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酥油
食品加工的原料油脂
起徠酥油從英文“短(shorten)”一詞轉化而來,其意思是用這種油脂加工餅乾等,可使製品十分酥脆,因而把具有這種性質的油脂叫做“起酥油”。它是指經精鍊的動植物油脂、氫化油或上述油脂的混合物,經急冷、捏合而成的固態油脂,或不經急冷、捏合而成的固態或流動態的油脂產品。起酥油具有可塑性和乳化性等加工性能,一般不宜直接食用,而是用於加工糕點、麵包或煎炸食品,所以必須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起酥油的性狀不同,生產工藝也各異。
國外市場上起酥油的品種很多。按以上分類再加以系列化。例如油脂氫化的程度、塑性的大小、充氣率、稠度或粘度、粉末的含油率等等。可是在國內市場上並未見到國產的多種品種,食品工業對此尚未提出多種或特種要求,所以在這方面只是處於初級階段。粉末性起酥油國內已有生產,都是微膠囊型,含油量20-80%。
由於起酥油是作為食品加工的原料油脂,所以其功能特性尤其重要,主要包括可塑性、酪化性、起酥性、乳化性、吸水性等。
可塑性 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改變其形狀,甚至可以象液體一樣流動。從理論上講,若使固態油脂具有可塑性,必須其成分中包括一定的固體脂和液體油。起酥油產品基本具備這種脂肪組成。由於起酥油所具有的可塑性所決定,在食品加工中和麵糰混合時,能形成細條紋薄膜狀。而在相同條件下,液體油只能分散成粒狀或球狀。用可塑性好的起酥油加工麵糰時,麵糰的延展性好,且能吸入或保持相當量的空氣,對焙烤食品生產十分有利。
起酥油
酪化性是食品加工的重要性質,將起酥油加入麵漿中,經攪拌后可使麵漿體積增大,制出的食品疏鬆、柔軟。
起酥性是指食品具有酥脆易碎的性質,對餅乾、薄酥餅及酥皮等焙烤食品尤其重要。用起酥油調製食品時,油脂由於其成膜性覆蓋於麵粉的周圍,隔斷了麵粉之間的相互結合,防止麵筋與澱粉固著。此外,起酥油在層層分佈的焙烤食品組織中,起潤滑作用,使食品組織變弱易碎。
起酥油並非國際上統一使用的名稱。歐洲一些國家稱起酥油為混合烹調脂(CompouNd Cooking Fat)。起酥油最初是指用於酥化或軟化烘焙食品的一類具有可塑性的固體脂肪。由於新開發的流體態、粉末態起酥油和水相低於20%的人造奶油均具有塑性脂肪賦予的功能特性,今天的起酥油包含了一個廣闊的產品系列。
因此,很難對其冠以一個確切的定義。但一般說來,起酥油是指精鍊的動、植物油脂、氫化油或上述油脂的混合物,經急冷捏合或不經急冷捏合加工而成的具有可塑性、乳化性等功能特性的固體狀或流體狀油脂製品。凡使某些烘焙食物具有光澤外觀和表面,以及作為乳化、分層和潤滑用途的油脂製品,均屬於起酥油。起酥油與人造奶油的主要區別在於起酥油多不含水相,而且不能直接食用,常用於烘焙食物、乳酪製造或食物煎炸用油。
起酥油屬塑性脂肪,其甘三酯組成中含有相當數量的飽和酸酯,常溫下這些飽和酸酯以微細固態晶體包容液態油脂構成具有抵抗微細外加應力的塑狀物態。奶油和豬脂是天然的塑性脂肪,因其在面點供焙食品加工中能阻斷蛋白質與澱粉締結而酥化或軟化烘焙食品,很早就被人們重視和廣泛應用。但資源少,滿足不了日益增大的消費需求,這就激勵著科學家們不斷尋求開發替代油品。
19世紀末,伴隨著人造奶油第一代產品的問世,人們先以牛軟脂替代豬脂,1860-1865年美國人將精製棉油與牛硬脂摻合製造出來第一代塑性脂肪,1910年美國申歐洲引進氫化技術,將不飽和度高的植物油和海洋動物油加工成適宜稠度的硬脂,用於麵包、糕點等食品生產,其抗氧化性和功能特性優於豬脂;起酥油加工從此邁進了一個新的時代。起酥油按其在食品加工上的用途分普通型、穩定型和高乳化型幾類。其功能特性主要通過氫化或酯交換油脂改性技術和加工獲得。當今,食品工業對起酥油功能特性的技術要求愈來愈高,伴隨著氫化、酯交換技術的進展,科學家們對起酥油的研究正進行著不懈的努力。
新開發的起酥油有流動狀、粉末狀產品,均具有可塑性產品相同的用途和性能。因此,起酥油的範圍很廣,下一個確切的定義比較困難,不同國家、不同地區起酥油的定義不盡相同。日本農林標準(JAS)中起酥油的定義為:起酥油是指精鍊的動、植物油脂、氫化油或上述油脂的混合物,經急冷捏合製造的固態油脂或不經急冷捏合加工出來的固態或流動態的油脂產品。起酥油具有可塑性、起酥性、乳化性等加工性能。起酥油一般不宜直接食用,而是用來加工糕點、麵包或煎炸食品,要求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由於近代油脂加工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起酥油的產品可滿足食品工業及生活上多種要求,產品可以從多種角度進行分類。
有植物性起酥油、動物性起酥油、動植物混合型起酥油。
①植物型起酥油--由不同程度氫化植物油組成。
②動物型起酥油--例如豬脂。
③動、植物混合型起酥油--由動物脂肪加上植物油或輕度氫化植物油組成。
⑴、全氫化型起酥油原料油全部由不同程度氫化的油脂所組成,其氧化穩定性特別好。不過由於天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低,對營養價值有些影響,而且價格也較高。
⑵、混合型起酥油氫化油(或飽和程度高的動物脂)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液體油作為原料油。這種起酥油可塑性範圍較寬,可根據要求任意調節,價格便宜。
⑶、酯交換型起酥油 用經酯交換的油脂作為原料製成。此種起酥油保持了原來油脂中不飽和脂肪酸的營養價值。
⑴有非乳化型起酥油
⑵乳化型起酥油。
⑴、通用型起酥油應用範圍廣,主要用於加工麵包、餅乾等。
⑵、乳化型起酥油 含乳化劑較多,通常含10%~20 %的單脂肪酸甘油酯等乳化劑。其加工性能較好,常用於加工西式糕點和配糖量多的重糖糕點。用這種起酥油加工的糕點體積大,鬆軟,口感好,不易老化。
⑶、高穩定型起酥油 可長期保存,不易氧化變質。全氫化起酥油多屬於這種類型。
⑴徠、可塑性起酥油,
⑵、液體起酥油 指在常溫下可以進行加工和用泵輸送,儲藏過程中固體成分不被析出,具有流動性和加工特性的食用油脂。它又可分為三類:①流動型起酥油:油脂為乳白色,內有固體脂的懸浮物;②液體起酥油:油脂為透明液體;③O/w乳化型起酥油:含有水的乳化型油脂。
⑶、粉末起酥油 又稱為粉末油脂,是在方便食品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般含油脂量為50%~80%,也有的高達92%。可以添加到糕點、即席湯料和咖喱素等方便食品中使用。
(l)固態(塑性)起酥油--常溫下呈可塑性固體的起酥油,其功能特性最佳。
⑵流體態起酥油--指常溫下呈流體態、儲存過程中脂品不沉降分離、可直接用於麵包和糕點連續生產線的具有起酥油功能特性的流動狀態油脂製品。
⑴普通型起酥油--可塑性範圍廣,具備起酥油多種功能特性,用於麵包加工業。
⑵穩定型起酥油--氧化穩定性高,用於餅乾、椒鹽餅乾以及煎炸食品的加工。
⑶高乳化型起酥油--乳化劑添加量大,用於糕點加工,能使製品體積大、口感好、不易老化。其功能特性也較好。
起酥油能使製品分層、膨鬆、酥脆、保濕等,其功能特性包括可塑性、起酥性、酪化性、乳化性、吸水性、氧化穩定性和油炸性。不同的品種,對其功能特性的具體要求各異,其中可塑性是最基本的特性。
(1) 可塑性
可塑性是傳統起酥油的基本性質,是指固態脂在一定溫度下,具備塑性物質的特徵,在一定外力作用下能保持形狀,當外力超過範圍時則發生變形,可作塑性流動的性質。起酥油可塑性好,便於塗布加工,形成的麵糰延展性好,加工的製品酥脆。
脂肪的可塑性可粗略地用稠度來衡量,稠度合適的塑性脂肪才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能使脂肪保持可塑性的溫度範圍稱塑性範圍,如果溫度變化不大,脂肪稠度卻有較大的變化,則說明其塑性範圍窄;反之,溫度變化大,稠度變化卻不大,則塑性範圍寬。
(2) 起酥性
起酥性是指能使烘焙糕點具有酥鬆的性質,它是保證各類餅乾、薄脆餅和酥皮等產品具有良好食用特性的主要性質。起酥油以薄膜狀層分佈在烘焙食品組織中,阻斷麵筋質問的相互黏結,起潤滑作用,使製品組織鬆脆可口。一般稠度合適、可塑性好的起酥油,起酥性也好。過硬的起酥油在麵糰中呈塊狀,展布不均,使製品酥脆性差;而過軟的起酥油在麵糰中呈微球狀分佈,起不到阻隔作用,使製品多孔粗糙。
(3) 酪化性
對起酥油進行高速攪打,可使空氣以細小的氣泡裹吸於油脂中,而使起酥油的體積增大,油脂的這種含氣性質就叫酪化性。把起酥油加到混合麵漿中進行高速攪打,會使麵漿體積增大。酪化性可用酪化值(CV)表示,即100 g油脂中所含空氣的體積(以ml計)。
起酥油的酪化性要比奶油和人造奶油好得多。
起酥油的酪化性取決於它的可塑性,並與基料油脂組分、甘三酯晶體結構及其工藝條件都相關。β′-型結晶微小,酪化性良好;β-型結晶粗大,酪化性較差;在起酥油加工中,經熟成處理的產品酪化性明顯高於非熟成品;飽和程度較高的油脂酪化性好,在β-型結晶的油脂中添加β′-結晶的油脂和在天然油脂中添加氫化油均能提高其酪化性。此外,乳化劑的種類和用量也可影響起酥油的酪化性。
(4) 乳化性
油和水互不相溶,但在食品加工中,經常要將油相和含有奶、蛋、糖的水相均勻地混合在一起。蛋糕麵糰是O/W型乳化液,起酥油在乳濁體中的均勻分佈直接影響麵糰組織的潤滑效果和製品的穩定程度。因此糕點起酥油一般都需添加乳化劑,以提高油滴的分散程度。乳化性能影響蛋、糖的起泡能力,適量添加起泡劑可以減少乳化劑的負面影響。
(5) 吸水性
起酥油即使不使用乳化劑,也能吸收和保持一定量的水分。起酥油的吸水性取決於其自身的可塑性和乳化劑添加量。油脂經氫化可增加吸水性。例如22.5℃左右,幾種不同類型的起酥油的吸水率為:豬油、混合型起酥油為25~50%;氫化豬油為75~100%;全氫化起酥油為150~200%;含單、雙甘酯的起酥油≥400%。
吸水性對加工奶油糖霜和烘焙糕點有著重要的功能意義,它可以爭奪形成麵筋所必需的水分,從而使製品酥脆。
(6) 氧化穩定性
一般油脂在烘焙、煎炸過程中,由於本身不含天然抗氧劑或天然抗氧劑的熱分解,致使烘焙、煎炸製品的穩定性差,貨架壽命短。起酥油基料油脂通過氫化、酯交換改性,不飽和程度降低或添加抗氧化劑,從而提高了氧化穩定性。起酥油的氧化穩定性不一定代表烘焙製品的儲存穩定性,因此在設計起酥油氧化穩定性時,需根據起酥油的用途而有所區別。例如椒鹽餅乾等製品由於沒有含糖糕點烘焙時氨基酸和糖進行麥拉德反應產物的保護,需使用AOM值大於100 h的高穩定性起酥油。
(7) 煎炸性
起酥油的煎炸性包括風味特性和高溫下的穩定性,應能在持續高溫下不易氧化、聚合、水解和熱分解,並能使製品具有良好的風味。起酥油的煎炸性一般與基料油脂的飽和程度、甘三酯脂肪酸碳鏈長短、消泡劑以及煎炸條件(如溫度、煎炸物水分、油渣清理和油脂置換率)等多種因素有關。
生產起酥油的原料油有兩大類:植物性油脂如豆油、棉子油、菜子油、椰子油、棕櫚油、米糠油及它們的氫化油;動物性油脂如豬油、牛油、魚油及它們的氫化油。棕櫚油本身不含有膽固醇和反式脂肪酸。對於起酥油、糕點用人造奶油和印度人造酥油來說,直接使用固態棕櫚硬脂是很好的天然原料。油脂都是經很好精鍊的,氫化油必須是選擇性氫化油。
起酥油
⑴、乳化劑①脂肪酸甘油酯:添加量為0.2%~1.0%。使用它可以提高起酥油的乳化性、酪化性和吸水性。與麵粉、雞蛋、水等分散均勻,增大食品體積。此外,單脂肪酸甘油酯與澱粉形成複合體,利於保持水分,防止食品老化。②脂肪酸蔗糖酯:它和單脂肪酸甘油酯有類似的作用。③大豆磷脂:一般不單獨使用,多與單脂肪酸甘油酯等其他乳化劑配合使用。通用型起酥油中,大豆磷脂和脂肪酸甘油酯混合時的添加量為0.1 %~O.3 %。④脂肪酸丙二醇酯:通常是丙二醇和單脂肪酸甘油酯混合使用時具有增效作用,添加量為5%~10%。⑤脂肪酸山梨糖酯:是山梨糖的羥基與脂肪酸結合成的酯,具有較強的乳化能力。在高乳化型起酥油中添加量為5%~10%。
⑵、抗氧化劑起酥油中的抗氧化劑使用生育酚、叔丁基羥基茴香醚(BHA)、二叔丁基羥基甲苯(BHT)、沒食子酸丙酯(PG),添加量必須在食品衛生法規定的範圍內。
⑶、消泡劑 用於煎炸的起酥油需要消除氣泡,一般添加聚甲基硅酮,添加量為2~5 mg/kg,加工麵包和糕點用起酥油不使用消泡劑。
⑷、氮氣 每100 g速冷捏合的起酥油應含有20 mL以下氮氣。對熔化后使用的煎炸油就不需壓入氮氣。
起酥油
固態起酥油的生產方法和前述人造奶油的製法相同,只是沒有水相的準備和油水兩相的乳化操作,一般塑性起酥油的生產過程包括油脂配合、冷卻塑化、包裝及熟成幾個部分。這裡不再講了。可塑性固體起酥油是開發較早、也是目前應用最廣的類型。除此之外,還有流動型起酥油和粉末狀起酥油等。
流動型起酥油是在液體油中添加乳化劑和高熔點油脂,使之成為具有加工特性的乳白色並具有流動性的油脂。流動型起酥油適合於在常溫下的散裝運輸和管道輸送。粉末起酥油的外觀為粉狀固體,實際上是油脂的微粒被蛋白質等膠態物質包裹而成。生產中將油脂和乳化劑、明膠、酪朊等蛋白質或澱粉在水中乳化,然後再噴霧乾燥成粉末狀。由於油脂被膠體物質所包裹,油脂與外界空氣隔離,因而保存性好。此外粉末起酥油不向外透油,能保持乾燥而易與其它食品混合。粉末起酥油中含油量為50-82%。
液體起酥油的品種有很多,大致有以下幾種:
把原料油脂及輔料摻合後用急冷機進行急冷,然後在貯罐存放16 h以上,攪拌使之流動化,裝入容器;將硬脂或乳化劑磨碎成細微粉末,添加到作為基料的油脂中,用攪拌機攪拌均勻;將配好的原料加熱到65℃使之熔化,慢慢攪拌,徐徐冷卻使形成B型結晶,直到溫度下降到裝罐溫度(約26℃)。
生產粉末起酥油的方法有很多種,大部分用噴霧乾燥法生產。其製取過程是:將油脂、被覆物質、乳化劑和水一起乳化,然後噴霧乾燥,呈粉末狀態。使用的油脂通常是熔點30~35℃的植物氫化油,也有的使用部分豬油等動物油脂和液體油脂。使用的被覆物質包括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有酪蛋白、動物膠、乳清、卵白等。碳水化合物是玉米、馬鈴薯等鮮澱粉,也有使用膠狀澱粉、澱粉糖化物及乳糖等,還有的專利介紹使用纖維素或微結晶纖維素。乳化劑使用卵磷脂、單脂肪酸甘油酯、丙二醇酯和蔗糖酯等。
粉末油脂成分實例:脂肪79.5%~80.8 %,蛋白質7.9 %~8.1%,碳水化合物4.1%~4.6%,無機物3.5%~3.8%(K2HPO4,CaO等),水分1.5%~1.7%。
食物名稱 | 起酥油 |
含量參考 |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能量 | 884 千卡 |
脂肪 | 100 g |
飽和脂肪酸 | 18.8 g |
多不飽和脂肪酸 | 71 g |
單不飽和脂肪酸 | 5.4 g |
維生素E | 6.13 mg |
維生素K | 43 μ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