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音套海蘇木

白音套海蘇木

白音套海蘇木,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地處翁牛特旗東南部,科爾沁沙地中段,東鄰新蘇莫蘇木,南與敖漢旗敖潤蘇木和通遼市奈曼旗葦蓮蘇鄉隔河相望,西與烏敦套海鎮接壤,北與海日蘇鎮、阿什罕蘇木毗鄰。人民政府駐白音套海嘎查第三獨貴龍。白音套海蘇木行政區域面積624.97平方千米。2018年末,白音套海蘇木戶籍人口19407人。

1956年,撤區劃分為白音套海蘇木。1956年,建白音套海公社。1984年,白音套海公社分為高日罕和白音套海2蘇木。2005年底,高日罕和白音套海2蘇木有合併為白音套海蘇木。2020年6月,白音套海蘇木轄13個嘎查。

2018年,白音套海蘇木有工業企業2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歷史沿革


1956年,撤區劃分為白音套海蘇木。
1956年,建白音套海公社。
1984年,白音套海公社分為高日罕和白音套海2蘇木。
2005年底,高日罕和白音套海2蘇木有合併為白音套海蘇木。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白音套海蘇木轄瑙門花、達楞、雙河、寶泉、農場、套海、四十八頃、敖布冷、橫道、王家灣子、高日罕、呼日黑熱、黑魚泡子13個嘎查村民委員會;下設52個獨貴龍。
2020年6月,白音套海蘇木轄13個嘎查。
白音套海蘇木區劃詳情
白音套海嘎查敖包寶力高嘎查
小農場嘎查橫道嘎查
寶泉嘎查王家灣子嘎查
雙河嘎查高日罕嘎查
達楞嘎查呼日黑熱嘎查
龍門花嘎查浩日沁塔拉嘎查
四十八傾嘎查/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白音套海蘇木地處翁牛特旗東南部,科爾沁沙地中段,東鄰新蘇莫蘇木,南與敖漢旗敖潤蘇木和通遼市奈曼旗葦蓮蘇鄉隔河相望,西與烏敦套海鎮接壤,北與海日蘇鎮、阿什罕蘇木毗鄰。人民政府駐白音套海嘎查第三獨貴龍。白音套海蘇木行政區域面積624.9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白音套海蘇木地處科爾沁沙地中段,地勢西高東低,地形為半沙半川區,平均海拔380~450米之間。南北寬平均25千米,東西長120千米。其形狀如嵌在科爾沁沙地的一條哈達。
氣候
白音套海蘇木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春季氣溫逐升,日差較大,冷暖無常,降水量少,蒸發量大,易發生春旱。空氣乾燥,風沙頻繁,能見度低。冬季乾燥寒冷,多偏西北風。多年平均氣溫6℃,1月平均氣溫-13℃,7月平均氣溫23℃,極端最高氣溫38℃(2010年7月)。生長期年平均150天。年無霜期130~145天左右,年降水量200~30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7月,7月最多。
水文
白音套海蘇木境內老哈河從翁牛特旗烏敦套海鎮流入白音套海東西貫穿全境,總長120千米,老哈河久為塞北大川,明代稱"老花木淪",蒙古語"老哈木淪",又名"黑水或黑水河"。清代依據蒙古語語音稱老哈木淪,簡稱老哈河。由於河流逐漸由丘陵區進入沖積平原,沿河無支流匯入,河床比降變暖。平均比降1/1000,上中游帶來的大量泥沙淤積,使河床逐漸抬高。洪水期易有潰堤險情,河槽內有沙洲、淺灘,形成明顯的多漢形河口,河床增寬至300~1000米。經流總量8000萬立方米,最大排泄量400立方米。
自然災害
白音套海蘇木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冰雹、沙塵、洪澇、蟲害、地震等。
白音套海蘇木最嚴重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86年7~9月,整個白音套海蘇木遭受歷史罕見的自然洪澇災害,造成農牧民房屋倒塌388間,旱水田6219畝絕收,直接經濟損失35萬元。
自然資源
白音套海蘇木境內有200畝草炭礦1處,平均厚度為3~20米不等。境內有山貓、野雞、野豬等10多種野生動物。
白音套海蘇木
白音套海蘇木

人口


2011年末,白音套海蘇木轄區總人口1946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67人,城鎮化率1.9%。另有流動人口216人。總人口中,男性9921人,佔51%;女性9545人,佔4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1341人,佔58.3%;有少數民族8125人,佔41.7%。2011年,人口出生率9.5‰,人口死亡率3.2‰,人口自然增長率6.3‰。
2018年末,白音套海蘇木戶籍人口1940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白音套海蘇木財政總收入427萬元,比上年增長28.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20萬元,比上年增長28.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企業所得稅14.5萬元,個人所得稅60.7萬元。
2011年,白音套海蘇木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1.2億元,比上年增長30%,實現稅收1300萬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800萬元,比上年增長8%;人均儲蓄400元;各項貸款餘額400萬元,比上年增長4%。
農業
2011年,白音套海蘇木耕地面積158368畝;可利用草地面積3.57萬畝,林地面積51.24萬畝。農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0.02億元,增加到1978年的0.1億元,2011年達到1.0億元。
2011年,白音套海蘇木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72860噸,其中玉米40556噸,水稻24512噸。
2011年,白音套海蘇木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萬頭,年末存欄1.25萬頭;羊飼養量3.3萬隻,年末存欄1.6萬隻;牛飼養量0.6萬頭,年末存欄0.5萬頭;家禽飼養量9.7萬羽。2011年,畜牧業總產值0.8億元。
2011年,白音套海蘇木累計造林12萬畝,其中防護林12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80萬株,林木覆蓋率35.7%,活立木蓄積量15萬立方米。
2011年,白音套海蘇木大型農業機械65台(輛);綠色環保農產品有"環康"牌有機大米。農牧民人均純收入5769元。
商業
2011年,白音套海蘇木商業網點125個,職工50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80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白音套海蘇木有幼兒園7所,在園幼兒462人,專任教師20人;小學6所,在校生1395人,專任教師13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2011年,白音套海蘇木有教育經費達148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46萬元,均比上年增長3.72%。
醫療衛生
2011年,白音套海蘇木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8個,其中衛生院2所;病床24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24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5張,固定資產總值5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50人,其中執業醫師10人,執業助理醫師10人,註冊護士10人,平均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8人、執業(助理)醫師0.8人、註冊護士0.5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8萬人次,住院手術200台次。
社會保障
2011年,白音套海蘇木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2戶,人數148人,支出43.6萬元,比上年增長20%,月人均245元,比上年增長20%。
2011年,白音套海蘇木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50戶,人數1529人,支出137.7萬元,月人均75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9人,支出8.7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61人,支出12.8萬元;農村合作醫療救助63人次,農村臨時救濟323人次,支出12萬元。

交通


白音套海蘇木已形成由公路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2011年客運量1.4萬人次,貨運量6萬噸。白音套海蘇木境內有鄉級公路兩條,大玉線和雙白線總長127千米。
白音套海蘇木
白音套海蘇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