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芒營鎮

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下轄鎮

白芒營鎮,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轄鎮,地處江華瑤族自治縣的西南部,全鎮總面積184平方千米,戶籍人口57524人(2018年),轄1個社區、32個行政村(2019年)。境內207國道縱貫南北,S355省道、白福公路橫穿東西,是湘、粵、桂三省(區)的十字路口,素有“三省通衢”之美譽。

歷史沿革


1955年冬,白芒營區劃歸江永縣轄。
1958年10月,白芒營區復歸江華瑤族自治縣。
白芒營鎮
白芒營鎮

行政區劃


2019年,白芒營鎮下轄1個社區、32個行政村:
名稱電話區號
白芒營社區0746
車下村0746
聯合村0746
角塘村0746
平澤村0746
黃泥江村0746
魚古灣村0746
牛趾窩村0746
大山腳村0746
石碧塘村0746
上馬石村0746
羊頭山村0746
驥馬塘村0746
白飯洞村0746
草坪村0746
秦岩村0746
神仙洞村0746
沙井村0746
蒙家地村0746
岩口鋪村0746
柏家村0746
珠郎塘村0746
二壩村0746
瓮水村0746
白牛山村0746
大塘背村0746
撥干村0746
牛趾田村0746
齊心村0746
社灣村0746
新五庵嶺村0746
蓮山村0746
小貝社區村0746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白芒營鎮地處江華瑤族自治縣西南部,距離縣城沱江37千米,東與江華瑤族自治縣的小圩鎮、南與濤圩鎮、北與大路鋪鎮相鄰,西與廣西區富川縣福利鎮、石家鄉接壤,全鎮總面積184平方千米。
白芒營鎮
白芒營鎮

自然資源


白芒營鎮有耕地達41190畝,其中水田33261畝,13.428萬畝山場、林地。全鎮水系發達,共有大小河流13條,山塘水庫29個。

人口民族


2017年,白芒營鎮常住人口34746人。
2018年,白芒營鎮戶籍人口57524人。
白芒營鎮
白芒營鎮

經濟


白芒營鎮黨委、政府大力發展“三種經濟”,全力推進“三化”進程,大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國民經濟保持穩定、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各項社會事業繁榮進步,人民生活繼續改善。2003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完成2.51億元,工農業總產值完成1.62億元,財政收入完成37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25元。幾年來,全鎮建立了萬畝蔬菜基地、萬畝烤煙基地,千畝美國紅提基地;以秦岩旅遊風景區為龍頭的旅遊業迅速發展。
江華瑤族自治縣政府官網2020年3月資料顯示,白芒營鎮每年保持烤煙種植面積1.5萬畝,為永州市烤煙大鎮;全鎮柑橘種植面積10000多畝;養殖龍頭企業有投資2億元的珠郎塘村萬頭奶牛場、兩家投資4000萬元年產萬頭生豬養殖基地及22家規模生豬養殖;加工業有年產值5000萬的機電公司、農副產品加工15家,制香廠23家。
2018年,白芒營鎮有工業企業33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2家。
2019年,白芒營鎮完成地方生產總值12.95億元,財政總收入636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85億元,銀行存款達10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約1.4萬元。
“十三五”發展的總體思路和目標是:以“神州瑤都”建設為總攬,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民營活縣、產業強縣、開放興縣”戰略,按照“生態文化旅遊發展區、綠色農業發展區、城鎮工貿發展區”的功能布局,全力打造“瑤族生態旅遊勝地、新興工業縣、綠色農業基地、邊貿物流中心、文明幸福之鄉”,努力建設全國民族經濟強縣,確保如期脫貧摘帽,為實現全面小康江華而奮鬥。“十三五”時期,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10%以上,到2020年突破16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5000元;累計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5%以上;財政收入實現翻番,到2020年突破20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74億元,年均增長13%以上;工業實力進一步增強,規模工業總產值達到200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打造形成5個以上10億級企業。

交通


白芒營鎮境內207國道縱貫南北,S355省道、直通廣西富川縣的白福公路橫穿東西,是湘、粵、桂三省(區)的十字路口,素有“三省通衢”之美譽。

旅遊


白芒營鎮有國家3A級秦岩風景區、新五庵嶺村的中共秦山區支部紅色文化旅遊基地、漕渡村“趕鳥節”,上中村“花炮節”、五庵嶺村“黃龍節”等組成白芒營特色的民俗旅遊。
秦岩風景區位於白芒營鎮秦岩村秦山(吳望山),相傳為秦始皇開疆屯兵之遺址,是江華八景中頗有影響的勝景溶洞,屬喀斯特地貌。秦岩千姿百態,勝景宜人。全長3.8公里,其中地下水路1000米,洞內約6.8萬平方米,深洞蜿蜒曲折,懸壁高掛,石漿鐘下乳,琳琅滿目,全岩三個溶洞(即“桃源洞”,“水晶洞”,“天仙洞”),洞洞相連,景景奇妍。桃源洞中“玉鼠偷桃”、“玉犬望臘”、“石龍河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水晶洞中,泉水清澈見底,兩崖石壁、鍾乳,千姿百態,意境幽深。仙人洞中種種傳說,則神秘莫測,令人遐想連篇。秦岩石刻有非常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自秦至清以來,關於“秦岩”的傳說故事,在湘南一帶廣為流傳。
“秦岩石刻”現保存自秦至清以來歷代文學家、書法家及文人墨客摩崖石刻13方,最大的長193厘米,碑刻集中,保存完好,字跡清晰可辨,對研究“秦岩”的歷史和觀賞“秦岩”景物有很高的參考價值。秦岩石刻尤為獨特的是秦岩洞口的摩崖石刻“秦岩”二字為蔡邕所書。
2002年“秦岩深處”風景旅遊區被進一步開發挖掘,一個鮮為人知的秦岩景觀,一個絢麗多彩的人間仙境將盡情地展現各位遊客的面前。“吳山呈祥別有洞天藏錦繡,萌嶺映輝更留福地覽馮城”。

獲得榮譽


白芒營鎮先後創建成國家級、省級生態鄉鎮,省、市級安全生產示範鄉鎮,市文明村鎮,市烤煙大鎮。
白芒營鎮
白芒營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