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河鎮

廣東省韶關市南雄市轄鎮

瀾河鎮,隸屬於廣東省韶關市南雄市,位於南雄市西北部,東鄰帽子峰鎮,南鄰全安鎮,西連百順鎮,北與帽子峰林場和江西省大余縣河洞鄉接壤。行政區域面積139.2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瀾河鎮總人口10588人。截至2020年6月,瀾河鎮轄1個社區、6個行政村。

2012年,瀾河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1859萬元,同比增長8.43%。

2021年, 南雄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瀾河鎮人口為4270人。

歷史沿革


明代屬九成鄉凌源都。
清咸豐四年(1854年),改都為約。
民國時,屬靖平鄉、和望鄉。
1951年,屬白雲鄉、瀾河鄉。
1956年,並為白雲鄉。
1958年,屬高峰(百順)人民公社。
1961年,成立白雲人民公社。
1979年,改名為瀾河人民公社。
1984年,改為區。
1986年12月,改為鎮。
瀾河鎮
瀾河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瀾河鎮轄1個社區、6個行政村。
新街社區白雲村洞底村葛坪村
瀾河村上矽村上瀾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瀾河鎮政府駐地瀾河圩,中心位置約在北緯25°14′43″,東經114°8′40″。
瀾河鎮
瀾河鎮

地形地貌

瀾河鎮地勢東北低,西南高。低山山脈連綿不斷,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鎮。海拔高度400米~800米。地質屬花崗岩體。

土壤

瀾河鎮自然土壤為花崗岩紅壤及麻紅泥田土屬。

氣候特徵

瀾河鎮年均氣溫16℃,無霜期260天,年降雨量1700毫米。

水文

瀾河鎮境內有大小河流33條,可開發利用15條,集雨面積約60平方公里,已開發的12條。

自然資源


瀾河鎮山林面積12490.2公頃,其中毛竹山4000公頃,松、杉、雜木山6866.67公頃。森林覆蓋率85.6%。活立木蓄積量495558立方米。建立了省級生態公益林2333.33公頃。
瀾河鎮
瀾河鎮
瀾河鎮礦藏有稀土和鈾。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末,瀾河鎮戶籍人口10583人。
2021年, 南雄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瀾河鎮人口為4270人。
瀾河鎮
瀾河鎮

經濟


瀾河鎮有耕地558.2公頃,1992年,瀾河鎮工農業總產值1838萬元。其中工業產值720萬元,佔總產值的37.9%;農業產值1118萬元,佔總產值的62.1%。全鎮有鄉鎮企業248家,其中鎮辦11家、區辦13家、個體224家。主要企業有夏寶工藝廠、香菇廠、木材加工廠和個體竹藤工藝廠3家。全鎮有水電站11座,裝機容量4500千瓦。有集體、個體、聯辦、股份制林場32個,面積4000公頃,其中山水股份制林場1200公頃、鎮辦小流坑林場573.3公頃。1992年的農業總產值中,種植業佔45.8%,林業佔6.9%。畜牧業佔14.3%,副業佔3.5%,漁業佔0.3%01992年農民人均收入924元。
2004年,水稻播種面積566.67公頃,總產量4182噸;花生播種面積53.33公頃,總產量208噸,生豬飼養量25346頭,出欄量18826頭。三鳥出欄量211980隻。耕牛存欄量4105頭。全鎮有小水電站12座,裝機容量4610千瓦,年發電量1700萬千瓦時。竹木加工廠6家,石材加工廠2家。有鎮辦林場4個,聯辦林場6個,個體林場2個,林業局聯辦林場1個。林場總面積3866.67公頃。建立了速生豐產林基地1333.33公頃,毛竹基地620827公頃,銀杏基地397.93公頃,松香基地2756.6公頃。年林業總收入2000萬元。2004年鎮財政總收入175萬元,總支出160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3195元,居民儲蓄存款餘額630萬元。
瀾河鎮
瀾河鎮
2012年,瀾河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1859萬元,同比增長8.43%。

交通


瀾河鎮省道342線縱貫鎮內,東南至市區35公里,接國道323線。西經百順鎮可至仁化縣、韶關市。鎮內鄉村公路7條,總長29公里,全鎮6個村委會、98%自然村通汽車。全鎮通車里程達165公里。1996年投資35萬元開通了瀾河至江西省大余縣河洞鄉的跨省鄉村公路。
瀾河鎮
瀾河鎮

社會


基礎設施

2004年,瀾河鎮固定電話裝機數量1206部,行動電話擁有量650部。

教育

1992年,瀾河鎮有中學1所、完全小學7所、農村小學11所、幼兒園2所,在校學生1491人。
2004年,瀾河鎮有中學1所,完全小學3所,4個教學點。教師94人,在校學生1502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8.5%。

文化事業

1992年,瀾河鎮5個管理區都有文化娛樂場所。

醫療衛生

1992年,瀾河鎮醫療保健設施有衛生院1所、醫療站6所。
2004年,瀾河鎮醫療保健設施有衛生院1所,村級醫療站6所。

社會保障

2004年,瀾河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969人,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05人。
瀾河鎮
瀾河鎮

地名由來


相傳唐代,在瀾河下游2公里處的龍坑有一塊過江麻石把這條河攔住,人們取名攔河,后改為瀾河。
歷史事件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0月,原中央革命根據地軍區參謀長龔楚叛變,帶領國民黨軍隊偽裝紅軍游擊隊竄入北山,騙取游擊隊後防主任何長林的信任,擅自發出通知要項英、陳毅在北山領導的游擊隊幹部和後防工作人員到龍西石開會。前來開會的游擊隊幹部被包圍,30多名游擊隊員在突圍中壯烈犧牲,史稱“北山事件”。

地方特產

瀾河玉扣紙
瀾河玉扣紙是瀾河鎮農戶生產的。該產品歷史悠久,是瀾河鎮的傳統產品之一。產品長138厘米、寬63厘米、厚1微米,質白,光滑,無雜質,無爛張,除書寫外,又可加工成衛生筒紙、餐巾紙等產品。
瀾河鎮
瀾河鎮
冬筍
冬筍產於瀾河鎮各區。該產品大部分呈錐狀型,銀黃色,年產量425噸。該產品是上等萊料,肉質嫩滑清香。
毛竹
毛竹產於瀾河鎮各區,年產量可達18—20萬條。竹質堅硬,抗拉力強。可制竹涼席、竹筷子等竹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