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礦

亞洲最大的鈾礦石開採基地

721礦坐落於江西樂安縣古城,是亞洲最大的鈾礦石開採基地,有鈾都之美稱,解放初期為避免各方勢力之虎視,故以721為代號。隨著六七十年代軍工業迎來輝煌時代,721礦也迎來了屬於它的輝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工人為中國的核工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鈾礦石


礦石特徵

鈾礦有土狀、粉末狀,也有塊狀、鍾乳狀、腎狀等等。有些土狀的鈾礦被稱為鈾黑,而塊狀的則稱為瀝青鈾礦。土狀的鈾礦沒有什麼光澤,塊狀的則具有瀝青光澤。鈾礦石是具有放射性的危險礦物。它們除了可以提取鈾用於核工業外,還可以從中提取到鐳和其他稀土元素。鈾,是一種極為稀有的放射性金屬元素,在地殼中的平均含量僅為百萬分之二,其形成可工業利用礦床的幾率比其他金屬元素要小得多。鈾礦是礦石家族中的“玫瑰花”,色彩絢麗,卻具放射性。

礦石基地

樂安古城721礦石是目前全國最大的鈾礦原料基地,年產礦石量居全國75%以上,現探明的天然核燃料儲量,能供4000萬千瓦裝機容量的熱堆核電站運行50年至60年,自從使用基本實現機械化開採,曾有多位國家領導人到此視察慰問。
在居里夫婦發現鐳以後,由於鐳具有治療癌症的特殊功效,鐳的需要量不斷增加,因此許多國家開始從瀝青鈾礦中提煉鐳,而提煉過鐳的含鈾礦渣就堆在一邊,成了“廢料”。然而,鈾核裂變現象發現后,鈾變成了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這些“廢料”也就成了“寶貝”。從此,鈾的開採工業大大地發展起來,並迅速地建立起了獨立完整的原子能工業體系。

新居


昔日繁華

新居坐落在贛東樂安縣境內,相山腳下。261鈾礦地質勘查隊像一隻鳳凰棲集於新居,在這裡飛翔、舞蹈,它清麗的叫聲和光輝的歷史,涵蓋了新居的僻靜、狹小。如今鳳凰飛離,卻留下了精緻的鳥巢。
新居是261大隊生活區。這裡曾經居住了二萬多人口,鱗次櫛比的高樓,規劃整齊的街道,平坦寬敞的水泥路,醫院、學校、舞廳、高管路燈等設施一應俱全,顯示了昔日的繁華。距此不遠五六里地有個古城,是721鈾礦採礦工人居住區,高峰期單下礦工人就達三萬餘。古城有個江邊村,村裡有通往省城南昌的鐵路,大概為721礦所設。從撫八線拐彎進生活區有條寬闊的水泥路,路邊有個十多畝地的人工湖,湖對面樹草掩映處鈾礦地質勘查功勛隊紀念碑高高聳立。此碑乃1990年2 月所立。碑背面用文字記載了261大隊的歷史和業績:始建於1958年2月,幾十年來立足相山加強科研運用規律攻深找盲,使相山礦田發展成為我國目前最大的鈾資源基地,在核工業的第二次創業中取得了新的成績……讀著碑文,枯枝敗葉中我油然而生敬意。沒想到腳下的這片土地,在中國“二彈一艇”(原子彈、氫彈、核潛艇)中作出過如此巨大貢獻!但由於砂塵及鈾的伽瑪射線影響,礦工得矽肺病和肝病較多,能活到七十歲的較少。相山腳下有個鄉,多年徵兵體檢無一人合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對礦工子弟吃牛奶、蘋果的羨慕,此時化為一種心酸。站在新居,可隨時望見青色如黛、連綿起伏的相山,那個有眾多傳說、長滿藥材、貓眼般清澈流水的相山……和它相望,我唯肅然。

礦區現狀

國家為了體現對幾代礦工艱辛付出的關懷,2003年,721礦、261隊絕大部分職工撤離,單新居就留下一百來棟房屋。一幢幢空蕩蕩的樓房,門窗大量被毀。這裡成了飛蟲草豸的世界,房前屋后雜草花樹瘋長,常見的果樹蓊蓊鬱郁,果實青澀地垂吊著,沒待成熟早已被調皮的小孩玩弄掉。青藤爬滿的樓房隨處可見。樹木參天,路面平整,空氣清新,環境幽雅,是人們休閑居住的好去處。搬遷后的新居大約有一千多人口,大部分是當地農民。空閑的房屋辦起了香菇廠、鋸板廠、塑料廠等,但數量不多。原新居子弟學校,如今成了私立學校。撤離的職工被遷至撫州市區內的金安小區安置。
2007年,撫州市1000餘名退休人員隨樂安縣721礦區整體搬遷至南昌,在南昌領取樂安縣發放的養老金需支付1%的異地領取手續費,省社保中心接到退休人員反映后,了解到721礦異地退休人員基本情況后,第一時間與撫州市社保局及中國工商銀行江西省分行溝通,要求樂安縣利用養老金直發平台,儘快解決退休人員異地領取養老金手續費問題。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13年1月,這一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