則把我與法分開,法性雖然常恆清凈,卻並不附有精神意志。
佛教的涅盤是不可定性的,而吠檀多派則認為究竟的解脫境界依然是有心識與喜樂的,佛教僅是肯定涅盤是"絕對"的,而吠檀多派則進一步討論"這個絕對是什麼",亦即把梵定義成喜樂與識。佛教的解脫是貪嗔痴盡,煩惱永盡,涅盤寂凈。於其中但見於法,不見於我的。經中常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即是最好的說明。
吠檀多哲學是印度哲學史上的主流,是印度宗教哲學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它以無分別不二論為主導,運用了高度的哲學思辯方法,是婆羅門教的主要思想體現。對於印度吠檀多派哲學思想的關注,有助於加強邏輯思維、抽象概括、分析綜合、推演歸納等能力,有助於了解印度哲學思想的流變過程,有助於學習印度其它各派宗教哲學思想。
吠檀多哲學不僅是單純的思辯哲學,而且是重要的宗教生活,它在公元九世紀后重新征服了印度,至今還深遠、廣泛地影響著佔印度總人口70%的印度教徒,給世界留下了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隨著東西方文化交流,對吠檀多哲學思想的探討將會更加深入,從而增加人們對人類的文化和歷史,對人類自身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