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發平

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鍾發平,男,1965年8月出生於湖南。現任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998年,鍾發平博士帶領團隊成功自主研發出了連續化帶狀泡沫鎳。2003 年9 月,鍾發平博士帶領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證所上市。2014 年10 月,鍾發平博士主導的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與吉利集團、長安汽車、雲內動力組建中國油電混合動力總成系統技術平台。

先後兩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並獲得中科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個人經歷


工作站鍾發平
工作站鍾發平

早年經歷

鍾發平早年就讀於中南大學,1991年獲武漢大學理學博士學位以後,在中國科學院儲能材料博士后工作站工作,1993年開始任清華大學現代物理學副教授

工作經歷

1998年,鍾發平博士帶領團隊成功自主研發出了連續化帶狀泡沫鎳。
2003 年9 月,鍾發平博士帶領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證所上市。
2014 年10 月,鍾發平博士主導的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與吉利集團、長安汽車、雲內動力組建中國油電混合動力總成系統技術平台。

人物事件


20世紀90年代,二次可充電電池的研究成為世界各國的研發重點。為此,當時正在清華大學執教的鐘發平博士被借調到原國家科委國家儲能材料工程中心暨鎳氫電池中試基地,擔當總工程師重任,負責國家“九五”和“863”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鎳氫電池生產關鍵技術及成果轉化。但在當時,作為鎳氫電池生產關鍵材料的連續化帶狀泡沫鎳,只有美、日、法等少數幾個國家能夠生產,外商們因此漫天要價,限制了國內鎳氫電池的發展。
1998年,鍾發平博士懷抱“科技興國,產業報國”的理想與信念,毅然回到家鄉創辦企業。他帶領團隊刻苦攻關,最終成功自主研發出了連續化帶狀泡沫鎳,填補了我國新能源材料領域的一項空白,打破了西方國家在該領域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和市場壟斷,並用短短几年時間就為全球1/3的鎳氫電池關鍵材料打上了“MADE IN CHINA”的烙印。
2000年11月,鍾發平博士在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作《定位國際舞台 構築世界高能電池材料王國》的典型發言,時任科技部部長的朱麗蘭接見他時說:“你為中國電池界幾代人爭了口氣”。
2003 年9 月,鍾發平博士帶領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證所上市。在帶領公司參與國際市場的過程中,鍾發平清醒地認識到,國內企業如果想在國際高端產業分工當中擁有話語權,就必須在技術和產品上持續創新,必須走產業化、國際化和高度集約化的路線。
公司緊跟全球高技術產業趨勢,全面融入國際尖端分工體系,2008年起與世界500 強的豐田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成為豐田凱美瑞、雷凌、卡羅拉及亞洲龍等混動車型動力電池在華的主要本土供應商。
2014 年10 月,鍾發平博士主導的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與吉利集團、長安汽車、雲內動力組建中國油電混合動力總成系統技術平台,該總成系統(CHS 系統)被專家組鑒定認為“該成果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填補了國內混動系統中採用動力分流技術實現深混的技術空白。
在其帶領下,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打通了從先進電池、汽車動力電池能量包到油電混合動力汽車總成系統、電池回收系統的完整產業鏈,成為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