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公主
梅花公主
梅花公主,姓劉名禮劉,小名梅花,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女兒,下嫁真定郡功曹郭昌(今藁城市梅花村人)的孫子郭璜為妻。
梅花村村名就源於梅花公主的名字。河北省藁城市梅花村地處藁城、欒城、趙縣三縣交界處,自古為一方商貿之重鎮。梅花,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梅花人,知書達理,淳厚儉樸,人稱有梅花公主之遺風。
梅花公主的傳說,因年代久遠,史載不詳,在人們的意識中已被漸漸淡忘,唯一可查的資料是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藁城縣馬庄村林翰儒先生(1889-1974)所著《藁城鄉土地理》一書:“梅花鎮,在城南四十里,相傳昔有梅花公主居此,一方之人咸受其益。及公主歿,其村以公主之名名之,稱曰梅花,示不忘也”,民國二十二年(1933)藁城縣第四次修縣誌,對梅花村名來歷記載,也採用《藁城鄉土地理》之說。可嘆的是上述資料所提供的信息也不過是“相傳”而已。
“昔有梅花公主”之“昔”是指哪個朝代呢?八十多年前林翰儒先生的依據是什麼?僅僅是依據梅花村東的皇姑墳(史書記載名為郭主墓)遺址?這些疑點也都無據可查了。
另據一九九五年十月三日,日本訪華代表團到梅花村參觀訪問,(一九三七年農曆九月九日,日本侵略軍屠殺梅花村民1500多人,史稱“梅花慘案”)日本國中央大學學生部長、經濟學部教授姬田光義先生到慘案倖存者家交談,他曾主動說,梅花村名源於梅花公主,梅花公主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女兒。翻開《後漢書》得到證實。
一、光武帝劉秀的政治聯姻
劉秀,蔡陽(今湖北棗陽縣)人。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第九代孫,公元二十二年聚眾起兵,二十三年,二十九歲的劉秀大破王莽精銳兵團,同年娶十九歲的同鄉陰麗華為妻。后奉更始帝劉玄之命,劉秀到河北招兵買馬,駐軍宋子縣城。(梅花村東南七公里宋城村,村南一里尚殘存古宋子縣城遺址,今屬趙縣)聽說一個叫王郎的在邯鄲稱帝,力量很強大,並已下令捉拿他。擺在他面前三條路:一是向王郎投降,二是向洛陽的劉玄求救兵,三是自己另立山頭。他選擇了第三條路。為擴充軍事力量,他首先選定河北省最大的武裝集團首領,擁有十餘萬軍隊的真定王——劉揚。劉揚是西漢景帝第八代孫,財力、軍隊都可謂舉足輕重,卻正準備和王郎的軍隊聯合。當時劉秀的處境十分危險,就請劉植去找劉揚說和。劉揚答應與劉秀聯合,並將姐姐的女兒郭聖通許配給他。次年,劉秀率劉揚的十萬大軍一舉攻下邯鄲,殺了王郎,奪取河北。關於這段史實,《後漢書》記載:“時真定王劉揚起兵以附王郎,眾十餘萬,世祖譴植說揚,揚乃降。世祖因留真定,納郭后,后即揚之甥也,故以此結之。乃與揚及諸將置酒郭氏漆里舍,揚擊築為歡,因得進兵拔邯鄲,從平河北”。
公元二十五年,劉秀公開背叛劉玄,自己在今河北省高邑縣建立東漢王朝,封他的上司劉玄為淮陽王。
歷代帝王,宮內最大的事莫過於選皇后和立太子。在這個問題上劉秀很為難。平心而論,想選陰麗華,他年輕時就向人說過“做官當做執金吾,(皇帝出巡時的武裝侍衛頭目)娶妻當娶陰麗華”,可見陰麗華是他故鄉一帶最漂亮的姑娘之一,他是愛之甚深的;但他不能不考慮江山是郭聖通的舅父劉揚給的。陰麗華的娘家是平民,郭聖通的娘家可就非同小可了,況且新建政權還不是十分穩固。陰麗華也是個聰明人,她看透了劉秀的心思,便對劉秀說,我沒兒子,郭聖通已生了兒子,應立她為皇后。於是,劉秀就立郭聖通為皇后,郭聖通所生的兒子劉強為太子。《後漢書》記載:“帝以後(陰麗華)雅性寬仁,欲崇以尊位,后固辭,以郭氏有子,終不肯當,故遂立郭皇后”。
二、郭聖通皇后失寵
建武四年,(公元28年)陰麗華在河北元氏縣生下第一個兒子之後,為了自己當皇后和兒子將來能當上皇帝,開始向郭聖通發起進攻。她利用朝內大臣和高級將領幾乎全是自己湖北同鄉這一優勢,結黨營私,建立自己的權勢網路,陰麗華及開國功臣們的同鄉情結,使劉秀的意志受到嚴重影響。後來,劉秀多次遠征,只帶陰麗華一人,而將郭聖通丟在皇宮,這無疑是個十分危險的信號。這一切,郭聖通不可能沒有察覺,但她認為自己娘家是西漢皇族,本人又是東漢皇后,再說她娘家的功勞劉秀也不會輕易忘記的,加之她為人耿直,不善交際,自然就沒人為她說好話。受到冷遇之後,她不但不忍,反而對劉秀和陰麗華冷嘲熱諷,說劉秀忘恩負義,使劉秀大為惱火。此時,又出了一個火上加油的事:真定王劉揚(郭聖通的舅舅)欲起兵謀反,被劉秀的大將耿純(宋子縣人)殺掉。此事更堅定了劉秀廢掉郭皇后的決心。同時他也認為目前江山穩固了,還怕什麼?於是,劉秀於公元四十一年十月十九日突然發布正式詔書說“皇后郭聖通,仗恃她的權勢,心懷怨恨,經常不聽我的命令,不能照顧教養非她所生的皇子,宮庭之內,其它皇子見了她如同小雞見了老鷹一樣,既沒有相愛的品德,卻有呂雉、霍成君(西漢兩個殘酷皇后)的手段,豈能把我的兒子及國家大業託付給她?今派宰相戴涉,皇族族長劉吉,前去宣布我的命令,郭聖通立即交出皇後印,並取消她的皇后封號。貴人陰麗華是我故鄉的良家婦女,是我當小民的時候嫁給我的,已經與我三年不見面了,應該立為皇后。這是一件不幸的變故,官員們不要送禮慶賀,特此公告。”
詔書原文是這樣的:
“皇后懷勢怨懟,數違教令,不能撫循他子,訓長異室。宮闈之內,若見鷹鷲,既無關睢之德,而有呂霍之風。豈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戴涉,宗正劉吉,持節往諭,其上皇後印綬。陰貴人鄉里良家,歸自微賤,自我不見,於今三年。宜奉宗廟為天下母。異常之事,非國休福,不得上壽稱慶,特頒詔以聞。”
為了避免有人反對,劉秀的詔書是突然公布的,郭聖通意識到事情已不可挽救,黯然離開自己住了十六年的皇宮。以前陰麗華見了她要下跪,從此後,她卻要向陰麗華下跪,這對她這樣一個西漢皇族的女兒來說真是個莫大的羞辱。
兩年之後,劉秀又下詔書,將郭聖通所生的兒子劉強由太子降為東海王,陰麗華的兒子由東海王立為太子,對調。至此,陰麗華大獲全勝。
在劉秀看來,他廢掉郭聖通皇后的理由是充足的,但他還沒有完全忘記郭家的功勞,並常常為此事感到內疚。於是,劉秀封郭聖通的二兒子劉輔為中山王,封郭聖通為王太后;不久,又封劉輔為沛王,稱郭聖通為沛太后。後來,劉秀把郭聖通的弟弟郭況、五個兒子、堂兄郭竟、堂姐夫陳茂全都封了候王。另外,
還下旨將自己與郭聖通所生的女兒劉禮劉(梅花)嫁給郭聖通弟弟郭況的兒子郭璜,並封郭璜為皇室侍衛官。永平二年,郭況死,皇帝親自為他送葬,封節候,並讓郭況的兒子郭璜繼承候位。原文:“帝憐郭氏,詔況子璜尚淯陽公主,除璜為郎。永平二年,況卒,贈賜甚厚,帝親自臨喪,謚曰節侯,子璜嗣。”
郭聖通被廢九年後,她的母親郭主逝世,劉秀親自參加岳母的葬禮,十分隆重,並將岳父郭昌的棺柩與岳母合葬於梅花村東(郭主墓),還追封郭昌為陽安侯。
劉秀死去幾十年後,他的孫子肅宗路過藁城,到梅花村會見郭氏的後代,在郭氏家中設宴暢飲。並親自用豬、牛、羊上祭郭主墓。還賜給郭氏後代很多糧、錢。《後漢書》曰:“元和三年,肅宗北巡狩,過真定,會諸郭,朝見上壽,引入倡飲甚歡。以太牢具上郭主冢,賜粟萬斛,錢五十萬。”
劉秀對郭家的舊情不忘,得到了人們的讚揚。《後漢書》在評論中稱讚劉秀說:“郭后以衰離見貶,恚怨成尤,而猶恩加別館,增寵黨戚,至乎東海逡巡,去就以禮,使後世不見隆薄進退之隙,不亦光於古乎!”
三、梅花公主的不幸遭遇
有關梅花公主劉禮劉的資料,《後漢書》記載少而零散。
西漢景帝七世孫劉普被封為真定王,生有一男一女,兒子劉揚繼承了王位,女兒郭主(號,其名不詳)下嫁藁城梅花村郭昌(當時在真定郡任功曹);郭昌與郭主也生有一男一女,兒子郭況(梅花公主的公爹),女兒郭聖通(劉秀的皇后);劉秀與郭聖通生有五男一女,兒子劉強、劉輔、劉康、劉延、劉焉,女兒劉禮劉。劉禮劉小名梅花,封淯陽公主,奉命下嫁舅父郭況的兒子郭璜為妻。夫妻二人只生有一個兒子郭舉,郭舉長大與當朝大將軍竇憲的女兒結了婚。(詳見文後劉、郭世系表)誰知她兒子的婚姻竟導致了她郭氏家庭的滅頂之災。
竇憲以皇帝(劉秀的孫子)大舅子的資格被封為全國大將軍,后因謀反被下獄處死。梅花公主的兒子郭舉(封侍中,兼射聲校尉)因參與了岳父的謀反,株連他的父親郭璜一同下獄被處死。《後漢書》記載:“皇女禮劉,十七年封淯陽公主,適(嫁)陽安候長樂少府郭璜。璜坐與竇憲謀反誅。”郭舉的參與謀反,除了與他岳父這層關係之外,是否還與幾十年前他姥姑郭聖通皇后被廢有一定關係,史書上沒說,只有郭舉心中明白。皇帝一怒之下,把郭家所有的官職、封號全部免掉。梅花公主的封號被免,丈夫、兒子被殺,她和她的兒媳婦等人被皇帝派兵押解,流放到廣西合浦。《後漢書》原文:“永元初,璜為長樂少府,子舉為侍中,兼射聲校尉。及大將軍竇憲被誅,舉以憲女婿謀逆故,父子俱下獄死,家屬徒合浦。”(合浦:東漢初期設合浦郡,晉改為廉州縣,縣治在今廣西省)可惜死去的劉秀和郭聖通不知他們的女兒竟會有此大難,即使地下有知,又能奈其孫子何?1900多年前的合浦是歷代皇帝放逐罪犯的地方,人煙稀疏,土地荒蕪,梅花公主和她的家人們在合浦是怎樣生活的,住了多長時間,史書上沒記載,但她們最終回到梅花村定居則是可以肯定的。
四、史海鉤沉
梅花村東一公里有一處古代陵墓遺址,世代村民都稱之“皇姑墳”,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為皇姑墳廟日,方圓幾十里的人們都要到陵墓燒紙祭奠、磕頭祈禱。一九六二年三月三日,我(當年十歲)懷著好奇心隨著絡繹不絕的人流第一次來到皇姑墳,但見皇姑墳佔地約數畝,四周全是剛剛返青的麥田。陵墓遺址土丘起伏,最高處丈余。時值初春,嫩草泛綠,生機勃勃;舊年枯草在起伏的土丘上隨風搖曳,幾塊磚壘成的象徵性小廟星羅棋布,各村虔誠的善男信女三叩九拜,香煙繚繞,紙灰浮動。三處不知何時被盜的古墓尚存,洞口豁然,墓室暗而潮濕,有點嚇人,因年幼,沒進去看看,遺憾至今。幸喜家父於一九六四年秋下到墓室看過,據他說,古墓為磚墓,磚比現代磚大,經人鑒定為東漢磚,民間稱劉秀磚。墓室非民間墓室可比,確有皇家氣勢。墓道、墓室牆壁全是細雕的彩色花草、人物壁畫,千年風雨,幾經盜墓,壁畫彩片多已駁落。家父僅從墓室角落裡找到東漢年間鑄造的五銖銅錢一枚,磨洗后交我玩耍,惜早已丟失。一九六七年陵墓遺址建起磚窯,陵墓夷為平地,不少東漢古磚流落梅花、趙金、四德諸村。
歷史上關於此古墓的記載,認定此古墓為郭主墓,見明朝編印的《重印藁城縣嘉靖志》:“郭主墓:在縣城西南,郭主系西漢景帝七世孫恭王劉普之女,下嫁於藁城人郭昌,生子名況,封綿蠻侯,生女名聖通,為東漢光武(劉秀)皇后。郭主死後,光武帝親臨送殯,葬至藁城。后肅宗(劉秀之孫)至藁城,會郭昌子孫宴飲,以豬、牛、羊上祭郭主墓,賜其家甚厚。今(1534年)墓旁土丘甚多,疑皆郭主子孫附葬雲。”
既然郭昌與郭主夫婦合葬於此,不以男人名名之,卻以女人名名之,可見在古人的意識中,作為侯王之女的郭主是不應該受到男尊女卑觀念約束的。
梅花公主從遙遠的廣西合浦返回故鄉定居之後,為村民做了不少好事,她死後,做為郭昌的孫子媳婦,人們將她安葬於郭家的墓地---郭主墓。為了紀念她,人們將村名(當時的舊村名待考)改為梅花村,將郭主墓改稱皇姑墳。
梅花公主為村民做了哪些好事,史書上沒發現記載,民間也沒挖掘出有關傳說,只能待考。
被毀之前,皇姑墳殘存被打開的漢墓三座。據史料分析:一座是郭昌和郭主的合葬墓,《後漢書》和明《藁城縣嘉靖志》均有記載,已見上述;一座是郭昌之子,郭聖通皇后的弟弟郭況之墓;另一座則是郭況的兒媳(也是外甥女)梅花公主之墓。以上四人,有劉秀的岳父母、小舅子、親生女兒,陵墓都可能由國家出錢建造,規模較宏大,也較堅固,才得以保存下來。值得一提的是梅花公主的丈夫郭璜和兒子郭舉,都因大將軍竇憲謀反受了株連,被劉秀和陰麗華的孫子肅宗處死,他們的墓葬只能由民間辦理,談不上規模,只能是(郭主墓)“墓旁土丘甚多”裡面的土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