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之星保障基金

奧運之星保障基金

截至2009年7月,全國累計已停訓待安置退役運動員4343人,而2010年則新增2193名,其中近一半的運動員得不到及時安置。對他們來說,無論是全國冠軍還是亞洲冠軍,都免不了“退役即失業”的殘酷現實。奧運之星旨在向為國家做出貢獻的退役運動員、教練員在身體遭受運動損傷而面臨醫療、學習、就業等困境時提供社會援助的公益基金。

簡介


奧運之星旨在動員社會力量向曾經為國家做出貢獻的退役運動員、教練員及國家正在培養的明日之星,在身體遭受運動損傷而面臨醫療、學習、就業等困境時提供社會援助。協助政府進一步改善和提高退役運動員生活條件,促進社會主義體育事業和諧發展。切實解除廣大運動員的後顧之憂,更好地激勵運動員頑強拼搏為國爭光。
奧運之星於2007年4月由桑蘭、季婷共同發起。季婷女士曾供職於央視2套《對話》欄目,策劃並導演多場大型公益、商業活動。
前國家女子體操隊員桑蘭曾多次獲得國內國際比賽金牌,她在第四屆美國友好運動會的一次跳馬練習中不慎受傷之後,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鼓勵,當她得知季婷女士發起奧運之星之後,積極參與到基金會的工作中。

成立背景


中國運動員成長與退役路線圖
中國運動員成長與退役路線圖
據統計,截至2009年7月,全國累計已停訓待安置退役運動員4343人,而2010年預計新增退役人數2193名,其中45%的退役運動員得不到及時安置。對他們來說,無論是全國冠軍,還是亞洲冠軍,都免不了“退役即失業”的殘酷現實。
數據表明,全國在訓運動員33294名,正式在編的僅17444名,而以試訓、集訓等名義在訓的隊員達15850人。這些沒編製的運動員退役后境況更糟,就算國家和各省市出台一些退役保障辦法,他們也享受不到。

救助情況


奧運之星曾經成功救助了前國際馬拉松冠軍艾冬梅、四川省體操運動員蘭芸、前全國高山滑雪冠軍趙永華三位運動員,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同時喚起大家對退役運動員的廣泛關注。
因傷致殘的姚明前隊友身高2米16的黃成義曾與姚明同在全國青年籃球訓練營受訓。早年時期,由於出色的身體條件,黃成義被破格選入齊魯石化集團籃球隊;1997年,他進入北京京師籃球隊,並參加全國甲B籃球聯賽。2001年,黃成義從北京師範學院本科畢業后返回山東老家,與一支業餘球隊一同訓練,以保持狀態。在2003年的一次業餘籃球賽中,黃成義腰部嚴重受傷;不幸的是,他接受的腰椎管開窗減壓加椎間盤摘除手術沒有成功,自此喪失行走能力。傷后的黃成義失去了經濟來源,家境窘迫,母子倆人住在一個床鋪每個月200多元的危舊房裡。
在得知黃成義的情況后,迅速核實情況,在1天內完成了資助審批程序。黃成義曾經的同學、校友將他接到國家體育總局訓練中心老籃球館,為他加油鼓勁。奧運之星保障基金工作人員現場幫助黃成義辦理救助手續,並與黃成義及其同學一起商議了今後對黃成義的救助方案。

那些貧困的運動員


北京地鐵里乞討的世界冠軍
北京地鐵里乞討的世界冠軍
當運動員在場上奮力拚搏、為國爭光勇奪冠軍時,他們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但又有多少人了解,當運動員們退役后,生活是多麼的窘迫。冠軍運動員退役后陷入貧困,已經發生過太多太多。
2001年北京大學生運動會男子團體和吊環金牌得主,曾因偷竊被刑拘,2011年4月12日,張尚武刑滿被釋放后,先是老家石家莊賣藝賺錢,由於不被家鄉人認可,之後他來到北京,並在王府井開始繼續自己的賣藝生涯,2011年7月,有網友在北京地鐵里認出正在乞討的他。
李朝輝
曾取得第一屆城運會男子自由式摔跤冠軍的李朝輝,卻為拿到這個冠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李朝輝在這場比賽負傷,導致雙耳畸形。去年9月時,為了能夠治療自己的病痛,李朝輝動了賣掉獎牌的念頭。
艾冬梅畸形的雙腳
艾冬梅畸形的雙腳
艾冬梅
前國際馬拉松冠軍艾冬梅,長期以來她同丈夫都沒有工作,還要拉扯孩子和交房租。無奈之下,艾冬梅只能打起了自己獎牌的主意。
曾在北京亞運會上獲得男子舉重無差別級冠軍,並打破了亞洲紀錄的才力,在1997年退役后,不得不去遼寧體育總局保衛處給學院守大門。 2003年時,年僅33歲的才力,便因為貧困而過早地離開了我們。
1971年10月8日出生,14歲開始運動員生涯。1987年6月成為吉林省第一體工隊的正式運動員。
鄒春蘭
鄒春蘭
她的最好成績是在1990年獲得全國女子舉重冠軍並打破全國紀錄。1993年,23歲的鄒春蘭在體工隊的食堂打雜三年後,沒能得到安置,離開了十年的舉重生涯……昔日舉重冠軍淪落為搓澡工,每為一個客人搓澡,她可得1.5元的提成,此事件經媒體曝光后,引起轟動,退役運動員安置問題得到空前關注。比其他的貧困冠軍們幸運的是,鄒春蘭的事情在被媒體曝光后,開始得到外界幫助,生活條件也趨於好轉。
劉菲
世界技巧錦標賽冠軍貧病交加劉菲,1979年出生,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人,1998年獲得在俄羅斯明斯克舉行的世界技巧錦標賽女子三人項目冠軍。此前獲得世界錦標賽第三名、世界青年錦標賽第四名及7項全國冠軍。2000年退役,至今無正式工作,傷病纏身,生活貧困。

我國運動員保障現狀


中國運動員退役安置途徑(數據來自1998-2002)
中國運動員退役安置途徑(數據來自1998-2002)
中國運動員現行保障體系主要由三個子體系組成:行政保障體系、社會保障體系、商業保障體系。行政保障體系包括就業安置和工資福利;社會保障體系包括養老保險、醫療和失業保險;商業保障體系包括運動傷害保險和其他。其中起主導作用的仍然是行政保障系統。
中國的運動員保障體系未兼顧到無工資的學生運動員了體育保險的保障範圍也只限於奧運項目的國家隊運動員(約1400人)。大多數運動員退役后一般學歷層次較低,走向社會後很難實現自主擇業。目前中國註冊運動員估計約兩萬人,平均每年的淘汰率15%,如果遇上全運會年,淘汰率將會達到40%,這樣每年約有4000人面臨轉業。20世紀90年代前,運動員的安置主要是通過行政手段解決,每年仍有一半的基層運動員無法合理安置。
現行的運動員保障制度包括兩個層次。
(1)退役時由國家統一規定進行初次保障——發放退役金,運動員退役時繼續實行一次性退役費制度,根據其運齡長短,確定退役費基數。運齡3年以下的,退役費基數為200-600元;運齡滿3年及其以上的,退役費基數為800元。運動員每增加一年運齡,在退役費基數上增發相當本人一個月體育津貼的退役費。其中奧運會比賽項目世界前三名運動員增發的退役費,按其實際運齡計算;其他運動員增發的退役費最多不超過本人10各月的體育津貼。運齡的計算辦法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2)地方政府進行補充性的再保障——貨幣補償、工作分配等。從現行的運動員就業保障制度來看,政府側重單一的貨幣性津貼補助,但是國家發放的退役金又遠遠不能保障運動員退役后的學習、就業和生活。而且,地方政府對運動員的再保障缺乏統一的標準,各地做法不一,總的來說缺乏有效性。其實對運動員來說最重要的是就業保障,一份合適的工作能夠給退役運動員帶來穩定的收入,從而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
相對而言優秀運動員退役后的就業渠道多樣。一是國家安置;二是免試進入大學深造,學習一技之長;三十利用其社會影響力開辦公司或成立運動技術學校;四是受聘為某一商業品牌的代言人稱為自由職業者。
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這是迄今為止退役運動員保障體系內最為權威的綱領性文件。
“最近幾年,國家開始真正重視退役運動員的技能培訓,而不僅僅是給退役運動員找個去處、安排個工作那麼簡單了。”金汕說,“每年有5000多名運動員要退役,社會不可能一下子容納這麼多退役運動員。所有的保障制度也只能是起到輔助作用,真正能夠對運動員起到幫助作用的,就是在他們進行運動訓練的同時讓他們接受教育,不要等到他們退役再讓他們念書。”
我國競技體育制度的核心內容就是“奧運爭光”,為備戰4年一屆的奧運盛會,成千上萬的孩子日復一日進行專業訓練、職業訓練,每周10學時文化課的最低標準都很難在專業體校得到保證。“這就需要我們向美國和日本學習,在選拔體育人才的時候不要‘唯金牌論’,因為體育本身就是教育的一種表現方式。”北京社科院體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汕說。

海外運動員保障體系


美國在20世紀50年代就已經出現了體育保險公司。現在,美國的體育保險已經稱為美國保險業的重要經營內容並形成了巨大保險市場。完善的保險監督管理運行機制、健全的監管法律、法規體系確保了體育保險業的繁榮發展,解除了運動員的後顧之憂,減輕了處理體育傷害事故的經濟壓力,緩解了社會矛盾。
日本的體育保險制度在社會保障體系中占的比重較大,覆蓋範圍較寬,自從體育保險制度被納入國家的法律化建設中以來,日本的體育保險失業得到了飛速發展。其充分利用和發揮社會保險體系和商業保險兩大保險體系的優勢,已經形成了一個健全完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強的體育保險體系。《體育安全保險》《新保險業法》《健康保險法》《體育振興法》《日本體育、學校健康中心法》等一些列法律法規頒布實施,從而保障了體育保險的實施,為運動員社會保障的落實提供了法律依據。

完善保障體系啟示


中國體育行業並非沒有對運動員進行保障,而是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參考國外體育和中國其他行業的經驗,中國競技體育的自我保障體系至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構建:
1、法規制度保障
制定符合競技體育行業特點的就業安置和傷殘保障等方面的管理條例,規範行業內部單位和個人在實現運動員保障中的權利和義務,使運動員的保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機構保障
設立相關的機構,通過機構的運作實現保障。
(1)成立運動員就業、就學指導機構。該機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一是對退役運動員進行就業諮詢與指導;二是對退役運動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三是與工商、稅務等部門協商,扶持退役運動員自主擇業;四是對退役運動員進行就學諮詢與指導;五是與教育主管部門協商,適當降低退役運動員大學入學標準,使更多的退役運動員能夠進入大學深造。
(2)成立運動員協會。這是國外競技體育運動員保障體系的一個特色。其主要作用至少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利用運動員的社會影響力每年組織義賽或其他活動籌款,積累的資金可用於運動員發生重、特傷殘所需治療、護理、功能恢復資金的差額補足、退役后的就業安置和失業補足;二是運動員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出面協調並維護其權益。
(3)成立傷殘鑒定機構。按照國家現行體制,一般特殊行業都有相應的職業病鑒定機構和標準,而運動員的職業病——運動傷殘卻沒有相應的鑒定機構和鑒定及補助標準。另外建立運動員傷病和傷殘信息庫也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不僅有利於明確責任,而且可以為教練員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提供科學的依據。
3、資金保障
(1)建立運動員互濟基金,既能實現資金的問題自己解決。又能培養運動員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精神。
(2)開發固定資產。在保證訓練的同時,充分利用節假日的業餘時間對外有償開發體育場館及設施。利用各體育單位閑置的樓。館進行商業開發經營。用賺取的利潤來用於運動員的保障。
(3)積極吸引社會團隊及個人贊助。
(4)人力資源轉化。各單位未被聘用的教練員可有組織地面向社會開辦各種有償業餘訓練班,如游泳、足球等。利用中國的一些優勢項目向國外輸出運動員和教練員。用以上利益收入開展運動員保障計劃。

資料來源


《關於運動員社會保障體系的思考》 高寒,喬羽佳
《論我國體育保險險種的開拓與保障》 曹清
《建立運動員傷殘保障體系的思考》 韓新君,李玉錚,馮秀華
《我國競技運動員保障體系現狀與構建思考》 羅林,劉春來
《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改革與完善》成思危
《我國優秀運動員社會保障體系的研究》陳祥林,李業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