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鋒

深圳大學教授

邢鋒教授,男,1965年7月出生,清華大學工學博士,香港理工大學博士后,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訪問學者,博士生導師,深圳大學副校長,深圳大學土木工程學科帶頭人、深圳市土木工程耐久性重點實驗室主任。

現任廣州航海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廣東省政協科教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為廣東省的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之一。

基本資料


邢鋒教授,深圳大學副校長,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深圳大學深圳市土木工程耐久性重點實驗室主任、學科帶頭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1986年、1989年和1992年分別獲清華大學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1999-2000年赴香港理工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2001-2002年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高級訪問學者,2010年日本JSPS高級訪問學者。主要榮譽有:1999年獲深圳市青年科技帶頭人,2000年獲深圳市青年科技獎和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2005年獲深圳市十大傑出青年,2006年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8年獲深圳市人才驛站“雙百計劃”,2008年度入選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2009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9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為深圳市首次獲得者及廣東省土木工程領域首次獲得者),2010年入選首屆鵬城傑出人才獎,2010年獲國家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教育經歷
1981年-1992年,清華大學學習,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1999年-2000年,赴香港理工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
2001年-2002年,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高級訪問學者;
2010年,日本JSPS高級訪問學者。
工作經歷
1993年4月,深圳大學土木系教師,曾任深圳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2005年1月-2012年12月,任深圳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12年12月-2014年7月,任深圳大學黨委副書記;
2014年5月-2016年1月,任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教授;
2016年2月-2019年10月,任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2019年10月-2021年3月,任中共廣東省委教育工委委員、廣東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
2021年3月,任廣州航海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廣東省政協科教衛體委員會副主任。

社會兼職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十四屆專家評審組專家;ACI(美國混凝土學會)中國分會輪值主席;Rilem(國際材料結構和實驗室聯合會)理事;中國硅酸鹽學會高性能混凝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硅酸鹽學會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專業分會理事;《土木工程學報》理事;《工業建築》理事;《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編委。

聯繫方式

辦公室:辦公樓307
通訊地址: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深圳大學土木工程系,518060

主講課程

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生);土木工程材料

研究方向

長期從事建築材料和土木工程耐久性的教學科研工作,較早地對濱海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能予以了特別關注。通過對相關基礎科學問題的持續研究和國內外學術成果的動態把握,形成了以土木工程使用壽命(再)設計理論框架(PRSLD:PerformanceandReliabilityBasedServiceLifeDesign)為基礎的總體研究策略,在濱海混凝土結構性能劣化機理與控制理論及其工程應用方面取得了創新性成果。

個人成就


邢鋒
邢鋒
主持或完成國家級項目12項(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合作研究項目、廣東省聯合基金等重大項目各1項),省部級項目11項(主要包括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研究團隊項目1項,廣東省教育廳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項目1項)。縱向科研經費累計達到近3000萬元;同時注重科研服務於實際,完成或正在進行經費近3000萬元的橫向科研項目。5年來共出版相關學術著作4部;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21篇,EI收錄53篇,被他人引用56篇次;以第一及第二完成人申請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19項;主編或參編技術規範標準6部;作為第一主持人獲國家教育部和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共2項。
邢鋒教授在國內外結構耐久性研究領域具有較大的影響,近5年率領學術團隊深入探討了腐蝕環境作用下混凝土結構帶有共性的基礎科學命題,緊密跟蹤國家重大土木工程,注重研究成果的技術化實現。研究成果得到國際混凝土聯合會(fib)主席、國際材料結構和實驗室聯合會(RILEM)自修復委員會主席的高度評價,受邀寫入RILEM2009年自修復研究進展報告;研究成果在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國際會議(ICDC2008)發表特邀報告;2010年12月受邀作為The11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StructuralEngineering的學術委員會主任。

論文與著作

1、Xing F, Biqin Dong, Zongjin Li. (2009). The study of pore structure and its influence on material properties of cement-based piezoelectric ceramic composite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Volume: 23, Issue: 3, Pages: 1374-1377. (SCI: 399AO) 
2、Feng Xing , Zhan Huang, Bi-qin Dong, JunLiu, Ming Zhang, Shuai Luo. (2009). Study on the sulfate corrosion of concrete under the action of loading.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ume: 400-402, Pages: 175-180. (Online available since 2008/Oct/21) (EI)
3、Feng Xing, Z Huang, BQ Dong, H Yin, J Liu, M Zhang. (2009). The study of mixing for underground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in coastal environment.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ume: 405-406, Pages: 44-49. (EI)
4、Xing F, Dong BQ, Li ZJ. (2008). Impedance spectroscopic studies of cement-based piezoelectric ceramic composites.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ume: 68, Issue: 12, SI, Pages: 2456-2460. (SCI: 363QI; ISSN: 0266-3538; DOI: 10.1016/j.compscitech. 2008.04.024)
5、Xing F, Dong BQ, Li ZJ. (2008). Dielectric, piezoelectric, and elastic properties of cement-based piezoelectric ceramic composit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Volume: 91, Issue: 9, Pages: 2886-2891. (SCI: 347ON; ISSN: 0002-7820; DOI: 10.1111/ j.1551-2916. 2008. 02387.x)
6、Xing F, Ni Z, etc. (2008). Effect of UF/epoxy microcapsules on cementious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STRUCTURE RELATED DURABILITY OF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13-15 October, Nanjing, China.
7、Xing F, Ni Z, Han NX, Dong BQ, Du XX, Huang Z, Zhang M. (2008). Self-healing mechanism of a novel cementitious composite using microcapsul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URABILITY OF CONCRETE STRUCTURES, 195-204, November, Hangzhou, China. (Invited Paper)
8、邢鋒,張小剛,霍元,丁鑄。砂漿中細骨料攜帶氯離子腐蝕機理與強度規律[J],建築材料學報,2008,11(2):201~205 (EI)
9、F. Xing, X.Y. Guo, F.G. Leng and R.Y. Zhang. (2006). A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on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incorporating with high volume fly ash.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ume: 302-303, Pages: 26-34. (ISTP)
10、邢鋒,劉軍,董必欽,霍元。海砂型氯離子與水泥膠體的結合和機理[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36(S2):167-172 (EI)
11、Xing F, Leng FG, Li WW. (2005). Study on the cemfiber reinforced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ume: 280-283, Pages: 1721-1724. (SCI: BBQ34; ISSN: 1013-9826; ISBN: 0-87849-959-8) 
12、Xing F. (2005). Studies on the improving performance of ordinary concrete.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ume: 280-283, Pages: 1725-1730. (SCI: BBQ34; ISSN: 1013-9826; ISBN: 0-87849-959-8)
13、Xing F, Leng FG, Feng NQ. (2005). Chloride diffusivity of plain concrete subjected to sustained flexural loading. DURABILIT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UNDER COMBINED MECHANICAL AND CLIMATIC LOADS, p133-137.
14、邢鋒,郭向勇,冷發光,方坤河,張仁瑜。混凝土中骨-漿界面斷裂韌度的分佈特性[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5,27(7):43-46 (EI/CSCD/CSTPCD)
15、邢鋒,冷發光,馮乃謙,馬冬花。長期持續荷載對素混凝土氯離子滲透性的影響[J],混凝土,2004,175(5):3-8。

科研項目

1、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腐蝕環境下鋼筋混凝土結構使用壽命研究。(第一完成人)。
2、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混凝土高性能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第一完成人)。
3、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深圳大學“大德育”模式的創新與實踐。(第二完成人)
4、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天然沸石在建材中應用的基礎研究。(第六完成人)。
5、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編號:NCET-05-0748)。
6、深圳市“人才驛站——雙百計劃”。
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濱海混凝土基礎設施劣化識別和基於可靠度的優化控制。(編號:50925929)。
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混凝土應力腐蝕機制及抑制對策研究。(編號:50378055)。
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海砂混凝土腐蝕破壞特性與機理研究。(編號:50578095)。
1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水泥基壓電陶瓷智能複合材料及其感測特性的研究。(編號:50778114)。
1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子項:大氣與凍融環境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及其對策的基礎研究。(編號:50538060)。
12、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子項):新型礦渣(鋼渣)高性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研究和應用。(編號:2006BAF02A25)。
1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子項):海砂在建設工程應用的關鍵技術及產品的開發。(編號:2006BAJ02B04-01)。
14、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團隊項目:腐蝕環境下混凝土基礎設施服役性能保障研究與應用。
15、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新型有機微膠囊混凝土自修複復合材料設計及自癒合機理。(編號:8251806001000003)。
16、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混凝土應力腐蝕特性、機理及對策研究。(編號:04011316)。
17、重大橫向:鹽田港二期、三期A及三期B工程技術服務。
18、重大橫向:西部通道高性能混凝土應用技術研究。
19、重大橫向:深圳港西部港區疏港道路工程砼結構全壽命性能的保障對策。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27日,政協第十二屆廣東省委員會第一次常委會議,任命邢鋒為科教衛體委員會副主任。
2021年3月29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任命邢鋒同志為廣州航海學院副院長。
2021年4月,免去邢鋒的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職務。

獲得榮譽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為深圳市首獲得者及廣東省土木工程領域首次獲得者。曾獲“2011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獲得者。
獲得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深圳市“首屆鵬城傑出人才”、深圳市“人才雙百計劃”領軍科技人才、深圳市國家級領軍人才、深圳市“十大傑出青年”、深圳市“青年科技帶頭人”、深圳大學土木工程學科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國家科技獎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專家評審組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獲得者,國家優秀科技工作者。

學術兼職


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專家評審組專家,美國混凝土學會中國分會輪值主席、中國硅酸鹽學會高性能混凝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現任國際材料結構和實驗室聯合會(RILEM)理事,RILEM TCSHE委員會主席,中國硅酸鹽學會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協會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