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

台灣省縣級行政區

彰化縣隸屬台灣省,西臨台灣海峽,東以平緩的八卦山和南投縣相鄰,北以大肚溪台中市相接,南部則和雲林縣濁水溪相隔。2013年,彰化縣總人口為130萬人。土地面積為1074.4平方公里。彰化縣地形上以平原為主,呈西陡東緩、北低南高。屬於彰化平原。彰化縣八卦山、鹿港小鎮台灣民俗村等旅遊景點。

2013年,彰化縣地區生產總值3.85億元,比2012年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1億元,同2012年比增長6.9%;第二產業增加值4862萬元,同2012年比下降14.2%;第三產業增加值21553萬元,同2012年比增長11%。

彰化縣為台灣人口排行第一位的縣級行政區,也是人口唯一突破百萬的縣。彰化縣地形上以平原為主,北邊屬於彰化平原,南邊則是濁水溪沖積平原,本縣常與台中市及南投縣合稱中彰投地區,或與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等三縣市合稱彰雲嘉地區。

隨著徠第十一屆“重慶·台灣周”活動在我市拉開帷幕,再次掀起了渝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新高潮。近日,“重慶·台灣周”活動主辦方組織台灣彰化縣基層交流團一行33人來區考察交流。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鬍百中陪同考察。

歷史沿革


彰化縣建築
彰化縣建築
1661年,延平王鄭成功收復台灣,成立明鄭政權,與清朝政府展開長期抗立,並實施對台統治,划台灣全域為承天府、萬年縣與天興縣,當時彰化縣全境為天興縣管轄。
1684年,清政府派兵攻克台灣,將台灣納入清朝版圖,在今台南市設立台灣府,下設台灣縣、鳳山縣、諸羅縣三縣隸屬福建省。
1723年(雍正元年),間因來台移民開墾人數漸多,清朝廷內部大臣開始建議在台增設縣治管理。
1731年(雍正九年),將彰化縣所屬大甲溪以北之地,劃歸淡水廳管理;此後約一百五十年,彰化縣治理範圍為大甲溪以南、虎尾溪以北。
1875年(光緒元年),台灣人口日增,漢人開墾佔領之地日大;於是將台灣北部增設台北府,而仍屬台灣府的彰化縣,則將東部山區分設水沙連廳。
1885年(光緒十一年),台灣建省,再將彰化縣靠海之鹿港設鹿港廳治理。
1887年(光緒十三年),台灣省再增設一府及一直隸州,彰化縣將鹿港廳併入,而將大肚溪以北的範圍,設台灣縣,此時彰化縣範圍北界大肚溪、南臨虎尾溪,東靠八卦山,西方臨海。
1895年,清政府與日本甲午戰爭失利,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台灣歸日本所有,並重劃行政區,將台灣簡單劃分為台北、台灣、台南三縣與澎湖廳,彰化當時由台灣縣管轄。
1901年,再度行政重劃,設立彰化廳。
1909年,與台中廳合併,彰化地區分屬五個支廳。
1920年,日本政府在台開始實施州、郡、街、庄制,將全台劃分為5州3廳,彰化全境改隸台中州,底下劃分為1州轄市3郡。爾後,日本政府在台行政區就為此為基準。
1930年,彰化地區人口已突破百萬。
彰化縣遠景圖
彰化縣遠景圖
1945年(民國34年):日本投降,國民政府成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並重新畫定台灣行政區以8縣、9省轄市、2縣轄市
1947年(民國36年):行政院會議同意廢除台灣省行政官署,另組台灣省政府。
1950年:台灣當局決議將行政區再度重劃,決議將台中縣轄之彰化區、員林區、北斗區與省轄彰化市合併為彰化縣,北以大肚溪,南至濁水溪,東靠八卦山,西依台灣海峽為界,並廢止區署,管轄1市7鎮18鄉,設治彰化市並延續。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彰化縣隸屬台灣省,西臨台灣海峽,東以平緩的八卦山和南投縣相鄰,北以大肚溪台中市相接,南部則和雲林縣濁水溪相隔。土地面積為1074.4平方公里。 

地貌

彰化縣地形上以平原為主,呈西陡東緩、北低南高。屬於彰化平原。 

氣候

彰化縣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吹西南風,為颱風主要行經路徑區;冬季則吹東北季風。 

行政區劃


彰化市員林市
二林鎮和美鎮鹿港鎮
溪湖鎮田中鎮北斗鎮
線西鄉伸港鄉芬園鄉
秀水鄉花壇鄉福興鄉
大村鄉埔心鄉埔鹽鄉
永靖鄉社頭鄉田尾鄉
二水鄉埤頭鄉溪州鄉
竹塘鄉芳苑鄉大城鄉

人口民族


總人口數為1,267,988人(2020年9月30日止),排名台灣地區第7位,密度1,180.00人/平方公里(全台第8位)。

政治


彰化縣旗幟徽章

旗幟徽章
彰化縣徽章
彰化縣徽章

經濟


綜合

2013年,彰化縣地區生產總值3.85億元,比2012年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1億元,同2012年比增長6.9%;第二產業增加值4862萬元,同2012年比下降14.2%;第三產業增加值21553萬元,同2012年比增長11%。

第一產業

2013年,彰化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67億元,同2012年比增長20.9%。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507公頃,油料作物播種面積527公頃,蔬菜播種面積122公頃;糧食總產量達到1.05萬噸,同2012年比增長40.4%;油料作物產量745噸,同2012年比增長31.9%;水果產量429噸,同2012年比下降18.4%。

第二產業

2013年,彰化縣實現工業增加值3177萬元,同2012年比減少661萬元,下滑18.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407萬元,同2012年比減少2298萬元,下滑18.8%;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327萬元,同2012年比減少194萬元,下滑18.7%。

第三產業

2013年,彰化縣共接待遊客10萬餘人次,實現旅遊收入6000餘萬元。

文化


地方特產

薑絲大腸
薑絲大腸是一道尋常的客家餐點,作法是先將豬大腸洗凈、切段,放入鍋中加水,與蔥、姜等一起熟煮至爛,再起油鍋爆炒即可。
粄條
彰化縣小吃街
彰化縣小吃街
粄條客家食物的代表,北部客家莊稱為“粄條”,南部客家聚落則稱為“面帕粄”,亦即廣東人所稱的“河粉”,或台灣人說的“粿仔”。
紅糟肉
紅糟肉亦稱糟母肉,系以糯米、紅麴加上糖,鹽發酵成糟母,再將雞、鴨等肉類放入其中淹制而成,兼具酒香及肉香,且有滋補之效。紅糟肉過去是客家人珍貴的過年菜肴,現則已普遍化,平常日子就可嘗其美味。
梅干扣肉
梅干扣肉淹是客家菜常用的烹調方法,梅干扣肉就運用了淹、鹵兩種作法。首先,採摘下來的芥菜先行日晒風乾,再塗以鹽巴,密封淹製做成梅干;將梅干與鹵得熟爛的五花肉或是蹄膀,放在一起蒸煮,梅乾菜的酸脆與肥肉的油香融為一體,即成為梅干扣肉這道佳肴,是客家餐館必備的招牌菜之一。
煙腸
煙腸乃客家人所稱的香腸,又稱為粉腸、水煙腸或白煙腸,其外形雖然類似香腸,但口感卻截然不同,吃起來香香軟軟的,帶點Q勁。其製法是將地瓜粉、瘦肉及香料調勻,灌入豬小腸后煮熟,冷卻后就可以切成一塊塊沾醬料吃;以米醬、糖、鹽、辣椒等混合而成的沾料,甜中帶辣,與煙腸一起入口,最能吃出煙腸的特殊風味。
桔醬
桔醬北部客家莊常見的蘸料,酸甜的滋味具開胃效果。桔醬系將酸桔洗凈、晾乾,然後去籽加入鹽、糖等調味料,熟煮至爛,再去除渣滓即成。

交通


鐵路
台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在竹南車站以南分歧山海兩線后,於彰化車站以北會合。彰化車站內設有電聯車維修基地,更有台灣僅存的扇形車庫。過彰化車站后,縱貫線大致沿八卦山脈而行,依序經過花壇、大村、員林、永靖、社頭、田中、二水等站,在二水車站可轉乘集集線列車至南投縣集集鎮、水里鄉,或往南進入雲林縣。昔日縣境內糖業鐵路幾乎遍布每一鄉鎮,併兼辦客運。今日僅溪湖糖廠仍有觀光用短途行駛,且原糖鐵溪湖車站也距觀光五分車站一段距離,其餘多已廢置或拆除。 
公路
彰化縣高速公路:中山高速公路、福爾摩沙高速公路。
彰化縣省道:台1線、台1丙線、台14線、台14丙線、台17線、台19線、台61乙線。 

旅遊


八卦山
八卦山大佛
八卦山大佛
八卦山屬八卦台地西北丘陵,海拔97米,古有“定寨望洋”的美名,為“彰化八景”之首。八卦山是彰化地區名勝景點,以卦山路為軸,沿著公路直上有八卦山大佛、無底廟、紅毛井、銀橋水景公園與抗日烈士紀念碑公園等著名景點。 
鹿港小鎮
鹿港小鎮隸屬彰化縣,位於彰化平原西北邊鹿港溪口北岸,西瀕台灣海峽,南以鹿港溪與福興鄉為界,北以番雅溝與線西鄉、和美鎮為界,是本省一個著名的文化古鎮。
台灣民俗村
台灣民俗村佔地52公頃,創園初期以展現台灣300年來的人文景觀、民俗風情為主題,除構築許多台灣早期建築外,並穿插各式民俗遊藝及民間生活等活動,成為具鄉土特色的園邸。 
天后宮
天后宮創於清康熙年間,奉祀由湄洲天后宮恭請而來的二媽;原為求航海平安而立的小廟,后經不斷擴建,才成為今的規模。 

代表人物


劉文隆:畫家。
洪醒夫:作家。
李佳峰:魔術師。
葉榮鍾:散文家,運動家。
吳晟:作家、詩人。
九把刀:網路作家。
蔡志忠:漫畫家。
陳景容:畫家。
謝榮源:畫家。
蘇永良:傳統民俗工藝雕刻家。
許常惠:台灣音樂家、教育家。
施福珍:教師、台灣兒歌創作者。
賴英里:音樂家。
劉梓潔:作家、導演。
陳沛綱:歌手。
葉全真:電視演員。
卓勝利:演員。
陳升:創作歌手
林強:創作歌手。
方文琳:歌手、演員。
任賢齊:演員、歌手。
楊小萍:歌手。
楊慶煌:演員。
王豪:演員。
狄鶯:演員。
洪棠:節目主持人。
陳明真:歌手。
黃詩傑:模范棒棒堂成員。
翁立友:歌手。
陳雷:歌手。
米可白:兒童節目主持人。
陳文彬:編劇、演員。
張棋惠:歌手。
張芳奕:演員、主持人。
張庭:演員。
詹雅雯: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