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江書院

江西四大古書院之一

信江書院,江西四大古書院之一,位於中國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信江南岸黃金山上。

信江書院創建於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舊稱“曲江書院”。康熙五十一年擴建后易名“鍾靈講院”。乾隆八年(1743年)在後山建樓以祭祀朱熹,更名“紫陽書院”,乾隆四十六年始稱“信江書院”。

信江書院內有鍾靈台、春風亭、一榻軒、夕秀亭、日新書屋、亦樂堂等十餘處古色古香的古建築。在書院的東北部亦樂堂舊址上,建國后修建了“上饒專區革命烈士紀念碑”和黃道烈士墓”。

人文地理


信江書院
信江書院
信江書院位於上饒市區的南屏山北麓,“鐘山峙於後、靈山揖於前”,中部隆起,古稱道觀山,北環信水,西帶豐溪,東與祥符寺(今市人民醫院)相臨,佔地一百餘畝,地理環境優越。
地理坐標為:東經117°37′30″、北緯28°26′30″之間。
自信江書院沿河而上,山巒起伏,森林植被茂密,自古有南屏山之稱。從漢唐以降,寺廟、祠宇和樓台亭閣密布,南屏山被視為府治郡城風水格局中的案山,自然生態環境一直受到比較好的保護。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古往今來,一直吸引著許多文人、墨客的尋幽探古之情,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題記和吟詠之作,其中包括陳運和的詩《信江.書院.師範》。自清代以後,信江書院脫穎而出,獨領風騷三百餘年,名播遠近,成為上饒人傑地靈、人文薈萃的重要象徵。

歷史沿革


信江書院,位於江西上饒。初名曲江書院。據同治六年(1867)廣信府知府鍾世楨在《重修信江書院志》序中記述:“信州之有書院,自郡守張公始。”張公,即康熙年間的廣信知府張國楨,號覲公,直隸寶坻人,例監起家。三十三年任廣信知府。康熙三十六年(1697),當地士紳擬建他的生祠。張不受,改設義學,匾曰“曲江書院”,院址在上饒城信江鍾靈橋南黃金山麓。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知府周錞加以修葺,改名為“鍾靈講院”。延師主講,招收七縣即:上饒、永豐(今廣豐)、鉛山玉山貴溪弋陽、興安(今橫峰)、萬年的士子生員,在其中學習。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李光地為之作“記”,對周錞之創辦“鍾靈書院”大加讚賞。
乾隆八年(1743年),知府陳世增以少書舍難容多士為由,修葺而增廣之。改名“紫陽書院”。
乾隆四十六年(1781),知府康其淵改“紫陽書院”為“信江書院”。此後各任官員又進行了維修和大規模擴建。此時的《信江書院》“自大門入,歷階而升,為前廳,為講堂,為泮池……繚以石欄,蔭以嘉植,靜與神會,曠若天游”,氣概委實不凡,其間青雲閣,一塌軒、中道亭、文匯軒、萬錦書屋、浦漵瀠洄、凌雲精舍、四照亭、半山亭、夕秀亭等星羅棋布,參差錯落、交相輝映。書院蔚然壯觀,成為一完全園林化的學堂了。
到了清朝末年,書院制度經過漫長的發展過程,隨著封建社會沒落,整個教育事業頹敗,書院也日漸腐朽,積弊愈來愈深,已難育異材,書院改制勢在必行。中日甲午戰爭以後,全國大大小小的書院陸續改成了新式學堂。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信江書院改設廣信中學堂(今上饒市第一中學前身)。民國初,稱信江中學。繼之,先後改為江西省立第十中學、第六中學。建國初,稱省立上饒中學校。后又嬗遞上饒中學分部、上饒初級中學、上饒縣中學、上饒師範學校校址。
土地革命時期,贛東北蘇區創始人黃道、邵式平等曾在此從事教育工作,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解放后,為緬懷先烈業績,在院內崗頂上修建了上饒專區革命烈士紀念碑,在院址東隅修建了黃道烈士墓。

建築特色


信江書院的特色,在於它既遵循了由封建倫理道德觀念出發而逐步形成的標準化程式,又不為其所限,有創新,也有突破。這就是以主體建築為中心,大規模地向橫的方面發展,向主體建築的東、南二個方面發展,依據地形地貌,巧妙吸取和靈活運用了江南園林建設的一些特點及其表現手法,以適應封建士大夫和文人學士山水情趣的需要,精心設計,合理布局,圍繞著主體建築先後連續展開、相繼組成了若干個各有個性特徵,又有相互聯繫的院落單元,或稱建築群。彼此之間,看似形離而實則神會,一組組小建築群都自然和諧地融合在一個大建築群體中,顯示出剪裁、組合的獨特匠心,這部分建築,本著儒家“詩書禮樂”的綜合教育思想,也就堂堂正正納入了書院建築建置之內。我們為有別於單純祭祀系統和教育系統的建築,而統稱之為遊樂系統的建築。比如高台崇閣,宜於俯覽山河,吟詩作賦,陶冶情操,也就具有了對人的心靈潛移默化的功能。這是與封建社會中以小農經濟為基礎帶有強烈“耕讀文化”色彩的歷史氛圍相一致的。
在乾隆年間擴建信江書院時,於講堂東辟青雲閣,於閣門前置碑亭,原意顯而易見,是欲形成僅次於西側主體建築的第二組建築,以彌補主體建築限於地形所限,縱深較淺而造成形制上的不足。後來幾度修葺,禮崩樂潰,突破框框,這第二組建築便主要朝著遊樂系統發展了。於是閣後有蒙泉、魚計之設,拾階而上,置中道亭,與觀善堂相通,復因地勢建夕秀亭,改青雲閣為青雲別墅,與凌雲精舍相對稱。這樣,緊依第一組建築東側展開的既有精舍又有亭閣的第二組建築,便成為介於教學和休閑兩大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建築,承上啟下,在總體布局上起了很好的緩衝作用。
第三組建築是遊樂系統中的重點園林區,故窮極精思,選取院中位置適中,地勢險要的傍水岡丘上,劈坡斬石,飛懸棧道於其上;臨水傍江,巧構亭榭於其間。據岡平基,高築廳堂,設蒼玉,置景中之景,疊假山,成山外之山。處處因勢隨宜置景,少事雕鑿而自然成趣;稍加開拓而格外雄奇。若使陰雨霏霏,大霧漫江,身臨其境,信步於亭廊之間,便會有一種飄飄然游乎方外,緲緲乎入於仙境之感。故前人大書三字於其境,曰:“小蓬萊”。王賡言《亦樂堂示肆業諸生詩》中有幾句情景交融的佳句,也正是在細雨綿綿、薄霧蒙蒙中寫成的:“子衿城闕漫興歌,邦彥儀型自昔多。山向南屏新拓地,水流中沚漸抽莪。……風雨千秋聊尚友,□畲經訓意如何?”
第四組建築沿第三組建築之餘韻,在東廓原穀神道院內以輕描淡寫式的手法,在河邊小支流上架一小石拱橋,旁建一亭,曰:“問月”,保留了穀神道院寮舍、浮惠殿、經訓堂等古建築,拓展了書院東廓景觀。
而在道觀山南,則因地勢低平,廣鑿池沼,形成了聽蛙池、浴德池、努力風雲等富有山水情趣的格局,兼容並蓄了唐宋時代留存下來的一杯亭、溪山堂、含輝閣等,在書院內構成了一個文化園林,滿足了達官貴人和文人雅士聚會宴遊的客觀需要。
總之,或因疏流而鑿池,或依盤石而建閣,凌險築台,臨水構榭,皆信其自然而巧加點綴,因勢造景,以景烘勢,構成一幅自然和諧的環境美。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書院建築建置從遵循教化功能出發,除主體建築祭祀系統基本程式化而刻板外,自由清新的園林化建築逐漸融入書院的建築建置內,逐步發展成遊樂系統的建築,拓展了書院建築規模,反映了中國舊書院制度從單純聚書、著書、藏書——到聚徒講學——到閑暇聚會、宴遊相結合的演進過程,逐漸使書院的社會教化功能趨向多元化。信江書院的建築建置布局,尤其反映了這一趨勢。

主要景觀


現存信江書院總面積約2萬5千多平方米。乾隆全盛時期超過六萬多平方米。在這樣大的地面空間里,書院北區和中區的布局有緊湊嚴密又自然成趣的特徵,而其它幾個區域則較為鬆散。
書院保存的古建築有鍾靈台、春風亭、一榻軒、夕秀亭、講堂、十八排(學舍)、日新書屋、又新書屋、經訓堂等10多棟。舊址內仍見階曲廊回,古木參天,修竹夾徑,景色幽美。
在鵝湖、白鹿洞兩書院前方不遠處,皆設有接官亭,以便遠道而來的官員能在其中稍事小息,整頓衣冠,然後從容步入至聖門,這是一項精細設計。而信江書院以其緊靠府城之故,便省略了這一環節。

獲得榮譽


解放后,黨和人民政府對信江書院很重視。1983年,經市政府審定公布信江書院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