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轄縣

合浦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位於廣西南端,北部灣東北岸,東與廣東省廉江市和廣西博白縣接壤,西與欽州相鄰,南臨北部灣,介於東經108°51'-109°46',北緯21°27'-21°55'之間,縣政府駐地廉州鎮距南寧市176公里,距北海市28公里。合浦縣行政區域總面積2762平方千米,2014年末,下轄13個鎮和2個鄉,總人口105.66萬,其中農村人口64.54萬。2015年,該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2.15億元,比2014年增長7.8%。截止2019年4月,合浦縣下轄14個鎮、1個鄉,縣政府駐廉州鎮公園路81號。

合浦縣北枕丘陵,南濱大海,東、南、西遍布紅壤台地,中部斜貫沖積平原;氣候受季風環流控制,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雨熱同季,冬干夏濕,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是“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之一。

合浦是中國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擁有眾多漢代歷史文化遺存,盛產珍珠對蝦青蟹甘蔗、蠶桑等農特產品,是“中國南珠之鄉”。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2020年7月,入選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歷史沿革


美人魚廣場
美人魚廣場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統一嶺南,置南海、桂林、象郡,今合浦縣境屬象郡轄地。
漢初,今合浦縣境屬南越國轄地,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南越,劃出南海、郡交界地方置合浦郡,郡治徐聞(今廣東省海康縣地域),同時設合浦縣,合浦縣轄地為今合浦、浦北、北海、靈山、欽洲、博白、廉江、容縣、北流以及邕寧、橫縣的一部分。
三國漢獻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孫權派步騭任交州刺史,合浦屬孫吳轄地;吳黃五年(226年),分合浦以北歸廣州管轄,黃武七年(228年),合浦郡改稱官郡,同年劃出合浦縣南境設官縣,與合浦同屬珠官郡。
吳太元二年至太平(252-258年)復稱合浦郡,永安三年(260年),劃出合浦縣西北部設置昌平縣(今橫縣),隸屬合浦郡
西晉太康元年(218年),撤珠崖郡併入合浦郡,同年劃出合浦縣東北部設盪昌縣(今容縣),建武元年(317年)以後,又析合浦縣地置新安縣,合浦郡隸屬交州,郡址在合浦縣城(今浦北縣舊州)。
南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合浦郡屬交州;元嘉九年至大明八年(432-464年),劃出合浦縣東北部置臨漳郡,屬廣州。;秦始七年(471年),劃出廣州臨漳郡和交州的合浦、宋壽二郡,同時增設百粱、龍蘇、安昌、南流、永寧、富昌六郡,統稱越州。越州和臨漳郡駐地在今浦北縣泉水鄉境內。合浦郡管轄合浦、徐聞、盪昌、朱官、朱盧、晉始、新安6縣。郡治在合浦縣城。齊建元元年(479年),合浦郡治遷徐聞縣。合浦郡墨守成規徐聞、合浦、朱盧、新安、晉始、盪昌、朱豐、寧廣等9縣;永明六年(488年),劃出合浦縣東北部置北流郡,屬越州。合浦郡駐地由徐妝遷合浦縣城;梁、陳,梁天監元年(502年)后,撤銷臨漳郡及其屬縣,並歸合浦縣。越州治所遷合浦縣城。
合浦花炮
合浦花炮
隋開皇九年(589年),交合浦郡併入越州。大業元年(605年),越州必稱祿州。大業三年(607年),祿州與合州(今雷州半島)合併,稱合州。同年合州必稱合浦郡,隸屬揚州,轄11縣,其中,合浦、龍蘇、封山3縣在今合浦、浦北縣境內。郡址在合浦縣。
唐武德五年(622年),合浦郡改稱越州。同年析合浦縣部份轄地設置安昌、高城、大廉、大都4縣,與合浦縣同屬越州。貞觀六年(632年),在今營盤鄉境內設珠池縣。劃出大都縣隸屬白州(今博白縣)。唐貞觀八年(634年),越州改稱廉州。貞觀十二年(638年),撤銷安昌、珠當二縣並歸合浦縣。天寶元年(724年),廉州改稱合浦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稱廉州,轄合浦、封山、蔡龍、大廉4縣。駐地在合浦縣城。
五代南漢乾亨元年(971年),在今常樂圩附近設置常樂州,並劃出合浦縣部分轄地,新設博電、零綠、鹽場3縣為其轄地。是時,廉州轄地、合浦、封山、蔡龍、大廉4縣,廉州駐地在合浦縣。南漢大寶五年(962年),後主劉在海門鎮(今廉州鎮)設置媚川都,專管採珠。
北宋開寶四年(971年),撤銷媚川都。開寶五年(972年)將封山、蔡龍、大廉3縣併入合浦縣。同年撤銷常樂州,將其所屬博電、零綠、鹽場3縣合併置石康縣(縣城在今石康鎮境內),隸屬廉州。同年廉州駐地遷長沙場(今石康鎮順塔村)。太平興國八年(983年),撤銷廉州,改設太平軍,駐地海門鎮。同年撤銷合浦縣,併入石康縣。太平軍僅轄石康縣。太平軍僅轄石康縣。咸平元年(998年)撤銷太平軍,復設廉州,稱廉州合浦縣。廉州合浦郡和合浦縣駐地均在海門鎮。廉州合浦郡轄合浦、石康二縣。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廉州合浦郡改為廉州路安撫司。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為廉州總管府,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廉州路轄合浦、石康2縣,駐地在合浦縣城。
文昌塔
文昌塔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廉州路為廉州府,轄合浦、石康2縣,屬廣東布政司。洪武七年(1374年)廉州府降為州,撤銷合浦縣,廉州轄石康一縣。洪武四十年(1381年),廉州升為府,復置合浦縣,欽縣為復為州。合浦縣城為廉州府駐地。廉州府轄欽州和合浦、靈山、石康3縣。明成化七年(1471年),將石康併入合浦縣。廉州府轄欽州和合浦、靈山3縣。
清順治元年(1644年),廉州府轄欽州和合浦、靈山2縣,駐地合浦城,隸屬廣東行省。光緒十四年(1888年),欽州升為直隸州。廉州府轄合浦、靈山2縣。光緒二十年(1894年)以後,劃出逐溪縣的潿洲島隸屬合浦縣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廉州府隸屬廉欽道。宣統三年(1911年)八月,將廉欽道改稱欽廉軍政府。廉州府屬欽廉軍政府,仍轄合浦、靈山2縣,駐地合浦縣城。
民國元年(1912年),撤銷廉州府。合浦縣直屬欽廉軍政府轄。同軍欽廉軍政府改稱欽廉綏靖處(駐地今欽州市)。合浦縣隸屬欽廉綏靖處,三年(1914年)撤銷欽廉綏靖處,改設欽廉道。合浦縣隸屬欽廉道。九年(1920年)撤銷欽廉道,合浦縣直屬廣東省。十九年(1930年)合浦縣隸屬廣東省南區綏靖公屬(駐地在今茂名市)。二十五年(1936年)合浦縣隸屬廣東省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在合浦縣。
解放后,1949年合浦縣隸屬廣東省南路專區。
1950年合浦縣改屬廣東省欽廉專區。
1951年合浦縣隸屬廣東省欽州專區,同年5月10日將合浦縣轄的北海東鎮、西鎮、高德鄉、潿洲鄉設北海市。
1952年合浦縣隸屬廣西省欽州專區,同年5月31日將合浦縣北部析置浦北縣。
1953年欽州專署遷合浦縣廉州鎮,1955年欽州專區劃歸廣東省,改稱合浦專區,合浦縣屬合浦專區。
1958年撤合浦專區,將所屬縣市併入廣東省湛江專區,合浦縣屬湛江專區,同時將北海市和浦北縣並歸合浦縣。
1959年6月份設北海鎮(縣級),1965年復設浦北縣,同屬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專區。
1970年欽州專區改稱欽州地區,合浦縣屬欽州地區。
1987年7月,合浦改隸北海市轄。
1988年3月,合浦縣被國務院批准為沿海開放縣。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合浦
合浦
合浦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端,北部灣東北岸,東與廣東省廉江市和廣西博白縣接壤,西與欽州相鄰,南臨北部灣,縣政府駐地廉州鎮距南寧市176公里,距北海市28公里;縣境東西最大橫距96公里,南北最大縱距54公里,總面積2762平方千米,介於東經108°51'~109°46',北緯21°27'~21°55'之間。

地質構造

合浦縣位於南華准地台的南端,第四系鬆散沉積層覆蓋面佔全縣面積的67%。出露的老地層以古生界較發育,中生界僅見上白堊統陸相地層,岩漿岩主要有花崗岩和玄武岩。早古生代時期,縣境處於坳陷沉積狀態。志留紀末期由於廣西運動影響,使縣境東部形成北東向的線形褶皺構造。晚古生代初,東部升起成陸,之後海水時浸時退。古生代晚期由於東吳運動影響,縣境全部升起成陸。中生代及新生代早期,由於印支運動、燕山運動、喜馬拉雅運動影響,形成白沙、合浦、南康三個盆地,至新生代晚期各盆地相繼隆起,在東部新圩發生基性火山噴溢。至全新世中後期(約距今3000年),形成海陸分佈現狀。

地形地貌

合浦縣北枕丘陵,中部斜貫沖積平原,其中海拔50-554米的丘陵占陸地總面積的32.3%,海拔15-50米的台地佔43.9%,海拔15米以下的平原佔23.8%。92.5%的陸地坡度在25°以下。全縣沿海灘塗面積426.6平方公里,0-10米淺海域795.5平方公里。

氣候特徵

合浦縣屬亞熱帶季風型海洋性氣候區。日照強烈,熱量充足,夏熱冬暖,光霜期長。氣候受季風環流控制,雨熱同季,冬干夏濕,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盛行風向有明顯的季節性轉換,縣境各地年均雨量在1500-1800毫米之間。在沿海鄉鎮還有晝夜交替的海陸風出現。由於各季節雨熱不均以及瀕臨北部灣,常有颱風、暴雨、乾旱、低溫陰雨及霜凍、冰雹和龍捲風等氣象災害發生。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合浦縣
合浦縣
合浦縣地表水徑流量縣境地表年平均自然降水總量49億多立方米,年平均地表水徑流深900毫米。年平均地表徑流量27.3億立方米,保證率75%、90%的地表年徑流量分別為21.84、17.98億立方米。全縣地下水年天然資源總量12.26億立方米。全縣地下水儲量在保證率50%時為10.186億立方米;縣境23條主要河流年平均徑流總量90.866億立方米,其中縣外流入徑流量72.39億立方米,縣內年徑流量18.4763億立方米。

生物資源

根據1983-1986年廣西海岸帶和海塗生物資源調查資料顯示,合浦縣沿海海洋生物共1500多種。其中有儒艮、文昌魚、鱟、海龜、海豚等珍稀動物,也有多種魚類、甲殼類、貝類。陸地及淡水植物815種,有經濟價值的450種。喬灌木有300種,81科,225屬。淡水魚一類有50多種,蝦35種,蟹191種,益蟲類也有8目、44科、307種。常見樹種有木欖紅海欖、桐花樹、白骨壤秋茄、老鼠篙、苦檻蘭鹵蕨

礦產資源

合浦縣境內主要礦產資源有:石英砂、黃金、石油、鈦鐵砂、三氧化二鈧黃玉、鋯石、金紅石、粘土、高嶺土、石膏、石灰石、火山灰花崗岩、玄武岩、鉀長石、水晶、無煙煤、褐煤、泥炭土、油頁岩、褐鐵礦、菱鐵礦、鏡鐵礦、黃鐵礦、鉛鋅礦、重晶石、獨居石雲母磷釔礦、磷灰岩、辰砂、硬錳礦、.錫石、輝銻礦、銅等等。公館盆地的礦產有鉛鋅礦、黃鐵礦、重晶石等;鐵山港沿岸有石灰石及無煙煤、褐鐵礦、花崗岩;縣北部丘陵有褐煤、陶土、泥炭等;濱海及南流江沿岸有鈦鐵礦、石英砂等礦產。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4月,合浦縣下轄14個鎮、1個鄉,縣政府駐廉州鎮公園路81號。
廉州鎮黨江鎮西場鎮沙崗鎮烏家鎮
閘口鎮公館鎮白沙鎮山口鎮沙田鎮
石灣鎮石康鎮常樂鎮星島湖鎮曲樟鄉

人口民族


2014年末,合浦縣總人口105.66萬,其中農村人口64.54萬,人口自然增長率7.93‰。截至2013年,合浦縣民族以漢族為主,另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26個少數民族分佈。

政治


縣委

書記:楊斌
副書記:李安洪、羅鵬、劉忠廣
常委:劉情香、譚奇志、韓德金、李鋼、余新能、龐學強、龐富國、何來、何立雲

人大

主任:沈德棠
副主任:梁世安、吳景美、張榮、花偉隆

政府

縣長:李安洪
副縣長:譚奇志、韓德金、何立雲、鄭仕桂、彭在清、黎壽強、陳冬生、勞小蘭、梁建維

政協

主席:韓傳福
副主席:龐書群、林德海、陳世誼、葉春

經濟


綜述

合浦縣
合浦縣
2017年,合浦縣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48.6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3.25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66.23億元,增長11%;第三產業增加值89.15億元,增長11.4%。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37.5%、26.6%和35.9%,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7.5%、34.9%和47.6%。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6715元。
全年財政收入12.41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86億元,增長4.8%。全縣各項稅收收入9.73億元,增長10.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8.32億元,增長5.3%。
全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255.73億元,比上年增長18.8%,其中第一產業投資33.77億元,比上年增長15.3%;第二產業投資140.12億元,增長25.6%,全部為工業投資;第三產業投資81.84億元,增長10.0%。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05.32億元,增長27.5%,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80.3%。

第一產業

2017年,合浦縣全年糧食種植面積6.45萬公頃,比上年減少0.17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09萬公頃,增加0.04萬公頃;甘蔗種植面積1.78萬公頃,減少0.02萬公頃;蔬菜種植面積2.85萬公頃,增加0.13萬公頃;木薯種植面積0.79萬公頃,減少0.02萬公頃;果園面積1.34萬公頃,增加0.01萬公頃;桑園面積0.02萬公頃,與上年持平。
全年糧食產量32.33萬噸,比上年減產1.4%;油料產量3.08萬噸,增產5.2%;甘蔗產量145.80萬噸,增產5.9%;蔬菜產量(含食用菌)61.66萬噸,增產7.3%;園林水果產量噸9.10萬噸,增產8.1%。
全年肉類總產量9.51萬噸,比上年增長0.7%。其中,豬肉產量5.49萬噸,增長2.2%;牛肉產量0.25萬噸,增長3.9%;羊肉產量0.02萬噸,增長4.9%;禽肉產量3.73萬噸,下降1.8%。蠶繭產量0.04萬噸,增長9.3%。水產品產量46.56萬噸,增長4.2%。
全年木材採伐量55.51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6.1%。
年末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千瓦76.30萬千瓦,比上年下降1.2%。全年有效灌溉面積3.63萬公頃;機耕面積11.97萬公頃,比上年增長23.5%。
2020年8月,入選農業農村部“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縣名單。

第二產業

2017年,合浦縣全年全縣工業增加值49.52億元,比上年增長13.8%。
全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9%;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長26.4%,集體企業增長37.4%,股份制企業增長15.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17.3%,其它經濟類型企業增長25.6%。分門類看,採礦業增長52.2%,製造業增長14.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6.9%。
全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中,增加值增速超過全縣水平的行業有:造紙和紙製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2.8%,非金屬礦採選業增長59.4%,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製品業增長56.0%,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37.1%,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30.6%,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28.8%,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增長27.9%,其他採礦業增長26.9%,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增長22.2%,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20.7%,紡織業增長16.1%,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6.9%。
全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0.68億元,比上年增長76.8%。分經濟類型看,私營企業實現利潤4.21億元,增長80.9%;股份制企業2.03億元,增長1.76倍;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4.47億元,增長53.6%;國有企業虧損0.02億元,下降1.23倍;集體企業虧損0.01億元,下降59.4%。分門類看,製造業實現利潤11.07億元,增長68.0%;採礦業虧損0.39億元,下降34.18%。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142.85元,比上年下降12.29元。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67.5%,比上年末增長1.1個百分點。
全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產銷率92.8%;工業品出口交貨值20.6億元,增長13.27%。
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16.71億元,比上年增長3.1%。

第三產業

2017年,合浦縣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9.21億元,比上年增長11.3%。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73.98億元,增長11.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5.23億元,增長10.4%。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13.34億元,增長11.0%;餐飲收入額75.87億元,增長11.4%。
2017年,合浦縣批發業完成商品銷售額26.64億元,增長12.0%,零售業完成商品銷售額87.18億元,增長17.2%,住宿業完成營業額1.78億元,增長11.1%,餐飲業完成營業額14.04億元,增長18.8%。
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飲料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48.5%,汽車類增長37.8%,中西藥品類增長22.5%,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20.4%,石油及製品類增長20.2%,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2.3%,五金、電科類增長10.5%,日用品類增長8.2%,書報雜誌類增長6.3%,糧油食品類增長3.6%,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0.7%,煙酒類增長0.5%,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4.5%,機電產品及設備類下降7.1%,化妝品類下降10.1%,電子出版物及音像製品類下降65.9%,其他類增長21.0%。
2017年,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243.78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1.8%,其中住戶存款餘額205.85億元,增長15.3%;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130.11億元,增長12.8%。
2017年,合浦縣全年接待遊客513.2萬人次,增長1.26倍;旅遊總收入67.6億元,增長1.24倍,文化旅遊產業成效明顯,帶動了全縣第三產業較好的增長。
2017年,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5.47億元,比上年下降54.9%。其中,住宅投資5.25億元,下降48.4%;商業營業用房投資0.09億元,下降93.6%。商品房施工面積111.54萬平方米,下降37.7%,其中住宅施工面積94.63萬平方米,下降36.7%。商品房竣工面積10.01萬平方米,下降89.3%;其中住宅竣工面積8.85萬平方米,下降88.9。商品房銷售面積61.34萬平方米,增長50.5%,其中住宅銷售面積58.38萬平方米,增長51.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60.05萬平方米,比上年末減少41.13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42.63萬平方米,比上年末減少33.15萬平方米。

文化


地方語言

合浦境內的主要方言有粵語欽廉片和廣府片(廉州話、白話),除粵語外,還有客家涯話、軍話、黎話、什兼話、海邊話(屬閩語)、佤話等。

民間藝術

戲劇
清朝初年,粵劇傳入合浦,后廢除,20世紀70年代后,粵劇得到了恢復,縣專業劇團演出古裝粵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合浦珠還》、《逼上梁山》、《秦香蓮》、《百花公主》、《馬福龍賣箭》等;縣內一些公社重新組建業餘粵劇團,.排演古裝戲和現代戲。
木偶戲
木偶戲在明代從福建傳入合浦。最初是單人在田頭或樹下賣藝演唱,后演變為多人演唱。清初,民間演木偶戲,用正字唱,后改用白話演唱。木偶戲以白沙、公館、山口等地最盛。演出用的木偶均為藝人自己雕刻製作,木偶眼睛能開閉、轉動,嘴舌也能活動,旦、生、丑、武各種角色形象不一。全隊音樂只一人“掌板”,另一人手、腳、口並用,左手打鑼,右手打雙皮鼓、沙的、扣鑼,腳打鑼,口吹嗩吶。
歌舞
合浦民間歌舞主要有“老楊公”和“耍花樓”等。演“老楊公”時,主要是由老楊公與仙姑且歌且舞。“耍花樓”,主要由一男一女對唱對舞,男的手持花傘、扇子,女的手持扇子和手帕,邊唱邊舞,曲調優美,舞步多姿。主要曲調有“游山打獵”、“石榴花”、“二環調”、“插仙花”、“嘆五更”、“採茶調”等。
歌謠
合浦縣歌謠主要有:(一)大堂歌,是20世紀以前合浦民間盛行的一個歌種。它是四樂句的樂段結構。每唱一首,便敲一下鑼落序,再唱一首音調單純、唱腔緩慢的。(二)西海歌,也稱山歌,流行在合浦沿海一帶,用廉州話演唱。這種山歌有獨唱、男女對唱或三人聯唱,種類有催請歌、盤問歌、辨駁歌、慶賀歌、苦情歌、交情歌等。(三)黎歌,俗稱“海邊歌”,流行於北海沿海和潿洲島一帶。這種民歌是從雷州半島和海南等地區移植過來的,唱腔、唱法與雷州半島、海南等地黎歌差別不大。”

生活習俗

主食
合浦縣居民以大米為主糧。解放前,富裕之家一日三餐吃飯,夏天間或每日吃一餐粥。中等之家每日三餐粥飯相間。貧苦之家以食粥為主或佐以蕃薯、木薯等雜糧。雜糧貧苦之家,特別是山區貧苦農家,以雜糧為主。合浦雜糧有蕃薯、木薯、葛薯等。西場以葛薯、蕃薯為雜糧,沙崗、石灣、石康、南康、福成、常樂等以蕃薯為雜糧;山口、沙田、營盤以木薯為雜糧,逢年過節才吃飯。解放后,合浦各地均以大米為主食,大部分群眾夏、秋喜歡吃粥,冬春喜歡吃飯,雜糧大多作飼料用以及製作其他食品。
菜肴
合浦城鎮居民多到市場買菜,富裕之家則以葷菜為主,農村之家則以自種瓜菜為主。縣內傳統菜多種多樣,有豆腐、油炸豆腐、腐竹、黃豆芽、竹筍、花生等,鹹菜有頭菜、冬菜、蘿蔔乾、酸筍、酸菜、黃瓜皮、芋芒等。一年四季的瓜菜隨季節而異,冬春間有白菜、芥菜、生菜、黃牙白、火筒菜、南豆、香芹、生蒜、韭菜、西洋菜、椰菜、蓮藕、蘿蔔等;春夏間有水芹、青骨菜、豆角、莧菜、蕹菜、蕃茄、冬瓜、南瓜、油菜、葛薯等。近年來發展不少反季節蔬菜,原屬冬春季節的蔬菜交秋季節也有上市,反之亦然。
服飾
清末,合浦縣男性均著大襟衫(右衽上衣)、闊腳長褲。富者穿馬褂長衫,顏色多為藍黑兩種。衣料質量貧富有別,富者衣分四季:冬春穿呢絨、夏秋著絲綢。貧者衣無四季之分。布料多是自織自用的土布(夾紗布)。民國初年,富裕人家多穿長衫馬褂。商人和城市居民多穿四袋企領唐裝衫,婦女著旗袍(長衫)。一般婦女多著大襟衫;女學生則穿白色高領大襟衫、陰丹仕林裙。男學生穿企領三明袋學生裝。城市居民盛行四明袋唐裝,部分商人也時興西裝,公務人員則多穿中山裝。
解放初,城市居民、農村農民以四明袋唐裝為主,學生以中山裝為主。是時城市男學生穿列寧裝,女學生則穿反領兩袋對胸衫,下著黑裙或蘭裙。1957年女青年喜穿花布連衣裙,男青年學生也喜穿烏克蘭裝。“文革”期間,青年男女喜穿草綠色軍服,俗稱“紅衛兵”服。1981年青年男女喜穿港式喇叭褲或牛仔褲。1984年盛行直桶褲和蘿蔔褲;女青年喜穿百褶裙、迷爾裙或穿蝙蝠衫。
20世紀90年代后,合浦縣穿西服的人越來越普遍,流行服裝有:男青年在春秋二季多喜穿V字領春秋衫,仿中山裝春秋衫、獵裝、茄克衫或落肩茄克衫。冬天青年男女多喜穿馬褲呢秋大衣、帶帽長大衣或西服式大衣。女青年多喜穿寬鬆式春秋衫、單雙排鈕春秋時裝衫、連袖茄克衫、喇叭半身裙、背帶裙、圓領裙套、扎結領直身裙、無袖直身裙等。

地方特產

名稱簡介圖片
合浦南珠南珠,即珍珠,又稱廉珠和白龍珍珠。合浦縣出產的珍珠凝重結實,渾圓瑩潤,透有虹彩。
合浦南珠
合浦南珠
香山雞嘴荔枝香山雞嘴荔屬中熟品種,經空中壓株植后三年結果,果實大(直徑約5公分)、肉爽、核小如黃,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香山雞嘴荔枝
香山雞嘴荔枝
豇豆合浦豇豆是2010年廣西特供上海世博會5個農產品之一,豆莢一般呈淡青色,條勻稱無鼠尾,莢面光滑無皺紋。
香山雞嘴荔枝
香山雞嘴荔枝

交通


水路

合浦縣毗鄰北部灣,境內有沙田、西場等港口可直達全國沿海各城市和東南亞各國。

鐵路

合浦縣轄區內有欽(州)北(海)鐵路通過城郊,與湘黔線、湘桂線、南昆線、粵桂線相連;境內還有合浦火車站,是南寧至北海高速鐵路沿線的一個中間站。

公路

合浦縣境內有209國道、325國道、重慶至湛江高速公路、桂林至北海高速公路、玉林至鐵山港高速公路和南寧至北海二級公路貫穿。截至2014年,該縣等級公路里程1749千米,其中二級以上公路189千米,高速公路80千米。
2017年末,合浦縣公路里程2036公里。年末民用汽車擁有量8.23萬輛,實有公共汽車營運數119輛,實有出租汽車數208輛。

社會


文化體育

2017年末,合浦縣全縣有文工團1個,劇場、影劇院3個,體校1個,體育場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廣播電視台1座,文化廣播和體育電視站15個,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教育事業

2017年,合浦縣基礎教育學校395所,其中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含技工學校)4所,普通中學38所,普通小學226所,特殊學校1所,幼兒園126所。
全縣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含技工)招生0.18萬人,在校生0.42萬人,畢業生0.14萬人。普通高中招生0.66萬人,在校1.88萬人,畢業生0.52萬人。普通初中招生1.28萬人,在校生3.2萬人,畢業生1.26萬人。普通小學招生1.39萬人,在校生7.83萬人,畢業生1.29萬人。特殊教育在校生55人。

醫療衛生

2017年,合浦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31個,床位數0.51萬張,衛生技術人員0.41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0.17萬人。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社會保障

2017年末,合浦縣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73萬人,比上年增長0.9%。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0.67萬人,下降4.1%;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18萬人,下降18.3%;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7.05萬人,下降1.0%;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44萬人,增長4.4%。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97.51萬人,增長0.6%;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6.49萬人,增長0.6%;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91.02萬人,增長0.6%。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0.42萬人,下降15.0%;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20萬人,下降3.1%。民政資助參保人數1.65萬人;民政資助參合人數2.39萬人;民政直接醫療救助人次數8492人次。全縣共有養老性機構4個,養老床位252張。

人民生活

2017年末,合浦縣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51元,比上年增長9.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12元,比上年增長9.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17元,比上年增長8.4%。
全縣職工人數3.64萬人,比上年減少2.49%,其中:國有單位2.62萬人,增長2.7%,城鎮集體單位0.67萬人,降低12.6%。全部在崗職工(含勞務)年平均工資62046元,增長12.4%。其中:國有經濟單位在崗職工(含勞務)年平均工資66560元,增長8.7%,集體單位在崗職工(含勞務)平均工資49880元,增長29.2%。

城鄉建設

2020年4月14日,合浦縣入選2020-2021年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縣。

旅遊


概況

合浦縣境內主要旅遊景區(點)有入選“中國十大魅力濕地”的山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仕閣、漢墓群、惠愛橋、草鞋村遺址和大浪古城遺址,自治區級旅遊度假區星島湖,3A級旅遊景區漢代文化博物館,以及東山寺、海角亭、東坡亭、文昌塔等名勝古迹。

自然景觀

名稱簡介圖片
星島湖星島湖位於合浦縣西北部24公里處的洪潮江水庫,距離北海市區50公里,1026個島嶼座落在方圓600平方公里的湖水上,因成於丘陵地區,地形起伏交錯,形狀各異。
星島湖
星島湖
山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山口國家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是199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中國首批(5個)國家級海洋類型保護區之一,地處亞熱帶,位於廣西合浦縣沙田半島東西兩側,海岸線總50公里,總面積8000平方公里。區內的紅樹林是中國大陸海岸紅樹林典型代表,連片較大,保存較完整。
山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
山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

人文景觀

名稱簡介圖片
漢文化博物館漢文化博物館始建於1978年9月,2008年12月搬到合浦縣廉州鎮定海南路81號新館址,地處合浦漢墓群四方嶺重點保護區域內,主展區佔地面積133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15平方米,館區內所有建築均為仿漢風格。博物館館藏文物類別有石器、玉器、陶器等等。
漢文化博物館
漢文化博物館
合浦漢墓群合浦漢墓群位於合浦縣廉州鎮的東北、東、南、西南面台地上,呈半環狀環繞縣城。南北長約12.5公里,東西寬約5.5公里,總面積約68平方公里。出土隨葬文物種類有青銅器、陶器、金銀器、玉石器、玻璃器、漆器等,199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合浦漢墓群
合浦漢墓群
草鞋村遺址草鞋村遺址位於北海市合浦縣廉州鎮草鞋村,西臨南流江分支—廉州西門江。發現陶窯、磚窯共22座,建築遺址5處,水井5口及一批作坊遺跡,呈環狀分佈於遺址台地的坡坎四周,初步判定為漢代嶺南地區重要的官營手工業作坊。
草鞋村遺址
草鞋村遺址
大浪漢城遺址大浪古城遺址位於北海市合浦縣石灣鎮大浪村委古城頭村,城址呈正方形,邊長220米,面積48400平方米。城址東、南、北三面有護城河,西面臨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浪漢城遺址
大浪漢城遺址
大士閣大士閣位於合浦縣山口鎮永安村內,本名“永安鼓樓”,為明代抗倭海防要塞永安千戶守御所城池指揮中心,佇立在永安古城中央,座北向南,為前後座重檐相連的樓閣式木構架二層建築。大士閣由四排共36根鐵木圓柱支撐,柱頂木樑貫穿,穿斗木抬梁升架,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士閣
大士閣
惠愛橋惠愛橋又名舊橋、西門橋,位於合浦縣廉州鎮惠愛路西門江上,宣統三年(1911年)建成。橋身為坤甸木當地俗稱“三鉸拱”。橋長36米,寬2.75米,台距18.4米,橋面至橋頂高5.64米。
惠愛橋
惠愛橋
文昌塔文昌塔位於合浦縣廉州鎮西南郊,為平面呈八邊形的仿樓閣式七層磚塔,高35米。塔基石砌,直徑10米,塔身青磚裡外三層砌築,底徑8.41米。佔地面積79平方米。塔身逐層向內收,每層高度依次有規則遞減;每層各有佛龕6個,風門2個。
文昌塔
文昌塔
東坡亭東坡亭,原址是北宋(960—1127)合浦文士鄧擬的私家園林——“清樂軒”、“長春亭”。原宋代的清樂軒、長春亭已堙沒,清代乾隆三十八年(1774)廉州知府康基田在其遺址上重建,內有清代碑刻十餘方,亭內原有許多文人墨客的留題。
東坡亭
東坡亭
陳銘樞故居陳銘樞故居位於合浦縣曲樟鄉璋嘉村委岐山背村,故居主樓是二層西洋風格建築,坐西北向東南,佔地面積226.3平方米;平房原有14間,佔地面積415平方米。
陳銘樞故居
陳銘樞故居
槐園槐園,俗名花樓,位於合浦縣廉州鎮二小內,由合浦富紳王崇周於1927年創建。該園佔地面積6195平方米。主樓座北朝南,為一座四層中西結合鋼筋混泥土磚木建築。
槐園
槐園
阜民路騎樓建築群阜民路騎樓建築群位於合浦縣廉州鎮阜民路,阜民路騎樓建築群興建於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2年)。阜民騎樓建築群遂始興建,沿街騎樓鋪面多作商店。阜民路長約1000米,寬約5米,保存騎樓132幢,是合浦留存的最大的西洋風格建築群。
阜民路騎樓建築群
阜民路騎樓建築群
曲木客家圍屋曲木客家土圍屋位於合浦縣曲樟鄉曲木村,由陳端甫創建,分老城和新城兩部分構成,老城建於清光緒八年(公元1883年)八月,新城建於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6年)。圍屋內以宗祠為中心分佈橫豎民居、糧庫,內設水井、廁所、曬坪等。
曲木客家圍屋
曲木客家圍屋

獲得榮譽


2020年6月30日,合浦縣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9月22日,入選“2020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2020年12月28日,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表彰第八輪自治區文明城市和第二屆自治區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的決定》表彰為“第八輪自治區文明城市”。
2020年7月,入選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7月,入選2020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第一批)。
2020年8月24日,入選“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縣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