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大佛
潼南大佛
潼南大佛位於潼南縣城西北1.5千米的定明山下,亦名南禪寺、定明院。今存有大佛閣、觀音殿、玉皇殿、鑒亭四座木結構古建築,大佛閣依山傍水而建,為七檐歇山式建築,景象壯觀。閣內鑿崖而就的釋迦牟尼佛坐像,高18.43米,神態莊嚴。這尊大佛俗稱“八丈金仙”,以大佛為中心,在東西長達里許的崖壁上,留有歷代騷人墨客書鐫的題記、詩詠、碑碣、造像等83則;鎦金楹聯鐫刻20則;水文題刻5則;龕窟104個,佛像700餘軀。另有“石磴琴聲”、“頂天佛”、“鑒亭”、“翠屏秋月”等名勝古迹,與“八丈金仙”共稱十八勝景。
潼南大佛
潼南大佛始鑿於唐朝末年,先鑿佛首,北宋靖康丙午年(1126年)開雕佛身,至南宋紹興辛末(1151年)全像竣工,前後歷時二百多年,是石刻造像中罕見的珍品,為“蜀中四大佛”之一。寺院區內存有大小造像七百餘軀,宋至清朝題刻碑碣83則,是重慶境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另外,在大佛寺側的崖壁上,集中了七個年號的洪水題記。題刻始刻於明,續有大明正德十四年、乾隆四十六年、同治十二年、光緒十五年、民國三十四年、1981年曆次大洪水標記線和題記。此崖壁集多個年份不同的洪水題刻於一處,可以比較歷次洪水在此境內的高程,對探索古代洪水的演變規律,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
潼南大佛
百年來第五次穿金
2010年5月26(農曆四月十三日),重慶潼南大佛寺將舉辦規模空前的千年金大佛第五次穿金啟動盛典。為佛貼金,如造浮屠。逢此穿金盛典之際,眾多高僧大德將蒞臨宣法,為結緣善信加持。同時,啟動金大佛保養維護工程,開始為大佛貼金。
2012年11月25日,重慶潼南大佛第五次維修保護工程竣工剪綵儀式在大佛寺隆重舉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余遠牧出席並作重要講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劉曙光,榮譽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前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楊曾文,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屠銳,市政協秘書長余季平、民宗委主任陳煥奎,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周勇,市民宗委副主任喻柏炎,市文物局局長幸軍,中華傳統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重慶郵電大學黨委書記陳流汀,重慶金融後援服務總公司董事長蒲陽,原市政府副秘書長余恢毅出席;縣委書記辛國榮致辭,縣委副書記、代理縣長蹇澤西主持,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蔣道義、縣政協主席張彬參加。
潼南大佛景區
潼南大佛維修保護工程歷時近三年,耗資千餘萬元。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廣州白雲文物保護工程有限公司、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多家國際國內知名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共同參與。本工程既是一項系統的、整體的、特殊的文物保護工作,同時也是一項整合旅遊資源、構建和諧社會的民生工程。
開光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