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石壁圖

天池石壁圖

《天池石壁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創作的一幅絹本設色繪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天池石壁圖》描繪了天池山水的景色,圖中多用淡赭,染以墨青墨綠,層巒疊嶂,山石相間,陡崖、礬石高坡、岩塊形態各異,姿態萬千,展示了天池石壁的雄秀。

畫作內容


《天池石壁圖》
《天池石壁圖》
此圖描繪的是蘇州城西吳縣境內天池山的景色。天池山與靈岩山、天平山一脈相連,峰巔矗立巨石,遠望巧若蓮花,人稱“華山”。山一側的半山坳中長年積有一泓碧水,名曰“天池”,故山之這一面亦被稱為“天池山”。
本幅左上自題: “至正元年十月,大痴道人為山作天池石壁圖,時年七十有三。”
吳全節題詩:鳥啄殘花污草庵,一春未到兩山探;忽觀痴老圖中道,南峰翠帶北峰嵐。

創作背景


蘇州是遊覽勝地,一般人只知道蘇州有虎丘山、靈岩山、天平山,而不太知道還有天池山。這些都分佈在蘇州城西二十餘里的吳縣境內,天池山和靈岩山、天平山相連,山頂屹立巨石,遠望巧若蓮花,人稱華山,華山坡面,半山坳中,終年積水,有一潭碧水,名曰天池,故山之這一面,稱為“天池山”。《天池石壁圖》就描繪了天池山水的俏麗景色。《天池石壁圖》作於至正元年(1341)十月,黃公望時年七十三歲。

藝術鑒賞


形象

《天池石壁圖》局部
《天池石壁圖》局部
作品所繪景色,即位於蘇州城西二十餘里的吳縣境內之天池山,它與靈岩山、天平山一脈相連,峰巔矗立怪石,遠望巧若蓮花;半山坳中,長年積有一泓碧水,名日“天池”,故稱為“天池山”。明文嘉游天池山後,有詩讚日: “天池之山今始到,仰首忽見蓮花峰。池水潺諼瀉琴築,石壁裁壺開芙蓉。春疇連延麥初熟,暮嶺回合煙已重;有輿催予下山去,悔不此地巢雲松。”此圖以繁密的布景、洗鍊的筆墨,生動表達出了天池石壁於雄峻中見秀美的奇姿。畫面層巒疊嶂,迂迴曲折;雜木長松,豐茂高大;溪澗煙雲,流潤幽深;村落水閣,聚散掩映。景緻縱橫有序,錯綜多姿,整體氣勢雄渾,又深得山之幽趣。

構圖

《天池石壁圖》局部
《天池石壁圖》局部
此畫作者採用了高遠的構圖法,使觀賞者站在一個似乎是鳥瞰的角度俯視全景,然而能看到每一物象,可供一一瀏覽,細細觀賞。這裡的景物儘管是岩壑深縱,峰巒重疊,但作者採用“圖繁筆簡”來經營構圖。畫幅下端為迂迴曲折地畫近處山麓,山麓崎嶇不平,山簏間長松高立,林木蔥鬱,在山麓的山坳處和叢林蔭下,村落座落在臨溪邊澗畔,農舍被林木掩映,或隱或現,有的僅露出屋角。村落有小徑蜿蜒盤旋向上,曲折地通往山間,畫幅正中為畫幅的主題,層巒疊嶂,高松層崖,山石大小相間,有大岩塊,有的豎立,有的橫卧,小礬石突出,有的為寬高坡,有的為懸崖陡壁,或高聳、或緩平、或聚散、或傾斜,縱橫有序,錯落有致,曲盡其態,山澗流泉潺潺,飛瀑奔騰直瀉,衝擊著石面,水珠四濺。作者通過構圖繁而用筆簡的手法,善於把這些諸多複雜而豐富的物象,都統一於一個整體之中,勾畫出了天池石壁的雄秀美姿,意境超俗。

技法

畫家狀物之筆雖較簡略,雜樹多用橫點,山石作披麻皴,但線條卻顯得自然流暢,起落有序;筆法樸厚蒼潤,變化多端。

色彩

設色採用“淺絳法”,多用淡赭,並以墨青、墨綠合染,冷暖互補,極佳地表現出山色的青蔥與陽光的和煦。正如清吳修所云:“赭色微黃畫里春,墨青墨綠染精神。”

名家點評


西安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張保琪:此畫構圖雖繁,然而用筆卻非常簡練,畫面上的所有物象都統一於體現作者意志的“筆勢”之中,正是這種“筆勢”及墨色的效果,使整個畫面成為一個煙雲流潤、氣勢雄渾的小世界。

歷史傳承


《天池石壁圖》在清吳升《大觀錄》卷十七、繆曰藻《寓意編》有著錄。《天池石壁圖》近代以前的流傳無考。1955年,沈仲章得知上海收藏家龔氏要出讓宋代畫家米友仁《雲水墨戲圖》卷和元代畫家黃公望《天池石壁圖》軸的真跡后,幾乎傾其積蓄,以2萬元的巨款收購下來並無償捐贈給北京故宮博物院,自己僅拍照兩張留作紀念。《天池石壁圖》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重要展覽


2012年9月7日,《天池石壁圖》複製品在寧波美術館的“故宮珍藏中國書畫複製精品展”中展出。

作者簡介


黃公望(公元1269—1354年),元代畫家。本姓陸,名堅。江蘇常熟人。出繼永嘉(今屬浙江溫州)黃氏為義子。改姓黃,名公望,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等。稔經史,工書法,通音律,善散曲,最精山水畫,宗法董源巨然,受過趙孟煽教導,晚年卓然成家。山水以淺絳為主。與吳鎮、王蒙、倪瓚並稱“元四家”。晚年水墨畫運以草籀筆法,皴筆不多,蒼茫簡遠,氣勢雄秀,有“峰巒渾厚,草木華滋”之評。著有《寫山水訣》傳世。傳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圖》卷、《天池石壁圖》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