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陟
紀陟
紀陟起初擔任中書郎,孫峻派遣他責問南陽王孫和,並逼迫他自殺。紀陟秘密讓孫和端正言辭為自己(向孫權)申訴。孫峻發怒。紀陟恐懼,閉門不出。
孫休時代,他的父親紀亮擔任尚書令,而紀陟擔任中書令,詔命每次朝會時,(按照當時禮儀制度)要用屏風隔開他們的座位。後來外放擔任豫章太守。
甘露元年(256)三月,孫皓派遣使者隨徐紹、孫彧。前往魏國,送去給晉文帝的回信,說:“知道您以超過世人的才幹,位居相國的職任,有移化引導皇帝的功勞,辛勤至極。寡人無德,順承皇統,想與賢良之士共同拯救亂世,而由於道路阻隔沒有實現這一緣份,您的美意真切明顯,深沉執著。現派光祿大夫紀陟、五官中郎將弘皓前來宣明我的誠意。”紀陟、弘皓到達洛陽,正趕上晉文帝去世,十一月,他們才被遣返東吳。
紀陟、弘皓奉命出使魏國,進入魏境便詢問避諱風俗,壽春的將領王布向他們炫耀騎射,既而問他們:”東吳的人士也能像這樣么?’‘。紀陟回答道:“這是軍人騎士做的事情,士大夫君子並不做這樣的事。”,王布大為羞慚。到了洛陽,魏帝接見了他們,陪臣詢問道:“你們來時吳王怎麼樣?”,紀陟答道:“來時皇帝車駕親臨,百臣跟隨,膳食無恙。”,晉文公司馬昭設宴款待他們,群臣畢至,陪臣一一介紹:“這是安樂公,這是匈奴單於。”,紀陟回答:蜀國國君喪土,為皇帝禮遇,位同三代,沒有不感激的;匈奴邊遠難至之國,為皇帝所包容,親在坐席,這真是恩威遠著啊。”,又問紀陟道:吳國的邊防守備怎樣?”,答道:“從西陵到江都,布防五千七百里。”,又問道:“邊防這麼長,恐怕難以堅固。”,回答道:“邊防歲長,緊要處不過幾處,猶如人雖有八尺之軀沒有不受傷的,但防風護寒的地方也只有幾處而已。”,司馬昭聽了大為讚賞,更加禮遇敬重他。
不久司馬昭去世,十一月,他們被遣返東吳。孫皓將諸臣父親有與孫和連及的人,家屬都遷徙到東治,唯有紀陟有密旨,得以特封他的兒子紀孚為都亭侯。
父親:紀亮,仕吳為尚書令
子嗣:
紀孚,因父紀陟功勛,得以特封都亭侯。
紀瞻,(253年—324年),字思遠。與顧榮、賀循、閔鴻、薛兼并稱“五俊”。西晉時歷任大司馬東閣祭酒、鄢陵相等職,后棄官返鄉。東晉建立后,官至尚書右僕射,深受晉明帝司馬紹倚重。王敦之亂時擔任領軍將軍,卧護宿衛六軍。平叛后,受任驃騎將軍、散騎常侍。不久逝世,獲贈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號穆。此後更為追封華容子。
孫輩:
紀景,紀瞻長子,早卒。
紀鑒,紀景之弟,歷任太子庶子、大將軍從事中郎,先於紀瞻去世。
曾孫:
摺疊
紀友,紀景之子,官至廷尉。
《三國志·吳書·三嗣主傳》記載:
(時)魏置交阯太守之郡。晉文帝為魏相國,遣昔吳壽春城降將徐紹、孫彧銜命齎書,陳事勢利害,以申喻皓。
甘露徠元年三月,皓遣使隨紹、彧報書曰:“知以高世之才,處宰輔之任,漸導之功,勤亦至矣。孤以不德,階承統緒,思與賢良共濟世道,而以壅隔未有所緣,嘉意允著,深用依依。今遣光祿大夫紀陟、五官中郎將弘璆宣明至懷。”
《晉書·卷六十八·列傳第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