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遠堡鎮

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市下轄鎮

通遠堡,2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片熱土上繁衍生息,山龍洞遺址目前古迹尚存。通遠堡歷史上又稱為銅羊堡,相傳兩隻金光閃閃的銅羊從東山的一座古墓中走出,到湖邊喝水,后不見蹤影。當地百姓為了紀念此事,修建了一座廟宇,將此地改名為銅羊堡。銅羊堡交通發達,修有驛站,從遼東都司(駐遼陽)到九連城的交通線上就建有驛站,元朝稱龍鳳站,明朝改稱通遠堡,意思是從這裡可以通向遠方的朝鮮半島、日本群島。

通遠堡鎮,隸屬於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市,地處鳳城市北部。

2011年,通遠堡鎮財政總收入872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948元。2018年,通遠堡鎮有工業企業80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1個。

歷史沿革


民國六年(1917年)7月,設立通遠堡村。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偽滿洲國設通遠堡村(鄉鎮級建制)。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中共鳳城縣委設通遠堡區,隸屬青城縣。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國民黨軍設通遠堡鎮,屬鳳城縣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中共鳳城縣委恢復通遠堡區,復屬青城縣。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青城縣撤銷,划入鳳城縣。
1956年,撤通遠堡區設通遠堡鎮,是鳳城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老三鎮之一。
1958年,設通遠堡公社。
1979年,另設通遠堡鎮,通遠堡公社與通遠堡鎮同駐通遠堡。
1983年4月,通遠堡公社改為通遠堡鄉。
1988年8月,撤銷通遠堡鄉建制,將原通遠堡鄉所屬各村與通遠堡鎮合併設立通遠堡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通遠堡鎮轄通遠堡、老通遠堡、曾家、小黑山、二道房、大甸子、徐家台、劉家河8個保。
1949年,通遠堡鎮轄陳小嶺、劉家河、通遠堡、曾家堡、小黑山、徐家台、大甸子、老通遠堡、二道坊溝9個行政村。
1986年,通遠堡鎮轄大黑山、老堡、小黑山、北張家、曾家、林家台、大甸子、二道坊8個行政村。
2011年末,通遠堡鎮轄富民、向陽、勝利3個社區,大黑山、老堡、小黑山、二道坊、通遠堡、北張家、曾家、林家台、大甸子9個行政村;下設56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通遠堡鎮下轄3個社區、9個行政村:富民社區、勝利社區、向陽社區、通遠堡村、大黑山村、老堡村、二道坊村、小黑山村、北張家村、曾家村、林家台村、大甸子村, 鎮人民政府駐富民路106號。
名稱電話區號
大黑山0415
老堡0415
小黑山0415
二道坊0415
通遠堡0415
北張家0415
曾家0415
林家台0415
大甸子0415
富民0415
向陽0415
勝利0415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通遠堡鎮地處鳳城市北部,東依弟兄山鎮,南靠劉家河鎮,西與四門子鎮為鄰,北與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草河口鎮接壤。行政區域面積179.7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通遠堡鎮地處遼東半島內陸邊緣。地勢趨向北高南低。地形主要為山區和丘陵。主要山脈有大黑山等。境內最高峰大黑山,海拔892.9米。 

氣候

通遠堡鎮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8℃,年平均降水量731毫米,無霜期年平均156天。 

水文

通遠堡鎮境內有大小河流12條,流域總長84.5千米,其中通遠堡河全長22千米,日均流量7000立方米,山羊峪河全長11千米,日均流量5000立方米。 

自然災害

通遠堡主要的自然災害有水災、風災、冰雹。 

自然資源


通遠堡鎮境內礦藏資源已探明儲量和有開發價值的有石灰石、硫化鐵、鐵、硅石重晶石、頁岩、蛭石等10多種。其中石灰石儲量為1.5億噸,頁岩儲量為300萬噸。耕地面積2.2萬畝;林地面積16萬畝。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通遠堡鎮轄區總人口27861人。總人口中,以滿族為主,達21871人,佔78.5%;其他民族5990人,佔21.5%。2011年,人口自然增長率3.66‰。 
截至2018年末,通遠堡鎮戶籍人口為25654人。 

經濟


農業

2011年,通遠堡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8億元。2011年,通遠堡鎮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2680畝,產量7052噸。2011年,煙葉種植面積180畝,產量14噸;藥材種植面積240畝;蔬菜種植面積1890畝,產量7560噸。 
2011年,通遠堡鎮生豬飼養量8007頭,年末存欄4007頭;牛飼養量983頭,年末存欄1402頭;羊飼養量6000隻,年末存欄12021隻;家禽飼養量260萬隻,年末存欄70.8萬羽。 

工業

通遠堡鎮形成以礦產品深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
2011年,通遠堡鎮工業總產值達到21.03億元。2011年,通遠堡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家,職工3828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3.5億元。 

商業

2011年末,通遠堡鎮有商業網點2206個。 

金融業

2011年,通遠另鎮糧有4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 

招商引資

通遠堡鎮經濟開發區石灰石資源豐富,現已探明儲量約3億噸,其中二道坊村大南溝石灰石儲量約8000噸,礦石品位在50-53之間,適於生產水泥。丹東境內有中小水泥企業5家,年生產水泥60萬噸左右,僅丹東市場每年需求量在130萬噸,國家重點投資方向是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高速公路、碼頭、口岸、居民住宅建設等,這樣將給建材工業的發展帶來千載難逢的機遇。通遠堡經濟開發區共有4萬人口,234家工業企業和居民,日用水量4000餘噸。通遠堡自來水日司目供水僅為1600噸,佔總用水量的40%,加之管道老化,嚴重影響居民、企業和建築工程用水,為解決這一實際問題,通遠堡鎮決定出讓自來水公司經營權,出讓后需要新建設水源地及管網改造。通遠堡經濟開發區來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圍繞“貿易興鎮”和農村城市化為發展目標,大力加快小城鎮建設,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逐漸成為人流、物流活動中心,人民物資和精神生活日益日日益高,消費水平和消費需求相應提高,通遠堡經濟開發區及周邊鎮區均缺少中高檔住宿、休閑、娛樂的綜合性場所。通遠堡經濟開發區交通發達,是丹東北部的中樞地區,該賓館的建成服務半徑在50公里以上,必將帶來巨大的消費市場和經濟效益,前景非常樂觀。
通遠堡鎮
通遠堡鎮
招商項目
通遠堡銅羊賓館項目
一、項目背景:通遠堡經濟開發區位於丹東市北部,是遼寧省小城鎮與經濟發展重點鎮區,也是丹東地區唯一一個國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位於丹東市與本溪市的結合部,沈丹公路、沈丹鐵路、沈丹高速、張庄公路在此縱橫交匯,是通往瀋陽、本溪、鞍山、大連的交通要道。自然條件優越,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礦產資源豐富,已開發十幾種礦種,工業比較發達,各類工商企業達百家之多,高新技術產業不斷發展,農業產業化進程成效顯著,商業活躍。全鎮現有人口3萬多人,流動人口1萬多人,經過多年的發展,通遠堡鎮成為丹東市北部區域內的經濟、文化中心和物資集散地。服務業相對不足,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二、市場預測:隨著現代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人們休閑娛樂的方向逐漸由喧囂的都市轉向青山秀水的山鄉,住宿標準也由滿足基本生活要求轉向舒適、休閑、功能齊全的賓館式服務。這樣的一種整體消費趨向和目前整體服務設施不配套的現狀,為該項目建設提供了有利的市場商機。丹東市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旅遊資源豐富,將為該項目的建設創造較好的自然營業環境,提供充足的客源。通遠堡經濟開發區用於接待遊客和外賓的賓館較少,床位數量嚴重不足,沒一個標準的賓館,旅遊服務設施亟待改善。該項目建成后不但可以滿足人們對自然生態旅遊業的需求,使他們享受到現代旅遊娛樂生活的新感覺,也符合丹東市經濟的整體發展規劃要求,從而促進丹東市旅遊業及賓館業快速、健康地發展。
三、人口與社會事業現狀
通遠堡經濟開發區轄9個建制村、3個社區委員會,總人口近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8萬人,流動人口6千人。
通遠堡經濟開發區是丹東市北部教育中心,全鎮形成了重教育、重知識的文化氛圍。鎮內有小學11所,教師209人,其中大專55人,學生人數2202人。初中一所,教師總數170人,一級職稱59人,二級職稱24人。高中一所,是鳳城所有鄉鎮中唯一設有高中的地區,教師150人,高級職稱14人,學生2180人,每年為大中專院校輸送大量人才。
通遠堡經濟開發區是丹東市北部地區的商貿物流中心,通遠堡經濟開發區內設有大型市場三個,農貿大市場、商業步行街和富民大市場;全鎮共有工商業戶2206戶,其中個體工商業戶2013戶(包括農貿市場1100戶),工業企業163戶(其中5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22戶),產業活動單位30戶。一、二、三產業比為5:70:25。通遠堡經濟開發區是丹東市北部的物流中心,鎮內建有一個龍達物流和十餘個配貨站
通遠堡經濟開發區是丹東市北部的建材中心,2個水泥廠,1個粉磨站,年產水泥70萬噸,6個白灰加工企業,年產白灰20萬噸,滿足了丹東及瀋陽建材市場水泥、白灰的需求。通遠堡經濟開發區現有閑置廠房8處,佔地面積共約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其中鎮屬兩處,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千平方米。
通遠堡經濟開發區是丹東市北部的醫療服務中心,鳳城市第二醫院坐落在通遠堡。佔地面積17890平方米,住院部床位150張,職工人數178人,其中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23人,初級職稱115人。
通遠堡經濟開發區是丹東市北部的能源中心,建有一次變電站1個,二次變電站2個,現供電負荷達到2萬KVA,供電半徑小,電力充沛。通遠堡經濟開發區建有自來水站一個,每天供水2500噸,滿足鎮內居民和工業用水。
通遠堡經濟開發區是丹東市北部的宗教中心,鳳城市雙泉寺坐落通遠堡鎮老堡村,相傳唐朝李世民東巡,路過老堡,發現這個地方風水非常好,就在此建了一座娘娘廟,香火一直延續到明朝,朱棣皇帝在永樂十八年又建了一座大雄寶殿。乾隆皇帝在乾隆十八年來東邊道狩獵,到寺廟裡休息喝水,發現寺里有兩口泉水,水質清洌甘甜,就將寺廟賜名為“雙泉寺”,又將寺廟擴建,從此香火更加旺盛和靈驗,一直護佑著全遼東地區的百姓,後來寺廟毀於文革中。雙泉寺重建於2006年,是一個由僧人獨立管理的佛教寺院,佔地36畝,現有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包括一座100平方米的娘娘殿,一座500平方米即將全部完工的大雄寶殿,另外還有僧舍多間、齋堂、念佛堂等。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通遠堡鎮有幼兒園12所,在園幼兒582人,專任教師32人;小學9所,在校生1437人,專任教師182人;初中1所,在校生1043人,專任教師102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各級各類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所,招生320人,在校生320人。 
2011年,通遠堡鎮教育經費達16660元,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23.9%,比上年提高20個百分點。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通遠堡鎮有39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約8000多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通遠堡鎮有綜合醫院1所;病床10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3.6張。專業衛生人員142人,其中執業醫師58人,註冊護士4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5.2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36827人次,出院病人4157人次。 
2011年,通遠堡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0.9%,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50.9%,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7651人,參合率100%;孕產婦死亡率0。 

社會保障

2011年,通遠堡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08戶,人數545人,月支出6.5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43人,支出51.5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64人,支出14.6萬元;農村醫療救助26人次,支出3.9萬元。通遠堡鎮有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6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06.6萬元。 

城鎮建設

城鎮建設初具規模,鎮內基本形成了10萬平方米的商貿區,2個大型全封閉市場和2條橫貫東西的商業步行街,構成了繁華的商飲服務區。水、電、電話、有線電視等基礎設施配套,文化娛樂場所齊全。國家在開發區內設立了高中、初中、小學和幼兒園等教育機構,鳳城市第二人民醫院也設在開發區內。

交通


通遠堡鎮有丹阜高速公路經過境內。
丹東通遠堡經濟開發區處于丹東市與本溪市的結合部,東與弟兄山鎮接壤,西與四門子鎮為鄰,南靠劉家河鎮,北接本溪市草河口鎮,交通、商貿業輻射弟兄山、草河口、草河掌、劉家河、四門子、青城子等十餘個鄉鎮。內有縱貫南北的沈丹高速公路、沈丹公路(國道304線)、沈丹鐵路、沈丹客運專線和橫跨東西的張庄公路(省道203線)穿越,距瀋陽桃仙機場110公里,丹東機場100公里、海洋紅億噸大港120公里,構成了丹東地區乃至全省最便捷的交通運輸網路,憑藉獨特的交通區位優勢以及隨之而來的人流、物流優勢和周邊地區豐富的硼鐵、煤炭、建材等資源優勢,逐漸成為丹東北部地區經濟、交通、商貿、教育、醫療、文化中心。

文化


地名由來

通遠堡鎮因古驛站通遠堡而得名。

歷史文化

通遠堡經濟開發區文明程度較高,2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山龍洞遺址目前古迹尚存。近年來,鎮黨委和政府以創建省級文明單位為契機,廣泛開展各種健康向上的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先後獲得了省級“文明鄉鎮”、“文明小城鎮”、“軍民共建先進單位”等稱號,湧現了全國知名的農民作家方明貴、當代農民書法研究會會員和遼寧省硬筆書法協會會員於嘉成等優秀文化名人。