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瑞芳

越劇表演藝術家

尹瑞芳,原名干掌珠,1929年出生於象山石浦鎮金雞山村。1942年,她13歲,背井離鄉去上海謀生,經人介紹,正式拜已經譽滿春申的名小生尹桂芳為徠師,改名尹瑞芳,從而走上了越劇舞台生涯,后被戲迷認為是最得尹桂芳真傳的弟子。

人物關係


活動年表


尹瑞芳在《七娘救夫》中飾馮禹錫
尹瑞芳在《七娘救夫》中飾馮禹錫
1946年,被廣大觀眾譽為“越劇皇帝”的尹桂芳在上海與越劇舞台姐妹合作成立芳華越劇團,尹瑞芳開始擔任配角。在《浪蕩子》、《梁祝》、《西廂記》、《寶玉與黛玉》、《屈原》等劇中扮演不同年齡、身份、性格的正反派角色,以酷似其師的扮相、唱腔和表演風格,塑造了一個個可愛的形象,受到上海觀眾的好評。
1956年至62年,尹瑞芳五次被借到象山主演《梁祝》、《花逢春》等劇目,其中1959年在《秦月樓》、《團圓之後》中扮演呂貫、施俏生等主要角色,有觀眾竟把她當作尹桂芳,從而斐聲劇壇。
1962年,芳華越劇團從福建回上海演出,尹桂芳為滿足上海廣大尹迷觀眾的需求,讓尹瑞芳與戴忠桂合演《梅玉佩》,尹瑞芳主演秀才許金梅,以其醇厚雋永、瀟灑深沉的尹派唱腔特色,在擁有一千四百多隻座位的瑞金劇場上演一個多月,上座率始終很高。尹瑞芳演藝達到成熟。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迫使尹瑞芳離開了舞台。1978年,尹瑞芳從福建省芳華越劇團退休回到了老家,再次接受象山越劇團的邀請,在《紅樓夢》,《梁祝》等劇飾演主角併兼導演。她主演的《紅樓夢》曾轟動一時,當時任浙江省委第一書記鐵瑛攜夫人曾特地從杭州趕到寧波天然舞台,觀看尹瑞芳主演的全場《紅樓夢》。
徠1979年,在《冤雪龍泉井》中,尹瑞芳繼承其師大膽塑造愛國詩人屈原的成功經驗,吸收京劇中某老生唱腔的因素和紹劇中激越高亢的音調,成功塑造了劇中的人物形象,同年11月到杭州演出,省電視台現場轉播此劇,在全省引起強烈的反響。
1983年,尹瑞芳加盟寧波越劇團,擔任《七娘救夫》的男主角,在寧波、上海等地演出時感染了一大批熱心觀眾。其師尹桂芳,師輩王文娟傅全香等著名人士聞訊都趕來祝賀。 《七娘救夫》一劇被拍攝錄像並製作成VCD出版。
1980年開始,尹瑞芳擔任象山越劇團文藝學校教師。憑著豐富的舞台經驗,精湛的表演藝術和對越劇事業的強烈的責任感,悉心教學傳藝,培養出董柯娣、陳麗炯、任志蓮等著名越壇新秀,深受學員的愛戴和尊敬。尤以其師嫡傳的《屈原 天問》一折,傳授董柯娣,使她在1982年浙江省戲曲小百花匯演中,獲得優秀小百花獎,她也榮獲優秀園丁獎。
1988年之後,尹瑞芳為弘揚民族文化,振興越劇事業,毅然辭去寧波越劇團藝術顧問一職,自籌資金,創辦“小芳華”越劇團,招收、培養小學員,在寧波蘭江劇院,上海大世界,長江劇場,江蘇揚中、丹揚、海門等地演出,傾倒了廣大越迷。私人創辦專業越劇團的壯舉,在寧波、上海越劇界傳為佳話。此後,年逾古稀的尹瑞芳,不顧自己體弱多病,仍擔任象山藝術學校顧問,為學員傳技授藝。

逝世


2011年12月18號凌晨1點,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尹桂芳老師嫡傳弟子尹瑞芳老師因病逝世,享年82周歲。尹瑞芳老師的送殯儀式,定於12月23日,董柯娣為老師扶棺。

留存音視頻資料


尹瑞芳[象山“小芳華”越劇團創辦者]
尹瑞芳[象山“小芳華”越劇團創辦者]
尹 瑞芳留下的資料不是很多,文革前在芳華時期基本上為尹桂芳配戲,大致有《西廂記》、《屈原》、《落繡鞋》、《王十鵬》等等,在這些劇目中留有錄音片段,尹瑞芳在1962年回上海演出的《梅玉佩》由上海人民廣播電台錄音保存。這是尹瑞芳在文革前唯一留下的一個由她主演大戲的錄音資料。文革后,1978年《紅樓夢》實況選場一套、《哭靈》靜場錄音一折、《梁山伯與祝英台·樓台會》實況錄音一折。1979年《冤雪龍泉井》(又名《斬皇子》)在杭州演出時杭州人民廣播電台作實況錄音保存,並且於1980年在浙江人民廣播電台錄製靜場選場錄音保存,1983年《七娘救夫》實況錄音一套以及該劇的靜場選場錄音一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