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筆法

漢語成語

春秋筆法,漢語成語,拼音是chūn qiū bǐ fǎ,意思是指寓褒貶於曲折的文筆之中。出自《史記·孔子世家》。

在句中一般用作謂語。多用於褒義。

正文


【拼音】: chūn qiū bǐ fá
【解釋】:指寓褒貶於曲折的文筆之中。
【舉例造句】:初意卻不過貪圖少寫一個字,並非有什麼春秋筆法。 ★魯迅《熱風·反對“含淚”的批評家》�
【拼音代碼】: cqbf
【用法】:作主語、賓語;指曲折的文字
【英文】: Autumn and Spring style

詞語出處


原文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註釋

子夏,孔子弟子。以才思敏捷,文學著稱。所以,孔子經常跟子夏探討文學創作。孔子身後,大多儒家經典是由子夏傳下的。但就寫《春秋》而言,孔子是不肯讓子夏發表意見的。

譯文

孔子
孔子
孔子在司寇職位上審理訴訟案件時,判詞若有可以和別人共同商量的地方,就不獨自決定判詞。至於撰作《春秋》,他認為該寫的就寫,該刪的就刪,即使是子夏之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建議一字一句。弟子們聽孔子授講《春秋》時,孔子說:“後代了解我憑的是這部《春秋》,而怪罪我也憑的是這部《春秋》。”

後世應用


微而顯:
杜預在《春秋左氏傳》中解釋:文見於此,而起義在彼。例如《為了忘卻的紀念》“她的體質是弱的,也並不美麗”。魯迅先生意在表明“意志是強的,思想美麗”。
志而晦:
文字簡約,含義隱晦。例如《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殺指無罪而殺,弒指以下犯上,誅則指有罪、有理而殺。這是春秋筆法中比較知名的動詞。又例如新聞報道中常有兩國進行了坦誠的交流,深入的交流。實際上‘坦誠’的真正意思是,雙方在會談中都直言不諱,並對某些問題發生過激烈的爭吵,都在向對方施加壓力,都在維護自己國家的利益。‘深入’的真正意思是:雙方的分歧很大,交鋒激烈,而且是各說各話,每個國家都在堅持自己的看法,兩國之間根本沒有交集。”
婉而成章:
委婉,避諱。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這是中國古代的特有現象,大約起於周,成於秦,盛於唐宋,至清代更趨完密,民國成立后廢除,清朝文字獄是人盡皆知。
盡而不污:
客觀詳盡的記錄,不偏離,歪曲,隱瞞。例如《記念劉和珍君》“從背部入,斜穿心肺”。“中了四彈,其一是手槍,立撲”。從背部入表明偷襲,屠殺,其一是手槍表明有軍官參與,是有組織,有預謀的。
懲惡而勸善:
不僅記敘,還進行主觀評價,使善者名垂青史,惡者遺臭萬年。例如:《五人墓碑記》對被殺五人應在歷史留下印記,不厭其煩的記錄了五人的名字”顏佩韋、楊念如、沈揚、馬傑、周文元。
據說孔子編寫《春秋》,在記述歷史時,暗含褒貶。後世作者為了闡述孔子的思想,撰寫了專門的著作以解釋《春秋》的內在涵義,特別是其中涉及禮的一些細節。這種作法被稱為微言大義或者春秋筆法,被中國古代的傳統所褒揚。北宋歐陽修組織編修的《新唐書》、《新五代史》大量運用春秋筆法。
後來在民國初年全盤西化浪潮下,某些疑古派歷史學家對《春秋》是孔子編寫的說法提出了置疑,並批評這些為春秋作傳的著作中也有部分內容為牽強附會。按照某些人的標準,這種風格可能並不被稱許,因此這些人使用該詞可能包含一定的貶義。而更多肩負社會中流砥柱重責的現代歷史學家則在現代歷史中傳承、弘揚了春秋筆法這一華夏文化傳統。至抗戰爆發,春秋大義的價值始為更多人所重新認識。
春秋筆法與公文寫作:
國務院2000年8月24日發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明確規定,公文是“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規範體式的公務文書”。公文中命令、通報、意見等文種,是國家機關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反映問題、確立輿論方向的重要工具,公文在發揮這些功能時,必須通篇表現出鮮明的立場,體現在文章中,則表現為公開敘事與隱蔽敘事的綜合使用。
公開敘事是指敘事者的身份是公開的,它提醒著讀者,是敘述主體在進行講述;隱蔽敘事則意味著用“事實”說話,敘事者是隱藏在“事實”的背後進行講述。二者的差別在文本層次上體現為是主觀發言還是用事實說話。最強烈的公開敘事表現為議論,最強烈的隱蔽敘事表現為描寫,介於中間的是敘述。在這三種語言表達方式里,敘述在公文中佔主導地位,其次是議論,再次是描寫。在公文敘述中,如果時不時跳出一個敘述者來主觀發言,顯然是一件滑稽的事情。
為了既能保持公文莊重平實的文體風格,又能體現發文機關鮮明的態度,在隱蔽敘事的文本形式下發出公開敘事的聲音,運用“春秋筆法”是最好的解決途徑。(節選自《應用寫作》學術月刊2005年第4期《如何巧用“春秋筆法”寫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