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

台灣省下轄縣

雲林縣是台灣省下轄縣,位於台灣中部,地處嘉南平原,處於彰化與嘉義兩縣之間,東接南投縣,西臨台灣海峽。屬南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平均溫度22.0℃,年降水量1500毫米。

雲林縣截至2010年,雲林縣轄1市5鎮14鄉,縣治設在斗六市。除斗六、古坑與林內鄉毗鄰山區外,其餘多屬平地。全縣面積1290.8平方公里,人口722858人(2010年),全為漢族。名勝古迹有朝天宮、義民廟、振文書院、湖山岩寺、拱范宮等。

歷史沿革


雲林縣
雲林縣
雲林縣是台灣島上漢人最早開墾的地方,早在明天啟元年(1621年)福建彰州人顏思齊鄭芝龍等人率領眾人由笨港登陸,安營紮寨,從事開墾。笨港即今日的雲林北港和嘉義新港一帶,當時為繁榮的貨物吞吐港,號為“一府二笨”。
雲林縣縣名之由來始於清朝在嘉義縣與彰化縣之間設置新縣時,縣治位在沙連堡林圯埔近郊的九十九崁雲林坪上,遂將之命名為雲林縣,但日後因第二任台灣巡撫邵友濂認為縣城的位置太靠近內山,縣治遂移到斗六,之後進入日據時期后,雲林自1897年6月後不再作為行政區名,直到1950年8月才重新設置雲林縣。
1950年台灣省調整各縣市行政區域,其中台南縣合嘉義市,分為台南、嘉義、雲林三縣。雲林縣轄斗六、虎尾、北港3區,計20鄉鎮,491403人,面積1290.8351平方公里。縣政府設於斗六。
雲林縣:管轄斗六、斗南、虎尾、西螺、土庫、水林等6鎮,及古坑、大埤、刺桐、林內、二崙、崙背、麥寮、東勢、褒忠、台西、元長、四湖、口湖、水林等14鄉鎮。附屬島嶼有外傘頂洲、統汕洲及海豐島。
1975年六月五日,褒忠鄉中民村的媽埔部落劃歸東勢鄉月眉村管轄。
1981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斗六鎮改製為縣轄市斗六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10年,雲林縣轄1市5鎮14鄉:斗六市;斗南鎮、虎尾鎮、土庫鎮、西螺鎮、北港鎮;大埤鄉、褒忠鄉、東勢鄉、台西鄉、崙背鄉、麥寮鄉、林內鄉、古坑鄉、莿桐鄉、二崙鄉、水林鄉、口湖鄉、四湖鄉、元長鄉。
縣政府設在斗六市。
製表英文面積(平方公里)人口(人)2006年行政區劃代碼郵編
斗六市DouliouCity93.71511049181000901640
斗南鎮DounanTownship48.1505479691000902630
虎尾鎮HuweiTownship68.7420689791000903632
西螺鎮SiluoTownship49.7985492071000904648
土庫鎮TukuTownship49.0212313411000905633
北港鎮BeigangTownship41.4999446571000906651
古坑鄉GukengTownship166.6059350791000907646
大埤鄉DabiTownship44.9973220641000908631
莿桐鄉CihtongTownship50.8502311631000909647
林內鄉LinneiTownship37.6035206081000910643
二崙鄉ErlunTownship59.5625309081000911649
崙背鄉LunbeiTownship58.4840283481000912637
麥寮鄉MailiaoTownship80.1668329681000913638
東勢鄉DongshihTownship48.3562179011000914635
褒忠鄉BaojhongTownship37.0552149811000915634
台西鄉TaisiTownship54.0983276761000916636
元長鄉YuanchangTownship71.5872301501000917655
四湖鄉SihhuTownship77.1189279461000918654
口湖鄉KouhuTownship80.4612315151000919653
水林鄉ShueilinTownship72.9582301121000920652
合計YunlinCounty1290.832672849010009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雲林縣位於東經120°0′10″—120°43′24″、北緯23°28′—23°49′56″。東為古坑鄉草嶺,西為口湖鄉外傘頂洲,南為口湖鄉外傘頂洲,北為麥寮鄉許厝寮。中心位置為虎尾鎮虎尾,位於東經120°25′27″、北緯23°42′30″。該縣境內東西最長距離為50公里,南北最寬跨度為38公里,總面積1290.8351平方公里,是台灣島11縣之中,唯一一個不與任何直轄市(台灣地區)相鄰的縣份。
該縣東界南投縣,北沿濁水溪與彰化縣接壤,南界以北港溪與嘉義縣毗連,西臨台灣海峽。附屬島嶼有外傘頂洲、統汕洲及海豐島。

地形地貌

雲林縣地處嘉南平原,除斗六、古坑與林內鄉毗鄰山區外,其餘多屬平地。該縣約有90%的面積是平原,其他10%是丘陵。

氣候

雲林縣屬南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均溫22.8℃,1月均溫10.3℃,7月均溫27.6℃,年降水量1500毫米。

水文

雲林縣境界和境內的河流包括濁水溪(北部邊境)、新舊虎尾溪、清水溪、石龜溪、北港溪(南部邊境)。全台灣最長河流濁水溪流經雲林縣麥寮、崙背、二崙、西螺、莿桐、林內鄉,從麥寮鄉許厝寮流入台灣海峽;清水溪在雲林及南投交界處注入濁水溪;北港溪流經雲林縣斗六市、斗南鎮、虎尾鎮、土庫鎮、大埤鄉、北港鎮、口湖鄉、水林鄉、古坑鄉,從口湖鄉流入台灣海峽。

人口民族


雲林縣經濟落後造成人口的外流,全縣人口從1971年的80多萬人降至2006年不足75萬人,是中部地區唯一人口負增長的地區。斗六、虎尾與西螺三鎮人口集中。
雲林縣總人口728490人(2006年),人口密度564人/平方公里。
雲林縣總人口722858人(2010年)(台灣的第12位),農業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達50%左右。人口密度560.0人/平方公里。
雲林縣人口為漢族。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雲林縣是水資源不平衡區域。集集攔河堰及附屬工程每天可提供86萬立方米公共用水,湖山水庫與集集攔河堰聯合運作,加上瑞峰水庫、地下水資源、伏流水運用管理、雨水利用、海水淡化、回收水再利用等多項措施配合,可滿足雲林縣發展的需要。

植物資源

雲林縣植物資源有西施花、山豆根、火燒栲、黃杞、烏心石、台灣山香圓、雲葉、山車、蛇木、江某、鴨腳木、烏材柿、烏材、千金藤、金線吊烏龜、粉防己、蓮葉葛、萬龍、萬兩金、鐵雨傘、飛蛾子樹、玉山紫金牛、萬兩金、鐵雨傘、紅骨雨傘子、台灣白花藤、鹽酸仔藤、白校攢、九攢、拘那花、九荊、棱果榕、大葉榕、豬母乳舅、烏皮九芎、烏雞母、奮起湖野茉莉、山油點草、竹葉草、香楠、瑞芳楠、鹿仔樹、苦楝、楝樹、苦苓、猩猩草、流血樹、小梗木姜子、小梗黃肉楠、狗頭芙蓉、狼尾草、台畜草一號、粿葉樹、雞屎藤、牛皮凍、蔓荊、白埔姜、烏斂莓、木荷、刺桐等59種。

礦藏資源

雲林縣東部有煤礦。
1980年,在台西一帶探明有淺海油氣田。

經濟


綜述

2011年雲林縣GDP114.1億美元,2012年GDP達到115.2億美元,人均GDP1.622535萬美元,在台灣各市縣排名中位列第20位(末位)。雲林縣人均GDP在台灣各市縣排名雖然最低,但卻高於1.5萬美元,已達到世界發達地區標準。

第一產業

雲林縣特產簡介
雲林縣特產簡介
雲林縣為台灣農業大縣,以種植業和養殖漁業為主。農產品佔台灣農產品的70%,蔬菜佔台灣蔬菜的80%,水果佔台灣水果的60%;雲林外海自古便是優良的漁場,沿岸地區養殖魚塭發達。
雲林縣農業發達,盛產水稻、甘薯、玉米、甘蔗、花生、薄荷、蒜頭、柳丁、花卉、蔬菜、酸菜、木瓜、黃麻、竹筍、蘆筍等。大米產量居台灣省第三位,花生佔台灣省一半,薄荷產量佔台灣省90%強。家禽飼養也居台灣各縣之首。著名農產品有西螺稻米、斗六文旦、古坑竹筍、北港花生等。
雲林縣的漁業中心分別是金湖港、台西港、三條侖港、箔仔寮港。全縣的養殖漁業以淡水水養殖業為主,主要分佈於沿海的麥寮、台西、四湖及口湖四鄉。
雲林縣特產簡介圖冊

第二產業

雲林縣工業以製糖為主,居全省各市縣第二位。其它工業有食品、紡織、電子、塑膠、橡膠、金屬加工、木竹加工等。該縣西螺鎮的醬油、大埤鄉的酸菜、草嶺的苦茶油等地方特產均享譽已久。
雲林縣早期的經濟活動以農業種植與水產養殖為主,工業型廠商不多,僅有食品加工大廠、小型家庭工廠,沒有任何具群聚特色的工業存在;在開發海線石化工業園區與山線斗六工業區以後,才開始引進大型、原材料製造、傳統工業廠商,雖然有效的大幅增加該縣的工業生產總值與從業人員薪資所得,但是仍然稱不上為擁有工業體質的縣。隨著傳統製造型廠商外移及高科技工業無法持續的引進,雲林縣只有海線的石化工業維持發展,其它鄉鎮或工業區都欠缺具影響力的工業投資,未來海線區域將成為以六輕為中心的工業群聚都市區域。
該縣工業主要集中在斗六市、虎尾鎮、北港鎮與斗南鎮。
該縣主要發展資本與技術密集工業,主要的工業區有:以農村工業為主的元長工業區;屬於綜合工業區的豐田工業區、大將工業區、斗六工業區;全台最大的石化工業區麥寮六輕工業區,也就是台塑六輕也包含了其他的台塑關係企業;高科技產業的中部科學園區虎尾基地、雲林科技工業區以及建設中的雲林離島工業區、斗六絲織工業區等。

第三產業

該縣工商業不夠發達,到90年代中期,全縣商業家數為2.4萬家,其中製造業為2400家,佔十分之一。

社會


截至2010年,雲林縣有特殊教育學校1所、大學5所、高中11所、高職7所、醫院3家,鐵路、高速公路、省道、港口、大橋等水陸交通線縱橫交錯、四通八達。

教育

特殊教育
雲林特殊教育學校
高等教育
台灣虎尾科技大學
環球科技大學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分部)
中華科技大學(古坑校區)
高中職
斗六高級中學虎尾高級中學斗六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
北港高級中學天主教文生高級中學西螺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土庫高級商工職業學校天主教永年高級中學北港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縣立麥寮高級中學天主教正心高級中學虎尾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縣立斗南高級中學私立大成高級商工職業學校私立維多利亞實驗高級中學
私立揚子高級中學私立大德工業商業職業學校私立義峰高級中學
私立巨人高級中學

醫療衛生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
慈濟醫院斗六門診部

交通


鐵路
台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
林內車站、石榴車站、斗六車站、斗南車站、石龜車站
縱貫鐵路由東部貫穿境內,其中以斗六、斗南為主要停靠站,班次較為密集。
台灣高速鐵路雲林車站(2011年通車)
高速公路
“國道”一號(中山高)
西螺交流道
斗南交流道
雲林系統交流道(連接台78線)
“國道”三號(福高)
斗六交流道
古坑系統交流道(連接台78線)
省道
台1線
台1線
台3線
台17線:濱海公路。
台19線
高鐵橋下雲林段道路西螺土庫段。
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口湖白水湖段。
台78線:東西向快速道路,台西古坑段。
客運
台汽客運、統聯客運、聯營客運、嘉義客運都有車經過雲林縣境內。
縣內公車以台西客運為主,路線可達縣內各鄉鎮,斗南、斗六、虎尾為重要的發車、轉運站。
港口
麥寮工業專用港:六輕計劃之麥寮港,航道於中潮位時水深達24米,可供26萬噸級之船舶進出,不但將成為台灣最深之港口,同時也是第一座由民間投資開發興建之工業專用港。也是台灣首座民營興建港口,開發完成後年貨物吞吐量第一期可達6000萬公噸,港域面積476公頃。
大橋
該縣交通便利,鐵路縱貫南北,高速公路網跨西螺大橋(1940米,台灣最長的鐵路橋)和中沙大橋(2345米,台灣最長的公路橋)。

文化


雲林縣民俗民風:大廍花鼓、布袋戲、北港牛墟、北港上元燈節·天后聖誕繞境。
大廍花鼓
雲林縣廣大的鄉野,延續著不少民俗藝陣,其中褒忠鄉大廍村的花鼓盛名遠揚。
花鼓陣又名“大鼓花”、“鼓花陣”、“大鼓弄”或“翻鼓陣”,相傳始於明鄭時代,鄭軍退守台灣之後,實行屯田制度,士兵在農休時,溫習武藝,眾人則在一旁跳躍吶喊,擊鼓助興;入清以後,就改以花鼓的形式在民間流傳下來,主要盛行於嘉南平原及高屏一帶的農村,是在廟會及農暇時演出迎神娛樂的俚藝。
花鼓陣基本上需要頭旗1人,鼓手1人,涼傘2人,鑼鼓手各2人,也可增加人數,使陣容更加浩大。在頭旗前導下,以大鼓為核心,隊員們開步屈膝,銅鑼圍住大鼓邊敲邊扭,涼傘則旋轉穿梭串場,整組人以兩拍節奏和七步步伐變化隊形,先拜旗、打圈,接著舞出跳四門、空穿、什花、蜈蚣陣、穿鑼、開花、龍門陣、八卦陣、金玉滿堂等陣式。
布袋戲
雲林布袋戲館
雲林布袋戲館
布袋戲
布袋戲
早期台灣許多的迎神廟會場合里,布袋戲是最常看到的民間戲曲表演之一。一座簡陋的戲台,幾尊能上天入地的戲偶,便使台下的觀眾看得如痴如醉,不比巨星演唱會遜色,俗話說“做戲憨,看戲狂”,便生動道出昔日布袋戲受歡迎的程度。布袋戲俗稱“掌中戲”或“小籠”,相傳於明朝時,有位落第秀才,到廟裡問得一卜,“功名威赫歸掌上,榮華富貴在眼前”,名落孫山後,編寫劇文,以布偶演出,沒想到大受歡迎,就此發展出現今的布袋戲。布袋戲發源於福建泉州,原本只是“上有木雕小台閣,下垂藍布”的簡陋舞台,到了清代才發展出精雕細琢的戲台與戲偶,清代以後便已發展成風行民間的劇種。布袋戲於道光、咸豐年間從福建傳入台灣,由最初的唐山師傅帶來走江湖的籠底戲,演變成熱鬧喧嘩的北管戲,鏗鏘明快的節奏配上跑馬、對打、跳花窗、擺陣等的特技演出,精彩逗趣地走入民間生活。50年代后,布袋戲發生了重大的變革,絢爛華麗的金光戲取代了傳統的布袋戲,后場的北管演奏變成了唱片播放,木偶也長大到本來的二倍有餘,連原雕刻雅緻的戲台彩樓也加上了霓虹燈和乾冰等特效,甚至還搬上電視演出,擺脫傳統的野台形式,造成相當大的轟動。布袋戲徹底地本土化了,但卻也失去了質樸的鄉土俚藝本質。至今台灣仍有400多個布袋戲團,雲林縣佔有六分之一,其中有兩個重要流派,堪稱是台灣布袋戲的重鎮。在本土文化尋根熱的潮流下,南北各地設立多處的布袋戲文物館,此外民間成立了多支小學生劇團傳揚傳統藝術。
北港牛墟
北港牛墟
北港牛墟
北港牛墟位於北港大橋右側,是昔日台灣規模最大的牛市集。每月3、6、9日的一大清早開市,到中午才散去,在70年代的鼎盛時期,牛隻交易量曾高達1000頭以上。
北港牛墟已有三百年歷史,早期農業社會中,不管是耕種、載貨、交通都要依賴牛隻,各地開始有買賣交易的市場。北港位在農產集散地,又靠近港口,牛墟規模也最大。
北港上元燈節·天后聖誕繞境
北港朝天宮是台灣300多座媽祖廟的總廟,香火鼎盛,每年春節至農曆3月底是進香旺季,由於其間跨越了元宵節上元燈會和媽祖生辰兩大盛會,吸引了上百萬信徒由全台各地擁入北港參謁,繞境遊行、藝陣班弄、煙囂炮花、香客如潮。
朝天宮的年度慶典活動中,以元宵節的上元燈會及媽祖生辰的繞境最盛大。朝天宮的上元燈會相傳已有300餘年傳統,昔日家家戶戶都會在元宵夜掛上巧費心思的燈籠,將街道點綴的亮如白晝。現在的上元燈會集中在朝天宮文化大樓舉行,燈期長達一個月,每年都展出許多製作精巧的大型花燈,廟四周也掛起壯觀成排的平安燈籠。
天后生辰的繞境活動由來已久。朝天宮媽祖迎自湄洲,清代時每年皆需在生辰之前回祖廟謁祖進香,早先皆由笨港直接渡海回湄洲,回程時則從安平港登陸。由於相傳3月19日為當年樹壁恭奉媽祖抵達笨港之日,意義重大,於是也選定此日回笨港,並繞境求安祈福。
北港媽祖在3月19、20日兩天出巡繞境,由自願者組成“轎班會”扛神轎遊行,各種陣頭、藝閣相隨,穿梭在北港市區的街頭巷尾,蜿蜒長達數公里。遊行路線上的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豐盛的牲禮設香案祭拜,待神轎來到,便燃放鞭炮恭迎,炮放得越多越響亮,就表示福氣越旺,將大發利市。此時神轎必須停下接受歡迎,驚天動地的炮花就在轎班腳下霹靂啪啦地炸開,身陷炮海中的轎班們不得不就地跳躍著“踩炮”,以降低鞭炮爆炸的威力。繞境行列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絢爛奪目的藝閣。藝閣表演早在唐宋年間就已流行於民間廟會,由童子裝扮成忠義傳奇故事中的人物,站在亭台樓閣的布景平台上供人欣賞,後來為了配合繞境,由數人扛著布景平台遊行表演。隨著時代進步,又改為置於牛車上,節省人力。到近代,乾脆搬上長達10餘米的大卡車,並搭配高科技奇幻燈光及乾冰。

旅遊


景點列舉

雲林縣風景名勝
雲林縣風景名勝
雲林縣旅遊景點有:華山風景區、古坑草嶺風景區、古坑樟湖風景區、北港朝天宮、劍湖山世界、外傘頂洲、石壁、西螺大橋、西螺風情、建德寺地母廟、斗六湖山岩、海清宮、馬鳴山鎮安宮、五條港安西府、廖家祠堂、台灣寺廟藝術館、白馬山菩提講堂、振文書院、虎尾街役所、虎尾合同廳舍、虎尾街役長官邸、古坑綠色隧道、古坑華山咖啡、古坑福祿壽酒廠(酒博物館)、虎尾糖廠及糖廠公園(同心公園)等。
劍湖山世界圖冊來源

景點介紹

華山風景區
華山
華山
位於古坑鄉與梅山鄉交界處,風景區主峰大尖山高1299米,為雲林縣第二高峰,僅次於石壁山。前往華山風景區,沿途儘是起伏綿延的丘陵地,茶園、竹林一路相伴。大尖山因為空氣清新,視野遼闊,加上登山步道修繕完整,故一直為雲嘉地區的郊遊路線。登山步道多在茶園、檳榔樹下穿梭,途中有幾處位於茶園內的茶藝館,視野良好,天氣晴朗時,甚至可遠眺台灣海峽。
草嶺風景區
草嶺風景區
草嶺風景區
草嶺風景區地處雲林東部山區,清水溪和竹篙水溪兩條河流隨地勢起伏彎曲,形成多處自然景緻,昔日號稱“草嶺十景”。草嶺地區處於斷層帶上,在近代幾次地震山崩、狂風暴雨的衝擊下,地貌變得更加突兀。由於1999年集集大地震,而形成“新草嶺潭”。游草嶺以草嶺本庄為中心,再循路標前往各景點。新草嶺潭面積廣闊,寬百餘公尺,前後長達5公里,是最新形成的天然水庫,蓄水量相當於石門水庫。蓬萊瀑布素有“草嶺第一景”之稱,瀑高約30米,水勢頗為壯觀。峭壁雄風是一塊大石壁,由新草嶺潭直矗而上,氣勢雄偉。
草嶺風景區圖片
北港朝天宮
北港朝天宮
北港朝天宮
位於雲林縣北港鎮義民路。該宮因主峰媽祖,故又名北港媽祖廟。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樹德和尚在北港建立一個小祠,供奉從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恭請的媽祖像,是為北港朝天宮的始建。后易茅為瓦,並數次修繕、擴建。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因地震倒塌。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成今日之規模。朝天宮為中國宮殿式建築,分為四進——山門、正殿、慈航殿、聖父聖母殿。山門前有廣場,石牆石地。山門分左中右三個門,中門為山川門,門前有一對蟠龍石柱和石獅,左右各稱龍虎門,楹下各有一對石盾,三個門上均雕刻裝飾。正殿供奉媽祖,故又名媽祖聖母殿,進深13米,頂有三層,用琉璃瓦覆頂;東西兩邊各有一廂,供奉註生娘娘、境主公和福德正神。慈航殿又名中室,供奉慈航道人(即佛教的觀音),左室為三界公殿,供奉三官大帝,右室為五文昌殿,供奉五文昌。後為供奉媽祖父母的聖父聖母殿和供奉歷代住持神主開山廳。朝天宮因具有濃厚的宗教氛圍和眾多的文物古迹,1972年遂被定為台灣省宗教紀念物觀光區,1985年被台灣當局定為二級古迹。
北港朝天宮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