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時報
台灣時報
《台灣時報》,簡稱《台時》,為台灣的綜合性日報,創立於1971年8月25日,吳基福為首任董事長,夏曉華為首任發行人,總社位於高雄,與《民眾日報》並稱“南台灣兩大報”,口號是“無黨派,獨立報”。目前董事長為王明仁,社長為林世英,前董事長王玉發為榮譽董事長。
台灣時報原社址
1946年,《台灣時報》的前身《東台日報》在花蓮縣創辦,發行人為陳篤光。1947年3月4日,《東台日報》發行日文版專刊報道“新華民國”;不久,《東台日報》改由花蓮縣議員吳萬恭接任發行人,仍以民營報社型態獨資經營。1964年3月16日,《東台日報》總社遷往彰化縣,更名《中興日報》。1965年,《中興日報》改名《台灣日報》,由夏曉華收購經營,改名《台灣晚報》,發行人由唐隸接任,在彰化縣員林鎮印報,在彰化市發行。1971年2月間,《台灣晚報》向中華民國內政部申請變更登記核准后,於3月底召開發起人會議。1971年4月5日,《台灣晚報》在高雄市成立“台灣時報籌備處”,同時租下高雄市前金區中正四路167號一棟五層大樓,正式展開遷移高雄的籌備工作。1971年6月18日,“台灣時報籌備處”首次召開股東大會,通過《台灣時報社股份有限公司章程》,選舉董、監事組成《台灣時報》第一屆董事會,推選吳基福為首任董事長,聘夏曉華為首任發行人。1971年8月25日,《台灣時報》創刊。
1972年9月,《台灣時報》在今高雄市鳳山區中山西路380號興建印報廠。1973年2月,《台灣時報》鳳山印報廠第一期工程完成。1976年6月1日,《台灣時報》鳳山印報廠落成,同時啟用東京機械製作所(Tokyo Kikai Seisakusho)製造的高速彩色輪轉機,全部改以照相製版印報。1979年12月10日,高雄市發生美麗島事件,地點在當時《台灣時報》已購置且正在重新裝修的“台灣時報總社”(高雄市新興區中山一路110號)旁,《台灣時報》率先刊登兩幀憲警與民眾暴力衝突的照片。
1980年11月3日,《台灣時報》轉投資的姐妹報《遠東時報》在美國舊金山創刊。1982年5月1日,《遠東時報》爆發財務危機,波及《台灣時報》;《台灣時報》董事會改組,公推常務董事王玉發接任董事長。1986年8月25日,《台灣時報》15周年社慶,同時落成啟用“台灣時報總社”。
台灣時報
1990年9月12日,《台灣時報》股票公開發行。1997年,《台灣時報》啟用電腦檢字排版系統。2000年11月,《台灣時報》改為全彩印刷,是全國第一份從新聞標題到圖片都是彩色印刷的報紙。2002年4月19日,因應《中華民國公司法》第156條之修正,《台灣時報》董事會決議撤銷股票公開發行。
目前,《台灣時報》在台灣辦有南部版和北部版。社址在高雄縣風山市中山西路380號。
《台灣時報》雖標榜“無黨派”,但其身上有很濃重的親“綠”色彩,主要在台灣南部發展,內容十分激進,多以“本土意識”、“台獨”思想為中心,對國民黨執政方針進行批評抨擊,甚至於“為批評而批評”,受到部分新生代台灣年輕人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