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9條詞條名為張立軍的結果 展開
- 北京朝陽中西醫結合醫院腋臭主任
- 中共舟山市普陀區委書記
- 江蘇省無錫市人民政府秘書長
- 中央第三巡視組組長
- 九江市修水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 河南理工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講師
- 內蒙古能源發電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
- 平涼市中級法院辦公室副主任
-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研究員
- 遼寧工業大學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教授
-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
- 泰安市泰山區邱家店鎮劉家莊村黨支部委員
- 富錦市二龍山鎮司法所所長
- 太原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新聞宣傳處處長
- 內蒙古民族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研室主任
- 吉林省教育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處處長
- 河西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 北京京仁醫院專家
- 北京永中軟體公司總經理
- 天津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教授
- 吉林大學教授兼博士生導師
- 永平縣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
- 呼市新城區政協副主席
- 瀋陽農業大學教授
- 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
- 天津職業大學導師
- 無錫市人民政府秘書長
- 秦朝漆器藝人
張立軍
河南理工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講師
張立軍,男,1982年9月出生於遼寧凌源。2006年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2011年赴河南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任教至今。
2006年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同年獲地質學學士學位;
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作為國家公派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赴澳大利亞Deakin大學進修古生物學;
2011年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博士學位。
2011年赴河南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任教至今,主要從事《古生物地層學》課程的教學工作。
在攻讀博士和參加工作期間,先後承擔和參加省部級科研課題7項,其中主持科技導報“博士生創新研究資助計劃”1項,河南省生物遺跡與沉積礦產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中國石油化石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開發分公司基礎性研究項目2項,先後組織和參加第10屆、11屆國際遺跡組構研討會及第5屆國際腕足動物大會,發表論文11篇,其中4篇被SCI收錄。
2002.09-2006.06,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地球科學學院, 地質學專業, 本科/學士, 導師:龔一鳴教授
2006.09-2011.12,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地球科學學院, 古生物與地層學專業, 研究生/博士, 導師:龔一鳴教授
2009.12-2010.12, 澳大利亞 Deakin大學,生命科學院,古生物系,國家公派留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導師:Prof. Guang R. Shi
2011.12-2018,河南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河南省生物遺跡與沉積礦產重點實驗室,講師
2005.01-2007.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西晚泥盆世碳循環與環境-生物耦合關係研究,項目編號:40472020),參與者;
2006.09-2009.09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開發分公司基礎性研究項目(南方泥盆系定量岩相古地理與油氣預測,合同編號:G0800-06-ZS-347),參與者;
2006.12-2009.12 南方泥盆紀優質烴源岩發育的地球生物學環境,合同編號:G0800-06-ZS-319(D),參與者;
2009.01-2011.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動藻跡(Zoophycos)的地球生物學研究,項目編號:40872001),參與者;
2010.03-2011.06 科技導報“博士生創新研究資助計劃”,項目編號:kjdb200902-8,負責人;
2011.01-2013.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莓狀黃鐵礦對古氧相和硫循環的示蹤研究,項目編號:41072252),參與者;
2011.01-2012.12:“華南晚古生代動藻跡(Zoophycos)的地球生物學研究”,河南理工大學生物遺跡與沉積礦產河南省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編號:OTMP1001,負責人;
1. 張立軍, 龔一鳴. 華南晚古生代Zoophcyos時空分佈及其控制因素 . 科技導報,2011,29(31):18-28 (封面論文).
2. 張立軍, 龔一鳴, 馬會珍. 華南泥盆紀遺跡化石及遺跡相. 古地理學報,2011,11(4):397-418.
3. 張立軍,龔一鳴. 四川后高坪地區晚泥盆世植物和遺跡化石的新發現. 地層學雜誌, 2009, 33 (2): 138-146.
4. 龔一鳴, 張立軍, 吳義布。秦皇島石炭紀糞化石。中國科學 D輯, 2009, 39 (10): 1421-1428.
5. 馬會珍, 張立軍, 龔一鳴. 華南泥盆紀Chondrites的特徵及其對古氧相的示蹤. 地球科學進展, 2010, 25(9): 966-1003.
6. 吳義布, 龔一鳴, 張立軍, 馮啟. 華南泥盆紀生物礁演化及其控制因素. 古地理學報, 2010, 12(3): 25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